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595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包括镜身、装夹底座、底座导向档杆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底座导向档杆的一端与镜身相连且底座导向档杆的另一端插入装夹底座,所述调节螺杆连接至装夹底座的一侧。当转动调节镙杆时,调节镙杆左右移动同时也推动装夹底座左右移动,而底座导向档杆只能单方向的左右顶住装夹底座,因此不会再存在由于配合间隙而影响弹道调节出现空回的问题。这样就确实地解决了弹道横向调节的空回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弹道调节的精准度。

Lateral adjusting structure of ballistic ba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llistic base transverse adjusting structure, comprising a lens body, a base, a clamping guide lever and an adjusting screw, wherein the guide lever and the end of the base body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guide lever inserted into the clamping base, the adjusting screw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clamping base. When the rotation adjustment screw, adjust the screw to move around and also to promote the clamping base and move around, and the base guide lever in one direction around the counter clamping base, so there will be no clearance due to affect the trajectory adjustment empty back problems. Thus, the problem of trajectory adjustment is solved, so that the precision of trajectory adjustmen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道调节结构,尤其是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弹道调节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调节底座来调节,另一种是通过调节光栏来调节。针对调节底座来调节弹道的传统横向调节结构,如图1所示,其调节镙杆B4的一端插入镜身B1且另一端与底座导向档杆B3通过镙纹相连接,而底座档杆B3插入装夹底座B2内,当转动调节镙杆B4时,镙纹便带动底座导向档杆B3左右移动,此时底座导向档杆B3下半部就会带动装夹底座B3随之左右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弹道的横向调整。弹道调节具有十分精密的调节需求。然而,这种结构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即装夹底座与底座导向档杆之间的配合隙间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弹道调节空回,这是由于轴向预紧不够或者传动链元件的啮合不好所导致的,而这会严重影响弹道调节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包括镜身、装夹底座、底座导向档杆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底座导向档杆的一端与镜身相连且底座导向档杆的另一端插入装夹底座,所述调节螺杆连接至装夹底座的一侧。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的空腔中并能沿着镜身的下表面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的左端的上下表面处分别设置有滚轴,所述导轨能利用滚轴左右滚动。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导向档杆通过螺纹与导轨连接,以使得底座导向档杆能跟随导轨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夹底座还包括用来插入底座导向档杆的凹槽。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杆包括调节螺母和螺杆主体,且所述螺杆主体背向调节螺母的一端抵住装夹底座的右侧。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螺杆主体的外表面维螺纹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螺杆主体的转轴垂直于所述装夹底座的右侧的侧壁。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还包括空气隙。作为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所述空气隙设置为与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的空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螺杆连接至装夹底座,能够直接推动装夹底座,避免弹道调节结构中的空回现象,从而保证弹道调节的精准度。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包括镜身A1、装夹底座A2、底座导向档杆A3和调节螺杆A4,其中包括镜身A1、装夹底座A2、底座导向档杆A3和调节螺杆A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导向档杆A3的一端延伸至镜身A1的下表面且底座导向档杆A3的另一端插入装夹底座,所述调节螺杆A4连接至装夹底座A2的一侧。当转动调节镙杆A4时,调节镙杆A4左右移动同时也推动装夹底座A2左右移动,而底座导向档杆A3只能单方向的左右顶住装夹底座A2,因此不会再存在由于配合间隙而影响弹道调节出现空回的问题。这样就确实地解决了弹道横向调节的空回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弹道调节的精准度。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还包括导轨A5,所述导轨A5设置在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的空腔中并能沿着镜身A1的下表面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A5的左端的上下表面处分别设置有滚轴A6,所述导轨A5能利用滚轴A6左右滚动。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导向档杆A3通过螺纹与导轨A5连接,以使得底座导向档杆A3能跟随导轨A5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导向档杆A3通过螺纹与导轨A5连接,以使得底座导向档杆A3能跟随导轨A5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夹底座A2还包括用来插入底座导向档杆A3的凹槽A21。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杆A4包括调节螺母A41和螺杆主体A42,且所述螺杆主体A42背向调节螺母A41的一端抵住装夹底座A2的右侧。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主体A42的外表面维螺纹结构。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主体A42的转轴垂直于所述装夹底座A2的右侧的侧壁。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还包括空气隙A7。作为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隙A7设置为与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的空腔相连通。当通过调节螺母A41使调节螺杆A4向外侧转动时,导轨A5能被控制向右移动,导轨A5同时带动底座导向档杆A3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有插入导向档杆A3的装夹底座A2能同步向右移动,这就保证了调节螺杆A4向外侧转动时装夹底座A2能与调节螺杆A4无间隙地同步移动。空气隙A与空腔的存在,能使得移动的过程摩擦更小。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包括镜身(A1)、装夹底座(A2)、底座导向档杆(A3)和调节螺杆(A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导向档杆(A3)的一端延伸至镜身(A1)的下表面且底座导向档杆(A3)的另一端插入装夹底座(A2),所述调节螺杆(A4)连接至装夹底座(A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包括镜身(A1)、装夹底座(A2)、底座导向档杆(A3)和调节螺杆(A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导向档杆(A3)的一端延伸至镜身(A1)的下表面且底座导向档杆(A3)的另一端插入装夹底座(A2),所述调节螺杆(A4)连接至装夹底座(A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还包括导轨(A5),所述导轨(A5)设置在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的空腔中并能沿着镜身(A1)的下表面左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A5)的左端的上下表面处分别设置有滚轴(A6),所述导轨(A5)能利用滚轴(A6)左右滚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道底座横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导向档杆(A3)通过螺纹与导轨(A5)连接,以使得底座导向档杆(A3)能跟随导轨(A5)左右移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峰波黄敏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