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翻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22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翻身机构,有效降低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过程的劳动强度。辅助翻身机构,包括移位机、起吊架、床单锁紧结构和承力带。使用螺钉、螺母连接起吊架的连接件和移位机接口,实现起吊架和移位机的连接。承力带一端连接起吊架挂钩,另一端连接床单锁紧结构,实现两者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翻身效果较好,还能利用护理床上铺设的床单和移位机的起吊功能代替手动翻身,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预防褥疮提供了保障。

Auxiliary turning over mechanism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auxiliary turning over mechanism,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nursing staff turning over for the patient. The auxiliary turn ov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shifting machine, a lifting hanger, a sheet locking structure and a bearing belt. The connection of the hanger and the shift machine is connected by screws and nut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fting frame and the shifting machine is realized. One end of the bear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ger hook,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ing structure of the sheets,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sheets. The invention not only turn better, but also the use of nursing bed sheets and laying machine lifting function to replace the manual shift tur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nursing staff,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prevention of bedsor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翻身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护理辅助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翻身机构。
技术介绍
长期卧床无法自己翻身的患者,必须依靠家人或医院护理人员协助翻身、拍背,以促进血液循环,给患者以舒适感。长期卧床不进行翻身,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褥疮、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其中褥疮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会使病人失去生命。通过为患者定期翻身,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避免褥疮的发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体位,维持肢体功能。医学护理中建议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定期为患者翻身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尤其在夜间也要为患者多次翻身。目前的护理工作中,主要采用翻身床或者利用床单等进行人工手动翻身。其中,采用翻身床投入成本较高,并且一般翻身床都是沿床宽度方向的对半翻折,临床使用效果不好;利用床单将患者侧翻进行人工手动翻身,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护理人员的操作实施性,但是依然需要人工手持床单操作,劳动强度没有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状况和需求,提供一种辅助翻身机构,有效降低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过程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翻身机构,包括移位机、起吊架、床单锁紧结构和承力带。移位机是市场上成熟产品,作为辅助翻身机构中起吊动力源。起吊架包括正方形轮廓截面的铝合金型材、连接件和3个挂钩,铝合金型材为起吊架的主体,连接件通过T型螺钉和法兰螺母固定在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的中点处,连接件实现铝合金型材与移位机的连接。铝合金型材固定连接件的对立面上通过T型螺钉和法兰螺母固定3个挂钩,挂钩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上位置可调,挂钩分别对应患者肩部、臀部以及膝盖三个主要受力部位。床单锁紧结构包括卷布轴和锁布筒,卷布轴为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的实体圆柱,锁紧筒主体为长度和卷布轴一致的圆筒,圆筒沿长度方向开设缺口,圆筒截面呈近似封闭的“C”形,“C”形缺口对立圆筒表面的母线中点处设有凸耳,凸耳上开设圆形起吊孔,沿起吊孔轴向凸耳两侧和圆筒之间设有加强筋。承力带为矩形截面的环形封闭带,由尼龙等高强度布料制成。上述辅助翻身机构整体连接关系为,使用螺钉、螺母连接起吊架的连接件和移位机接口,实现起吊架和移位机的连接。承力带一端连接起吊架挂钩,另一端连接床单锁紧结构,实现两者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翻身效果较好,还能利用护理床上铺设的床单和移位机的起吊功能代替手动翻身,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预防褥疮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附图1为起吊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床单锁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辅助翻身机构配合图;1——铝合金型材,2——连接件,3——挂钩,4——T型螺钉,5——法兰螺母,6——卷布轴,7——锁布筒,8——移位机,9——承力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翻身机构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辅助翻身机构包括移位机8、起吊架、床单锁紧结构和承力带9。移位机8为市面上成熟产品,作为辅助翻身装置中起吊动力源。如图1所示,起吊架包括正方形轮廓截面的铝合金型材1、连接件2和3个挂钩3,铝合金型材1为起吊架的主体,连接件2通过T型螺钉4和法兰螺母5固定在铝合金型材1长度方向的中点处,连接件2实现铝合金型材1与移位机8的连接。铝合金型材1固定连接件2的对立面上通过T型螺钉4和法兰螺母5固定3个挂钩3,挂钩3沿铝合金型材1长度方向上位置可调,挂钩3分别对应患者肩部、臀部以及膝盖三个主要受力部位。如图2所示,床单锁紧结构包括卷布轴6和锁布筒7,卷布轴6为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的实体圆柱,锁紧筒7主体为长度和卷布轴6一致的圆筒,圆筒沿长度方向开设缺口,圆筒截面呈近似封闭的“C”形,“C”形缺口对立圆筒表面的母线中点处设有凸耳,凸耳上开设圆形起吊孔,沿起吊孔轴向凸耳两侧和圆筒之间设有加强筋,卷布轴6插入锁布筒7的筒孔里四周为小尺寸间隙。如图3所示,上述辅助翻身机构整体连接关系为,使用螺钉、螺母连接起吊架的连接件2和移位机8接口,实现起吊架和移位机8的连接。承力带9一端连接起吊架挂钩3,另一端连接床单锁紧结构,实现两者连接。应用时,床单长度方向和卷布轴6轴向一致,将患者肩膀、臀部和膝盖三处的床单边缘包裹卷布轴6,通过锁紧筒7的“C”形缺口把包裹床单的卷布轴6穿入锁紧筒7的筒孔中。将起吊架固定在移位机8上,并将移位机8移动至护理床边预期位置即移位机8的起吊位置对应患者肚脐位置,移位机8万向轮锁紧,使用3根承力带9连接起吊架上的挂钩3和锁布筒7凸耳上的起吊孔,启动移位机8使起吊架上行拉动床单侧翻,实现患者辅助翻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辅助翻身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位机、起吊架、床单锁紧结构和承力带;移位机是市场上成熟产品,作为辅助翻身机构中起吊动力源;起吊架包括正方形轮廓截面的铝合金型材、连接件和3个挂钩,铝合金型材为起吊架的主体,连接件通过T型螺钉和法兰螺母固定在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的中点处,铝合金型材与移位机通过连接件连接;铝合金型材固定连接件的对立面上通过T型螺钉和法兰螺母固定3个挂钩,挂钩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上位置可调;床单锁紧结构包括卷布轴和锁布筒,卷布轴为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的实体圆柱,锁紧筒主体为长度和卷布轴一致的圆筒,圆筒沿长度方向开设缺口,圆筒截面呈近似封闭的“C”形,“C”形缺口对立圆筒表面的母线中点处设有凸耳,凸耳上开设圆形起吊孔,沿起吊孔轴向凸耳两侧和圆筒之间设有加强筋;承力带为矩形截面的环形封闭带,由尼龙等高强度布料制成;连接起吊架的连接件和移位机接口通过螺钉、螺母连接,承力带一端连接起吊架挂钩,另一端连接床单锁紧结构起吊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翻身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位机、起吊架、床单锁紧结构和承力带;移位机是市场上成熟产品,作为辅助翻身机构中起吊动力源;起吊架包括正方形轮廓截面的铝合金型材、连接件和3个挂钩,铝合金型材为起吊架的主体,连接件通过T型螺钉和法兰螺母固定在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的中点处,铝合金型材与移位机通过连接件连接;铝合金型材固定连接件的对立面上通过T型螺钉和法兰螺母固定3个挂钩,挂钩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上位置可调;床单锁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伟王海燕张秀秀韩红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