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96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将原料氧化铝用水溶解,调整pH至1~4,形成稳定氧化铝胶体,再加入氧化铝、氧化锶或氧化镧作为晶种,经均匀化分散制得晶种化的氧化铝胶体,在该胶体中加入陶瓷填料,再经分散均匀化,得到稳定的陶瓷涂料。该涂料的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经晶化处理的氧化铝胶体能解决厚膜龟裂和微缺陷,低温致密化、涂层自催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在后续涂层和薄膜施工中无有害成份释放,能满足各自涂膜需要。可用于耐蚀、耐磨、导电、环境催化等的涂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一.
:陶瓷材料制备二.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陶瓷涂层和薄膜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即用工业一水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环境型、高固体份的稳定氧化铝溶胶和功能陶瓷涂料方法。陶瓷的制备工艺包括粉体制备、成型和烧结。在成型工艺中,有模压(干压)、挤压、滚压、流涎、注射、浇注、压注、冷等静压、热等静压等,在烧结工艺中,发展了如气氛压力烧结、热等静压、微波烧结、等离子烧结等技术。陶瓷坚硬性脆,致密化加工困难,设备要求高,成本需要降低。因此,陶瓷的湿法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溶胶-凝胶法是陶瓷表面工程非常重要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工艺过程温度低、制备的材料非常均匀,产物成分容易控制,用料少,便于产业化。制备氧化铝溶胶的方法主要有铝醇盐水解法、无机铝盐合成法、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法等,例如:用100摩尔的水与1摩尔的铝醇盐,水解得到的胶体为透明的水溶胶,颗粒为板状勃姆石结构;铝盐与酸或碱反应;在加热条件下,用一种有机酸比如醋酸与金属铝粉反应;在微量硅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存在下,用盐酸溶液与金属铝反应,得到氢氧化铝胶体。用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加入非晶态的氢氧化铝,在酸性、碱性或混合物中,调节pH为11左右,加热到约90℃约5分钟,进一步加热到90-250℃,得到氧化铝胶体。上述溶胶-凝胶法存在若干局限性。首先,铝醇盐水解法需要专门制备铝醇盐,有机醇盐的水解于缩聚形成凝胶,有机醇盐制备成本高,有环境危害性;采用铝粉合成及其它方法,需要凝胶,洗涤、脱除电解质、再胶溶,成本高、工艺复杂。其次,现有的溶胶-凝胶薄膜法在干燥时,由于溶剂大量蒸发,产生收缩,导致龟裂和大量微缺陷,因此不能制备厚膜。再次,陶瓷薄膜与基底的结合强度是氧化铝胶体薄膜技术的普遍问题。与本申请技术相近的文献:(1)作为分散剂的纳米颗粒薄铝石溶胶对氧化铝陶瓷密实化的影响(Ananthakumar-S;Raja-Vijay;Warrier-KGK,MaterialsLetters,2000,43(4),p 174-179),文中报导了用一水氧化铝(AlOOH)作为分散微米级氧化铝粉的方法。纳米颗粒溶胶分散的氧化铝悬浮浆料,通过加压成一定形状,认为在pH=6.2时分散性好,固体含量达到80%(重量百分比),但有部分絮凝。浆料含氧化铝为17.2%(按体积计)时,最大理论素坯密度为63%,最大线性收缩率小于3%,在1450℃时最大理论烧结密度为97%,平均晶粒约2微米。(2)控制活性含氢氧化物化学键合磷酸盐复合陶瓷合陶瓷涂层的制造(Troczynski,Tomasz;Yang,Quanzu,WO2001087798),专利报导了用醇盐水-->解法制备陶瓷体材和涂层的方法,重点采用化学键合方法提高陶瓷与基底的结合力。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发展一种新的陶瓷涂料生产方法,解决溶胶-凝胶有机铝醇盐水解法成本高、厚膜龟裂和基底附着力差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型、高固体份的稳定氧化铝溶胶和功能陶瓷涂料制备方法。采用工业一水氧化铝为原料,以降低陶瓷加工成本;不采用有机溶剂均匀分散陶瓷颗粒,对环境无危害;通过氧化物晶种化,实现涂膜低温致密化和与基底的强化学键合。2.
