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683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系统,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的门扇,框架包括依次安装的第一门套、门框以及第二门套,门扇安装在门框上,且门框与第二门套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墙体厚度的插接板,插接板分别与门框以及第二门套插接。将门框固定在需要安装门的位置,通过安装在门框上的门扇实现开合的功能。然后分别在门框两侧安装第一门套以及第二门套,通过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对墙体两侧与进行搭接,将墙体裸露处的角进行遮盖,在第二门套与门框之间设置插接板,让其根据墙体厚度进行填充插接板,从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门的规格进行批量生产,最后通过插接板调整安装门的厚度,进而能够让其能够适应不同厚度墙体的安装,提高了门的生产效率。

Door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or system includes a frame and is installed on the frame of the door frame which are installed the first door, door frame and door leaf second, mounted on the door frame, for inserting plate filling wall thicknes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oor frame and the door and second, and second respectively and the door frame plate door plug. The door frame is fixed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door needs to be installed,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by installing the door leaf on the doorframe. Then the first door and the second do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door to door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and the wall of the lap, bare corner cover, insert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oor and the door frame second, let it according to the wall thickness to fill plate, resulting in the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be batch according to the door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the plate thickness of the door and then adjust the installation, to make it can adapt to different wall thickness of the installatio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门系统。
技术介绍
门是建筑物用于进出口进行开启和闭合的结构,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门不仅仅作为一种进出口的启闭结构,同时也是建筑的重要装饰品。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门包括门以及门框,并且在门框两侧设置用于将墙体边缘进行遮盖的门套线,从而让墙体的边缘不会裸露,提高了墙体的美观度。由于目前国内的墙体的厚度各不相同,在门的安装过程中,一般先将墙体厚度进行测量,然后再根据门的数量的需求进行生产,这种门的生产方式在建筑墙体完成之后再进行,从而让门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够大批量的进行生产,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在测量失误之后而生产出来的门不能够进行安装,进而可能会报废,对门生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针对此问题,需要对门系统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系统,其能够让安装时门在安装时的厚度可以调整,进而让其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系统,包括依次安装的第一门套、门框以及第二门套,所述门扇安装在门框上,且门框与第二门套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墙体厚度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分别与门框以及第二门套插接,所述插接板设置有单个或多个,且插接板与插接板之间相互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门框固定在需要安装门的位置,通过安装在门框上的门扇实现开合的功能。然后分别在门框两侧安装第一门套以及第二门套,通过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对墙体两侧与进行搭接,从而让对墙体裸露处的角进行遮盖,在第二门套与门框之间设置插接板,让其根据墙体厚度进行填充插接板,从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门的规格进行批量生产,最后通过插接板调整安装门的厚度,进而能够让其能够适应不同厚度墙体的安装,提高了门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包括本体以及置于本体一侧的延伸板,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连接槽,当采用多个插接板时,相邻两插接板的其中一延伸板插入另一插接板的连接槽内;所述门框上安装有夹持件,所述延伸板插入门框与夹持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通过延伸板方便其与门框进行插接,通过连接槽让插接板之间通过延伸板与其配合,实现插接板的多块延伸,进而让其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扣槽以及第二扣槽,所述第一扣槽靠近延伸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扣槽靠近连接槽方向设置,当采用多个插接板时,相邻两插接板的其中一插接板上的第一扣槽与另一插接板上的第二扣槽之间设置有扣件扣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扣槽和第二扣槽通过扣件进行扣合,从而让两个插接板能够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包括横向插接板以及纵向插接板,所述横向插接板以及纵向插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槽以及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与第二条形槽之间设置有连接卡,所述连接卡两端分别嵌在第一条形槽以及第二条形槽内;所述横向插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纵向插接板端部置于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之间通过连接卡进行卡接,让横向插接板以及纵向插接板之间能够进行固定,形成框结构,与门相匹配。