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389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床体,床体包括了抽屉板,若干齿轮,两齿条和基座;抽屉板内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滚筒,两滚筒套传送带,传送带贴合于所述抽屉板的上端面;所述抽屉板内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抽屉板内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每一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齿轮;基座上开有凹槽,凹槽的两壁分别安装有一齿条;抽屉板设于凹槽内,一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齿轮相匹配,另一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齿轮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滚筒和传送带使得使用者躺于传送带上可沿抽屉板的宽度方向来回移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齿轮与齿条使抽屉板沿基座的凹槽来回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的

技术介绍
现在使用仪器检测病人时,常需要叫病人翻身或者移动身体靠近仪器来检测某些身体部分。但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移动或翻身较为不便,但是现有的检测床一般不具有翻身或移动病人身体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及其工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抽屉盒,若干齿轮,两齿条和基座;所述床体为矩形体;所述抽屉盒内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滚筒,两所述滚筒套有一传送带;所述抽屉盒内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所述抽屉盒内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安装若干所述第一电机,每一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所述齿轮;所述基座上开有一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壁分别安装有一齿条;所述抽屉盒设于所述凹槽内,一所述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齿轮相匹配,另一所述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齿轮相匹配。上述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其中,还包括:两挡板,每一所述挡板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铰接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的一边。上述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其中,还包括:四支撑脚,四所述支撑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下端面的四角上,每一所述支撑脚包括:管套和支撑杆,所述管套为一中空的圆柱结构,所述管套的中空部分内开设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上开设外螺纹,所述管套套于所述支撑杆,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每一所述支撑杆与一所述第二电机相连。上述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其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若干所述第一电机、若干所述第二电机通信连接。上述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其中,一所述滚筒通过皮带轮驱动,所述皮带轮通过一第三电机驱动。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的工作方法,其中,包括上述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所述第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转动,所述皮带轮驱动一所述滚筒,使得所述传送带沿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转动,即患者能沿着所述基座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抽屉盒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装有若干所述齿轮,所述基座的所述凹槽的两壁分别装有所述齿条;当若干所述齿轮转动,所述抽屉盒沿所述齿条方向移动,即患者能沿着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若干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支撑杆转动,并且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同一侧的两所述第二电机转向和转速一致,使得所述基座沿其宽度方向倾斜,从而患者能随着所述基座的倾斜而自动翻身。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滚筒和传送带使得使用者躺于本专利技术上可自动沿抽屉盒的宽度方向来回移动。2本专利技术的齿轮与齿条使得抽屉盒可以沿基座的凹槽来回移动。3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脚的结构使得基座可以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或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倾斜。4本专利技术的挡板使得基座倾斜时,使用者不会翻至基座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的示意图。图2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中抽屉盒、齿轮和齿条的示意图。附图中:1、床体;11、抽屉盒;12、齿轮;13、齿条;14、滚筒;15、传送带;2、基座;21、凹槽;3、挡板;4、支撑脚;41、管套;42、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的示意图。图2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中抽屉盒、齿轮和齿条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包括:床体1,床体1包括了抽屉盒11,若干齿轮12,两齿条13和基座2;床体1为矩形体。抽屉盒11内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滚筒14,两滚筒14套有一传送带15;抽屉盒11内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抽屉盒11内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每一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齿轮12。基座2上开有一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21,凹槽21的两壁分别安装有一齿条13;抽屉盒11设于凹槽21内,一齿条13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齿轮12相匹配,另一齿条13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齿轮12相匹配。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进一步,还包括:两挡板3,每一挡板3沿基座2的长度方向铰接于基座2的上端面的一边。通过转动挡板3使得两挡板3垂直于基座2,起到挡住基座2两侧的作用。进一步,还包括:四支撑脚4,四支撑脚4安装于基座2的下端面的四角上,每一支撑脚4包括:管套41和支撑杆42,管套41为一中空的圆柱结构,管套41的中空部分内开设内螺纹,支撑杆42上开设外螺纹,管套41套于支撑杆42,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每一支撑杆42与一第二电机相连。第二电机正转可使得支撑杆42伸缩进管套41,第二电机反转可使支撑杆42伸出管套41,从而达到拉伸或收缩支撑脚4的作用。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若干第一电机、若干第二电机通信连接。基座的一侧端面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若干第一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达到抽屉盒11能沿基座2的凹槽21移动的功能。同时,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若干第二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达到拉伸或收缩支撑脚4的作用。并且位于基座2的长度方向一侧的两第二电机转向和转速一致,位于基座2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两第二电机转向和转速一致。从而达到基座2可以沿其宽度方向倾斜的功能。进一步,滚筒14通过皮带轮驱动。皮带轮通过一第三电机驱动。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工作原理,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2所示:当患者躺于传送带15上,第三电机驱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驱动一滚筒14,使得传送带15沿基座2的宽度方向传动,使患者能随着传送带15移动,即沿着基座2的宽度方向移动。同时,传送带15安装于抽屉盒11内,抽屉盒1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装有若干齿轮12,基座2的凹槽21的两壁分别装有齿条13,当若干齿轮12转动时,使得抽屉盒11沿齿条13方向移动,即沿着基座2的长度方向移动。若干第二电机驱动支撑杆42转动,并且基座2的长度方向同一侧的两第二电机转向和转速一致,使得基座2可以沿其宽度方向倾斜的功能,从而患者能随着基座2的倾斜而自动翻身。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抽屉盒,若干齿轮,两齿条和基座;所述床体为矩形体;所述抽屉盒内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滚筒,两所述滚筒套有一传送带;所述抽屉盒内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所述抽屉盒内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安装若干所述第一电机,每一第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所述齿轮;所述基座上开有一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壁分别安装有一齿条;所述抽屉盒设于所述凹槽内,一所述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齿轮相匹配,另一所述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齿轮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抽屉盒,若干齿轮,两齿条和基座;所述床体为矩形体;所述抽屉盒内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滚筒,两所述滚筒套有一传送带;所述抽屉盒内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所述抽屉盒内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安装若干所述第一电机,每一第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所述齿轮;所述基座上开有一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壁分别安装有一齿条;所述抽屉盒设于所述凹槽内,一所述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齿轮相匹配,另一所述齿条与位于其同一侧的若干所述齿轮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挡板,每一所述挡板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铰接于所述基座的上端面的一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病患位置的检测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支撑脚,四所述支撑脚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下端面的四角上,每一所述支撑脚包括:管套和支撑杆,所述管套为一中空的圆柱结构,所述管套的中空部分内开设内螺纹,所述支撑杆上开设外螺纹,所述管套套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锷杨军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