技术实现思路
(1)工艺流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氧化铝原料,用酸调整酸度,形成无沉淀的氧化铝胶体。根据涂膜功能要求,加入晶种,均匀分散后制得稳定的晶种化氧化铝胶体,加入微米级的功能陶瓷填料,再均匀分散,得到稳定的具有流变性能的功能陶瓷涂料。(2)氧化铝胶体的制备原料:氧化铝,纯度96-99%,加水溶解固液比:一水氧化铝/水(重量百分比)=5-15∶95-85酸度控制为pH=1-4。均匀化分散3-6小时(3)氧化铝胶体的晶种化晶种:氧化铝、氧化锶、氧化镧中的一种或两种晶种纯度:98-99%(百分重量)晶种大小:平均粒径10-100纳米加入量:按氧化铝胶体∶晶种=100∶1-5(重量比)均匀化分散3-6小时(4)陶瓷涂料的制备陶瓷填料:氧化铝、碳化硅或二硼化钛中的一种陶瓷纯度:98-99%(百分重量)陶瓷平均粒径:1-10微米加入量:晶种化氧化铝胶体:陶瓷填料重量比=100∶20-50均匀化分散6-12小时。3.与公知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1)资源和低成本特色: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水合氧化铝来源便利,克-->服用铝醇盐或铝无机盐制备氧化铝胶体的成本高、杂质脱除、工艺复杂等局限性。(2)环保特点:用氧化铝胶体取代传统意义的有机溶剂或粘接剂,在涂料制备和后续涂层和薄膜施工过程中,无有害成分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3)晶种化工艺特点:氧化铝胶体通过氧化铝合稀土氧化物晶种化处理,能解决厚膜龟裂和微缺陷、低温致密化、涂层自催化等传统陶瓷制备中的关键技术问题;(4)应用特点:晶种化和陶瓷填料工艺可调、灵活,设备简单,能满足各种功能涂膜要求。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如附图1。五.具体实施方式[实例一]:在室温下,按一水氧化铝∶水=15∶85的百分重量比,把一水氧化铝溶解于蒸馏水中,机械搅拌3-6小时,使其均匀化。用百分浓度为30%的磷酸溶液调整pH=1-3,得到透明无沉淀的氧化铝胶体。按氧化铝胶体∶晶种=100∶1-2(重量比)加入氧化铝晶种,晶种粒度为40-60纳米。机械搅拌3-4小时后,再加入4-6微米的陶瓷填料氧化铝颗粒,加入量为品种氧化铝胶体;氧化铝=100∶20(百分重量)继续机械搅拌6-8小时后,得到稳定氧化铝溶胶分散的氧化铝陶瓷涂料,用于低温致密化氧化铝涂膜。[实例二]:在室温下,按一水氧化铝∶水=5∶95的百分重量比,把一水氧化铝溶解于蒸馏水中,机械搅拌3-5小时使其均匀化。用百分浓度为30%的磷酸溶液调整pH=1-3,得到透明无沉淀的氧化铝胶体;按氧化铝胶体∶晶种=100∶2-3(重量比)加入氧化铝晶种,晶种大小为70-100纳米,搅拌4-5小时后,再加入1-4微米的碳化硅颗粒,加入量为晶种氧化铝胶体∶碳化硅=100∶30(百分重量),球磨8-10小时后,得到具有触变性能的稳定氧化铝溶胶分散的碳化硅陶瓷涂料,用于耐磨、耐蚀碳化硅涂膜。[实例三]:在室温下,按一水氧化铝∶水=12∶88的百分重量比,把一水氧化铝溶解于蒸馏水中。机械搅拌4-6小时。用百分浓度为30%的硝酸溶液调整pH=2-4,得到透明无沉淀的氧化铝胶体;加入10-30纳米的氧化锶和氧化镧,氧化锶和氧化镧的用量分别为氧化铝胶体∶晶种=100∶4-5(重量比),搅拌5-6小时后,再加入二硼化钛导电颗粒,用量为晶种化氧化铝胶体∶陶瓷填料重量比=100∶50,平均粒径8-10微米。继续球磨10-12小时后,得到氧化铝溶胶分散的二硼化钛导电涂料,用于铝电解二硼化钛润湿性阴极和预焙碳阳极抗氧化导电型涂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其特征是:(1)工艺流程:将氧化铝原料用水溶解,调整pH值至1-4,形成氧化铝胶体,再加入晶种,经均匀化,制得晶种化的氧化铝胶体,在该胶体中加入陶瓷填料,再均匀化,得到陶瓷涂料,(2)氧化铝胶 体的制备原料:氧化铝,纯度96-99%固液比:氧化铝/水(重量百分比)=5-15∶95-85酸度控制:调整酸度到pH=1-4。均匀化分散3-6小时;(3)氧化铝胶体的晶种化晶种:氧化铝、氧化锶、氧化镧中的一种或两种 晶种纯度:98-99%(百分重量)晶种粒度:平均粒径10-100纳米加入量:按氧化铝胶体∶晶种=100∶1-5(重量比)均匀化分散3-6小时;(4)陶瓷涂料的制备陶瓷填料:氧化铝、碳化硅或二硼化钛中的一种陶瓷纯度: 98-99%(百分重量)陶瓷平均粒径:1-10微米加入量:晶种化氧化铝胶体∶陶瓷填料重量比=100∶20-50均匀化分散6-1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其特征是:(1)工艺流程:将氧化铝原料用水溶解,调整pH值至1-4,形成氧化铝胶体,再加入晶种,经均匀化,制得晶种化的氧化铝胶体,在该胶体中加入陶瓷填料,再均匀化,得到陶瓷涂料,(2)氧化铝胶体的制备原料:氧化铝,纯度96-99%固液比:氧化铝/水(重量百分比)=5-15∶95-85酸度控制:调整酸度到pH=1-4。均匀化分散3-6小时;(3)氧化铝胶体的晶种化晶种:氧化铝、氧化锶、氧化镧中的一种或两种晶种纯度:98-99%(百分重量)晶种粒度:平均粒径10-100纳米加入量:按氧化铝胶体:晶种=10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达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