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30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隧道为单洞隧道,包括沿单洞隧道纵向间隔设置于隧道一侧的多个避难室,每个避难室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避难室包括沿隧道横向设置并相连通的过渡室和生存室,过渡室与单洞隧道相通,每相邻两个生存室之间通过联络通道相连;或者,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或设有平行导洞的单洞隧道,避难室位于分离式双洞隧道的人行横道上,或者位于连接主洞与平行导洞的疏散通道内,避难室包括生存室,生存室的两端与人行横道或疏散通道相通。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可就近进入避难室躲避等待救援,也可进入避难室后通过出入口逃到火灾下游方向逃生,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火灾救援效率。

Tunnel fire escape refug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nnel fire evacuation room, tunnel tunnel,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refuge chamb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unnel along the longitudinal tunnel, each refug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entrance and exit, including the refuge chamber along the tunnel horizontal setting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room and living room transition the transition, room and single tunnel connec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rooms connected by contact channel survival; or, single hole tunnel tunnel with parallel pilot separation type double tunnel or the crosswalk located in separated tunnel in the refuge chamber,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main tunnel parallel pilot evacuation channel. The refuge chamber includes living room, living room with both ends of the crosswalk or evacuation passages. When fire occurs, trapped into the nearest refuge chamber to avoid waiting for rescue, also can enter the refuge chamber after entrance to escape through the fire escape downstream direction, reduce the casualties caused by fir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re resc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
本技术涉及公路隧道逃生疏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隧道的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多,隧道安全问题随之而来。隧道工程尤其是公路隧道,作为各种交通运输设备的通道,其发生火灾的概率一般较高。国内外研究表明,公路隧道发生火灾的几率是铁路隧道的20~25倍,在隧道内汽车每行驶5000万辆/公里就有一次火警发生。隧道是空间狭长的建筑,一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将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和高温热烟气,致使人员疏散困难、救火难度大,损坏程度严重。对于长隧道,由于其长度较大,发生火灾时车辆很难在安全时间内驶出洞外,通常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与相邻隧道相连通的人行横通道,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避难人员可被疏散至相邻隧道。但对于改扩建公路隧道,容易受限于地形条件,使得改建隧道与既有隧道间的人行横通道出现长大纵坡,从而导致发生火灾时避难人员无法及时撤离,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同样,对于单洞长隧道,纵向逃生路线太长也大大增加了避难人员的逃生难度。为此,需要为避难人员在逃生路线上提供一个临时避难场所,以恢复体力或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引起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但目前公路隧道相关设计规范中没有逃生避难洞室的相关规定,不能满足公路隧道安全方面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以解决现有隧道火灾救援技术中普遍存在的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且救援率低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所述隧道为单洞隧道,包括沿所述单洞隧道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单洞隧道一侧的多个避难室,每个所述避难室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每个所述避难室包括沿所述单洞隧道横向设置并相连通的过渡室和生存室,所述过渡室与所述单洞隧道相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生存室之间通过联络通道相连。其中,所述过渡室与所述单洞隧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道防火门,所述过渡室与生存室之间设置有隔离墙,并通过第二道防火门相通,所述生存室与联络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道防火门。其中,所述第一道防火门内侧周边设有压缩空气幕。其作用在于对避难人员进去时携带的有害气体进行冲洗,避免有害气体进入生存室。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避难室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00m。