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8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该风扇组合构造包括一结合座、一风扇防震底座以及一扇轮。该结合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内挡缘。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呈上下连通。该内挡缘位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之间。该风扇防震底座设置于该结合座的该第一容置槽。该风扇防震底座包括一底座本体及一弹性包覆件。该底座本体具有一中央承座部、一轴管部及一外环部。该轴管部凸设于该中央承座部。该外环部连接该中央承座部。该弹性包覆件包覆该外环部,且该弹性包覆件抵接该内挡缘。该扇轮枢接于该底座本体的该轴管部。借此,可大幅降低风扇组合构造运转时的震动及减少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
技术介绍
公知风扇自身在运转时已然会产生震动,而当风扇与一应用载体结合使用时,其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亦会传递至该应用载体,并引发该应用载体跟着震动。由于风扇的震动频率与该应用载体的震动频率不同,加乘作用下会使得震动情形变得更加剧烈,进而产生更大噪音。倘若能在风扇与应用载体的结合处加入防震设计,将有助于改善风扇与应用载体结合使用时的震动情形,并减少噪音的产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创新且具进步性的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以改善风扇与应用载体结合使用时的震动情形,并减少噪音的产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组合构造,包括一结合座、一风扇防震底座以及一扇轮。该结合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内挡缘。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呈上下连通。该内挡缘位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之间。该风扇防震底座设置于该结合座的该第一容置槽。该风扇防震底座包括一底座本体及一弹性包覆件。该底座本体具有一中央承座部、一轴管部及一外环部。该轴管部凸设于该中央承座部。该外环部连接该中央承座部。该弹性包覆件包覆该外环部,且该弹性包覆件抵接该内挡缘。该扇轮枢接于该底座本体的该轴管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扇防震底座,包括一底座本体及一弹性包覆件。该底座本体具有一中央承座部、一轴管部及一外环部。该轴管部凸设于该中央承座部。该外环部连接该中央承座部。该弹性包覆件包覆该底座本体的该外环部。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弹性包覆件包覆底座本体的外环部,以构成一风扇防震底座。扇轮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虽会传递至底座本体,却会被弹性包覆件所吸收,如此可避免震动传递至结合座,进而可大幅降低风扇组合构造运转时的震动及减少噪音的产生。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立体组合图;图4显示沿图3的A-A线,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组合剖视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底座本体的立体视图;及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底座本体的另一立体视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风扇组合构造11结合座111第一容置槽112第二容置槽113内挡缘114凸缘114U卡槽115进风口116出风口12风扇防震底座121底座本体121C中央承座部121U轴管部121R外环部121A内周面121B下表面121H穿孔121S外周面121T上表面122弹性包覆件122C内缘122P固定脚122S外缘13扇轮D1外径D2内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立体组合图。配合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组合构造10包括一结合座11、一风扇防震底座12以及一扇轮13。图4显示沿图3的A-A线,本专利技术风扇组合构造的组合剖视图。配合参阅图1、图3及图4,该结合座11具有一第一容置槽111、一第二容置槽112、一内挡缘113、一凸缘114、一进风口115及一出风口116。该第一容置槽111与该第二容置槽112呈上下连通。该内挡缘113位于该第一容置槽111与该第二容置槽112之间,且该内挡缘113具有一内径D2。该凸缘114围绕该第一容置槽111,且该凸缘114具有多个卡槽114U,该些卡槽114U呈间隔设置。该进风口115及该出风口116连通该第二容置槽112。该风扇防震底座12设置于该结合座11的该第一容置槽111,且该风扇防震底座12包括一底座本体121及一弹性包覆件122。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底座本体的立体视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底座本体的另一立体视图。配合参阅图4、图5及图6,该底座本体121具有一中央承座部121C、一轴管部121U、一外环部121R及一外径D1。该轴管部121U凸设于该中央承座部121C。该外环部121R连接该中央承座部121C,且该外环部121R具有一上表面121T、一下表面121B、一内周面121A、一外周面121S及多个穿孔121H。该些穿孔121H呈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使该底座本体121能得到该结合座11的该内挡缘113的支撑,该底座本体121的外径D1须大于该内挡缘113的内径D2。再配合参阅图1、图2及图4,该弹性包覆件122包覆该外环部121R,且该弹性包覆件122抵接该内挡缘113。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包覆件122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该外环部121R,且较佳地,该弹性包覆件122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此外,为提高该弹性包覆件122的包覆强度,该弹性包覆件122包覆该外环部121R的该上表面121T、该下表面121B及该外周面121S。且较佳地,该弹性包覆件122填满该外环部121R的该些穿孔121H,以增加该弹性包覆件122与该外环部121R的结合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包覆件122具有一内缘122C、一外缘122S及多个固定脚122P。该外缘122S抵接该结合座11的该凸缘114。该些固定脚122P凸设于该外缘122S,且各该固定脚122P卡设于该凸缘114的各该卡槽114U。为使该弹性包覆件122与该凸缘114卡合后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较佳地,该些固定脚122P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该扇轮13枢接于该底座本体121的该轴管部121U,且该扇轮13位于该结合座11的该第二容置槽112。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扇轮13可位于该结合座11的该第二容置槽112及该第一容置槽111。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该弹性包覆件122包覆该底座本体121的该外环部121R,以构成该风扇防震底座12。该扇轮13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虽会传递至该底座本体121,却会被该弹性包覆件122所吸收,如此可避免震动传递至该结合座11,进而可大幅降低该风扇组合构造10运转时的震动及减少噪音的产生。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专利技术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扇组合构造及其风扇防震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合构造包括:一结合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内挡缘,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呈上下连通,所述内挡缘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之间;一风扇防震底座,设置于所述结合座的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风扇防震底座包括一底座本体及一弹性包覆件,所述底座本体具有一中央承座部、一轴管部及一外环部,所述轴管部凸设于所述中央承座部,所述外环部连接所述中央承座部,所述弹性包覆件包覆所述外环部,且所述弹性包覆件抵接所述内挡缘;以及一扇轮,枢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所述轴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合构造包括:一结合座,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及一内挡缘,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呈上下连通,所述内挡缘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容置槽之间;一风扇防震底座,设置于所述结合座的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风扇防震底座包括一底座本体及一弹性包覆件,所述底座本体具有一中央承座部、一轴管部及一外环部,所述轴管部凸设于所述中央承座部,所述外环部连接所述中央承座部,所述弹性包覆件包覆所述外环部,且所述弹性包覆件抵接所述内挡缘;以及一扇轮,枢接于所述底座本体的所述轴管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具有一外径,所述内挡缘具有一内径,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挡缘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座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围绕所述第一容置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具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呈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包覆件具有多个固定脚,各所述固定脚分别卡设于各所述卡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包覆件具有一内缘及一外缘,所述固定脚凸设于所述外缘。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抵接所述凸缘。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具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呈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包覆件填满所述穿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内周面及一外周面,所述弹性包覆件包覆所述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苏建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