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734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支墩、溢流支撑板、水泵,其特征是:所述Ω形流道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平板钢闸门、出水端平板钢闸门;所述支墩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Ω形流道底板上,溢流支撑板设置于支墩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溢流支撑板的出口端设有水力自控闸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排和抽排的两种作用,具有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A multifunctional horizontal pump device

Horizontal pump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patent relates to a multi func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umping station, pump multifunction device, including Omega shaped channel and is arranged on the Omega shaped pier, the overflow port in the support plate, water pump,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mega shaped inlet end and outlet end flat steel gate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end of plane steel gate; setting the pier to the Omega shaped Omega shaped flow channel plate, overflow suppor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pier, the water pump are arranged in the overflow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part; the overflow outle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e of hydraulic automatic control g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nufacture, convenient u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wo functions since the row and drainag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investment,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fea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可实现卧式泵站自动排水和动力抽排双重功能,属于泵站工程

技术介绍
卧式泵装置依据入流方向可分为单向卧式泵装置和双向卧式泵装置,双向卧式泵装置可实现双向抽水的功能,而单向卧式泵装置仅能实现单方向的抽水功能,功能单一。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在城市防洪排涝、城市内河环境改善中管理技术人员有时提出将内河水位维持在某一特定数值范围,超过该内河水位即需启动水泵机组进行排水,为达到该目的,常需保持水泵机组长时间的开机运行,这样易导致机组的使用寿命降低,增加机组的维修成本,为解决此问题,需重新设计一种具有该功能的卧式泵装置,使其具备自排和抽排的双功能,已达到增加机组使用寿命,降低工程维修费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排水和抽排双重功能的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通过水力自控闸门的使用和卧式泵装置结构的改动克服了卧式泵装置功能单一的弊端,也避免了卧式泵机组长期开机导致的机组使用寿命的降低、以及泵站机组维修费用的增加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卧式泵装置的功能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支墩、溢流支撑板、水泵,其特征是:所述Ω形流道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平板钢闸门、出水端平板钢闸门;所述支墩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Ω形流道底板上,溢流支撑板设置于支墩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溢流支撑板的出口端设有水力自控闸门。所述Ω形流道进口侧采用线性减缩,出口侧为等面积断面,底板为平底板,顶板断面线采用曲线结合直线布置。所述支墩的两端采用流线型或四分之一椭圆型线。所述溢流支撑板的形状为溢流堰状。所述水泵为全贯流泵,包括叶轮和导叶体。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技术,本技术专利包括Ω形流道、支墩、溢流支撑板、水泵及闸门共五大部分。水泵包括叶轮和导叶体两部分,水泵采用全贯流泵。Ω形流道进口段采用线性减缩,出口段为等面积断面,流道底板为平底板,流道的顶板断面线采用曲线结合直线进行布置,要求流道的顶板断面线满足水流过流条件,无凸起等几何边界的存在即可,在Ω形流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扇平板钢闸门,即进水端平板钢闸门、出水端平板钢闸门。本技术中,支墩的两端采用流线型或四分之一椭圆型线均可,在Ω形流道内部以流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两个支墩,两支墩上设置溢流支撑板,支墩的厚度及高度根据泵站的实际情况经强度计算后进行确定。溢流支撑板呈溢流堰状,其断面形状无凸起等影响过流流态的几何边界即可,溢流支撑板的厚度及几何尺寸需依据实际泵站的情况进行计算后确定,溢流支撑板上布置水泵机组。在溢流支撑板的出口端设置一扇水力自控闸门,水力自控闸门的控制约束固定于溢流支撑板出口端,水力自控闸门向流道出水侧开启。有益效果: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具有自排和抽排的两种作用,具有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本专利在传统的卧式泵装置流道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及流态平顺、自排过流能力强等特点,还利用了水力自控闸门的无需启闭设施和自动控制的优点,同时解决了单向卧式泵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排工况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抽排工况示意图;图中:1Ω形流道、2支墩、3叶轮、4导叶体、5出水端平板钢闸门、6进水端平板钢闸门、7水力自控闸门、8溢流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1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1内的支墩2、溢流支撑板8、水泵,在Ω形流道1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置进水端平板钢闸门6、出水端平板钢闸门5;支墩2的数量为2个,2个支墩2设置于Ω形流道1内的Ω形流道1底板上,且在Ω形流道1内以Ω形流道的流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溢流支撑板8设置于2个支墩2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8的上部;在溢流支撑板8的出口端设置有水力自控闸门7。针对不同规模的泵站,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的Ω形流道采用现场立模板浇筑钢筋混凝土加工制作,支墩2均采用立模板进行钢筋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施工,溢流支撑板8可采用钢板或铸铁进行预加工加工制作并在现场进行安装,或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现场加工制作安装。当Ω形流道1、支墩2及溢流支撑板8均加工制作完成后,在Ω形流道1的进、出口侧分别安装进水端平板钢闸门5和出水端平板钢闸门6,在溢流支撑板8的出口端安装水力自控闸门7,在溢流支撑板8的上部整体吊装全贯流泵(含叶轮3、导叶体4)。本专利运行方式说明:在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的Ω形流道1两端各设置1扇平板钢闸门(分别为进水端平板钢闸门6、出水端平板钢闸门5),在溢流支撑板8的出口端设置一扇水力自控闸门7,其闸门的开启与关闭与泵装置的运行工况相关。若自排工况(进水侧水位高于出水侧水位)时,需开启Ω形流道1的进水端平板钢闸门6、出水端平板钢闸门5,水流从水位高侧进入Ω形流道1,经过支墩2后进入低水位侧,泵装置的运行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运行工况时在进水侧高水位的压力下水力自控闸门呈开启状态;若抽排工况(进水侧水位低于出水侧水位)时,则需开启Ω形流道1的进水端平板钢闸门6、出水端平板钢闸门5,卧式泵机组启动后,水流经Ω形流道1进水段后进入叶轮3,进叶轮3旋转做功后从导叶体4流出,进入Ω形流道1出水段后流入出水池,泵装置运行示意如图5所示,该运行工况时在出水侧高水位的压力下水力自控闸门7呈关闭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1)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1)内的支墩(2)、溢流支撑板(8)、水泵,其特征是:所述Ω形流道(1)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平板钢闸门(6)、出水端平板钢闸门(5);所述支墩(2)的数量为2个,2个支墩(2)设置于Ω形流道(1)内的Ω形流道(1)底板上,且在Ω形流道(1)内以Ω形流道的流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所述溢流支撑板(8)设置于2个支墩(2)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8)的上部;所述溢流支撑板(8)的出口端设有水力自控闸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1)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1)内的支墩(2)、溢流支撑板(8)、水泵,其特征是:所述Ω形流道(1)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平板钢闸门(6)、出水端平板钢闸门(5);所述支墩(2)的数量为2个,2个支墩(2)设置于Ω形流道(1)内的Ω形流道(1)底板上,且在Ω形流道(1)内以Ω形流道的流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所述溢流支撑板(8)设置于2个支墩(2)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8)的上部;所述溢流支撑板(8)的出口端设有水力自控闸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陈世杰钱军赵浩儒武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