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所述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或设有平行导洞的单洞隧道,包括避难室,其位于分离式双洞隧道的人行横道上,或者位于连接主洞与平行导洞的疏散通道内,所述避难室包括生存室,所述生存室的两端与所述人行横道或疏散通道相通。其中,所述人行横道和疏散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道防火门,所述生存室与所述人行横道或疏散通道通过第二道防火门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道防火门内侧周边设有压缩空气幕。其中,所述生存室顶部设置有正压送风孔。用于保证室内气压大于过渡室及通道,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同时为生存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其中,所述生存室内设有自救器。其中,所述生存室内设有通讯设备、照明设备、视频监控装置及灭火设备。本技术提出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通过采用联络通道连通或利用人行横通道、疏散通道设置,保证每个避难室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大大提高了避难人员的逃生几率;当隧道内某位置发生火灾时,被困司乘人员即可就近进入避难室临时躲避等待救援,也可进入避难室后通过出入口逃到火灾下游方向逃生,确保避难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避难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避难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单洞隧道;11、避难室;12、联络通道;111、过渡室;112、生存室;113、第一道防火门;114、压缩空气幕;115、照明设备;116、视频监控装置;117、隔离墙;118、第二道防火门;119、第三道防火门;120、正压送风孔;121、通讯设备;122、座椅;123、置物架;124、灭火设备;20、分离式双洞隧道;21、人行横通道;22、平行导洞;23、疏散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隧道为单洞隧道10,包括沿单洞隧道10纵向间隔设置于单洞隧道10一侧的多个避难室11,每个避难室11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每个避难室11包括沿单洞隧道10横向设置并相连通的过渡室111和生存室112,过渡室111与单洞隧道10相通,每相邻两个生存室112之间通过联络通道12相连。采用联络通道连通,保证每个避难室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大大提高了避难人员的逃生几率;当隧道内某位置发生火灾时,被困司乘人员即可就近进入避难室临时躲避等待救援,也可进入避难室后通过出入口逃到火灾下游方向逃生,确保避难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火灾救援和人员逃生效率。过渡室111与单洞隧道10之间设置有第一道防火门113,第一道防火门113内侧周边设有压缩空气幕114,其作用在于对避难人员进去时携带的有害气体进行冲洗,避免有害气体进入生存室112。过渡室111内设有照明设备115和视频监控装置116。过渡室111与生存室112之间设置有隔离墙117,并通过第二道防火门118相通,第二道防火门118可设置压缩空气幕114,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可不设置。隔离墙117采用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轻质环保材料制成。生存室112与联络通道12之间设置有第三道防火门119,可通过联络通道12通向其他避难室11,进而从火灾下游逃生。生存室112顶部设置有正压送风孔120。正压送风孔120用于保证室内气压大于过渡室111及通道,防止有害气体进入生存室112,同时为生存室112内提供新鲜空气。生存室112内设有自救器。采用压入式通风及自救器两套供养系统,可确保避难人员的人身安全。自救器包括应急呼吸机和喷淋系统。生存室112内设有通讯设备121、照明设备115及视频监控装置116,生存室112一侧墙壁上有矩形设备洞,洞内放置有通讯设备121为紧急电话,以保证室内避难人员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保障求援措施的有效实施。生存室112设有座椅122,用于避难人员临时休息,恢复体力。生存室112另一侧设有置物架123,置物架123高度约1.5m,便于避难人员拿取最高层物品。置物架123上配备急救手册、食品、饮用水、自救器、医疗急救箱。生存室112内一角单独放置灭火设备124。设施齐备,可满足基本生存要求。每相邻两个避难室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00m。避难室数目及面积与具体隧道的结构、长度、车流量等有关,可根据最不利工况下隧道发生火灾时需要的逃生人数确定。这种避难室既可在现有隧道中改造,更可在新建隧道时布置。实施例二图3至图5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所述隧道为单洞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单洞隧道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单洞隧道一侧的多个避难室,每个所述避难室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每个所述避难室包括沿所述单洞隧道横向设置并相连通的过渡室和生存室,所述过渡室与所述单洞隧道相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生存室之间通过联络通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所述隧道为单洞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单洞隧道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单洞隧道一侧的多个避难室,每个所述避难室均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和入口,每个所述避难室包括沿所述单洞隧道横向设置并相连通的过渡室和生存室,所述过渡室与所述单洞隧道相通,每相邻两个所述生存室之间通过联络通道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室与所述单洞隧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道防火门,所述过渡室与生存室之间设置有隔离墙,并通过第二道防火门相通,所述生存室与联络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道防火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防火门内侧周边设有压缩空气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避难室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00m。5.一种隧道火灾逃生避难室,所述隧道为分离式双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兵张国辉李雪峰李大茂赵泽远杨建成沈孟龙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