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培江专利>正文

不润墨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6009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润墨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加工获得:(1)将炭黑、动物明胶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搅拌成均匀物料;(2)将均匀物料于室温下密封储放12个月以上,其中在7天内加入冰片和/或麝香,在2~4个月加热至55~75℃一次;5~7个月加热至45~55℃一次;在8~10个月加热至35~45℃一次,在均匀物料储放30天后至少间隔20天通过280~300目的分子筛过滤1~3次,即得到不润墨汁;上述加热时间在温度达到后保持1~24小时。该墨汁长期放置不产生沉淀,并且不会变质,该墨汁具有更为优异的特性,即创作的书画作品遇水浸泡不润,并且在经水浸泡的纸张上依然可以创作书画,书画在经水浸泡的纸张上效果更为生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润墨汁及其制备方法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汁,具体涉及一种在书画后遇水不润的墨汁,本专利技术同时涉及一种不润墨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创作中国书画的传统材料为墨锭和墨汁,墨锭作为创作中国书画的第一代材料已有几百年历史,其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其便于携带和储藏,但是在使用时必须研磨,费时、费力甚为不便。清明光绪年间谢崧梁兄弟创制的第二代书画创作材料——墨汁由于无需研磨,使用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墨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很快在书画创作中得到普及。墨汁的传统加工工艺通常为将桐油烟炭黑和动物明胶为主要原料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加入适量的芳香剂,混匀后即成为书画创作墨汁。但现有的墨汁自诞生以来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在储存过程中容易产生沉淀,长期储存容易变质,特别是在创作书画过程中或书画作品完成后遇水附着在纸张上的墨汁即扩散,始终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上述问题限制了书画创作,特别是书画作品的保存,一旦遇水后,书画作品完全毁损,前人的珍品毁之一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墨汁遇水即扩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创作书画后,墨汁遇水不润即不扩散的新型墨汁,该墨汁长期放置不产生沉淀,并且不会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润墨汁,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加工获得: (1)将炭黑、动物明胶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搅拌成均匀物料; (2)将均匀物料于室温下密封储放12个月以上,其中在7天内加入冰片和/或麝香,在2~4个月加热至55~75℃一次;5~7个月加热至45~55℃一次;在8~10个月加热至35~45℃一次,在均匀物料储放30天后至少间隔20天通过280~300目的分子筛过滤1~3次,即得到不润墨汁; 上述加热时间在温度达到后保持1~24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润墨汁,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加工获得:(1)将炭黑、动物明胶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搅拌成均匀物料;(2)将均匀物料于室温下密封储放12个月以上,其中在7天内加入冰片和/或麝香,在2~4个月加热至55~75℃一次;5~7个月加热至45~55℃一次;在8~10个月加热至35~45℃一次,在均匀物料储放30天后至少间隔20天通过280~300目的分子筛过滤1~3次,即得到不润墨汁;上述加热时间在温度达到后保持1~24小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润墨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2.5~3.5个月加热至55~65℃一次;5.5~6.5个月加热至45~55℃一次;在8.5~9.5个月加热至35~45℃一次,即得到不润墨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润墨汁,其特征在于:在制成的不润墨汁中加入均匀物料总重量百分比0.5~2%板兰根。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培江刘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朱培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