定位槽的设置让横向插接板以及纵向插接板之间能够定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包括横梁以及置于横梁两侧的竖直柱,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竖直柱端部置于限位槽内,且横梁与竖直柱之间采用卯榫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卯榫连接能够让门框比较稳定,另外,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让门框在连接时能够定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和/或竖直柱上安装有预定位组件,所述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以及与固定件螺纹连接的预紧螺栓,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横梁和/或竖直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横梁和/或竖直柱上,让预紧螺栓在门框放置好后,通过旋动预紧螺栓,让其对墙壁进行抵触,从而对门框进行预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门套以及第二门套均包括横套板以及置于横套板两端且与横套板垂直设置的纵套板,所述横套板与纵套板上均设置有与门框连接的腹板,所述横套板与纵套板之间设置有插接件让横套板与纵套板进行插接;所述第一门套上的腹板与门框插接,所述第二门套上安装有扣接件,所述扣接件与插接板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通过横套板和纵套板的拼接形成,从而让其运输比较方便,另外,通过腹板能够方便与门框进行插接,腹板能够让第一门套与门框进行固定,并让其通过夹持件进行固定,而第二门套通过扣接件让其与插接板进行卡接,让其能够与插接板的本体上的第一扣槽或第二扣槽进行扣合,实现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套板以及纵套板上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横套板的第一插接槽以及纵套板的第一插接槽配合,所述横套板的第二插接槽以及纵套板的第二插接槽配合,所述插接件包括分别插接在横套板的第一插接槽内和纵套板的第一插接槽内的第一插接件以及分别插接在横套板的第二插接槽内以及纵套板的第二插接槽内的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与第一插接槽之间以及第二插接件与第二插接槽之间均采用燕尾槽结构进行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插接槽以及插接件的配合,能够让横套板以及纵套板进行连接,通过燕尾槽结构的插接方式,让插接件在插接槽内不会脱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两第一插接头,且两第一插接头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两第二插接头,且两第二插接头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两所述第一插接头以及两所述第二插接头之间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均朝向第一插接槽以及第二插接槽之间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插接头之间的角度大于90°,第二插接槽之间的角度小于90°,让插接头与插接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另外,通过挤压力的方向不同,让纵套板和横套板连接比较稳定,不会在连接位置存在缝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门扇位置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门框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门框与限位条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安装槽,所述密封条包括嵌在安装槽内的安装部以及分别与安装部并且均与安装部一侧一体设置的第一密封边和第二密封边;所述第一密封边包括直线边以及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与直线边一体设置且弯折边由直线边延长对折形成,所述直线边与门框紧贴,所述弯折边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密封边与限位条紧贴;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若干凸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能够让门扇在关门时比较方便,通过密封条的设置,让门扇在关门时,一方面能够做到静音,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密封强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插接板能够让门在安装时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能够让其进行批量生产;2、通过门框以及门套的可拆卸结构,让门套和门框能够进行拆解运输,让其在运输时比较方便;3、密封条的设置能够提高门的静音和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安装后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视图;图3a是门框结构图;图3b是图3a中的A处放大图;图4a是预定位组件结构图;图4b本实施例安装时与墙体之间连接的部分剖视结构图;图5a为图4b中的B处放大图;图5b是图4b中的C处放大图;图6a是密封条结构图;图6b是插接板插接结构图;图6c是横向插接板与纵向插接板的固定结构图;图7a是门套(第一门套和第二门套)结构图;图7b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安装的第一门套(201)、门框(300)以及第二门套(202),且门框(300)与第二门套(202)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墙体(001)厚度的插接板(500),所述插接板(500)分别与门框(300)以及第二门套(202)插接,所述插接板(500)设置有单个或多个,所述插接板(500)与插接板(500)之间相互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安装的第一门套(201)、门框(300)以及第二门套(202),且门框(300)与第二门套(202)之间设置有用于填充墙体(001)厚度的插接板(500),所述插接板(500)分别与门框(300)以及第二门套(202)插接,所述插接板(500)设置有单个或多个,所述插接板(500)与插接板(500)之间相互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板(500)包括本体(510)以及置于本体(510)一侧的延伸板(520),所述本体(510)上开设有连接槽(530),当采用多个插接板(500)时,相邻两插接板(500)的其中一延伸板(520)插入另一插接板(500)的连接槽(530)内;所述门框(300)上安装有夹持件(310),所述延伸板(520)插入门框(300)与夹持件(3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本体(510)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扣槽(511)以及第二扣槽(512),所述第一扣槽(511)靠近延伸板(520)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扣槽(512)靠近连接槽(530)方向设置,当采用多个插接板(500)时,相邻两插接板(500)的其中一插接板(500)上的第一扣槽(511)与另一插接板(500)上的第二扣槽(512)之间设置有扣件(540)扣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板(500)包括横向插接板(550)以及纵向插接板(560),所述横向插接板(550)以及纵向插接板(56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形槽(551)以及第二条形槽(561),所述第一条形槽(551)与第二条形槽(561)之间设置有连接卡(570),所述连接卡(570)两端分别嵌在第一条形槽(551)以及第二条形槽(561)内;所述横向插接板(550)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552),所述纵向插接板(560)端部置于定位槽(55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门框(300)包括横梁(320)以及置于横梁(320)两侧的竖直柱(330),所述横梁(320)上设置有限位槽(321),所述竖直柱(330)端部置于限位槽(321)内,且横梁(320)与竖直柱(330)之间采用卯榫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横梁(320)和/或竖直柱(330)上安装有预定位组件(400),所述预定位组件(400)包括固定件(410)以及与固定件(410)螺纹连接的预紧螺栓(420),所述固定件(410)固定在横梁(320)和/或竖直柱(330)上。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门套(201)以及第二门套(202)均包括横套板(203)以及置于横套板(203)两端且与横套板(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友人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