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充电线圈方位的无线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75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充电线圈方位的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无线充电方法采用多种可充电组件进行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所述可充电组件为充电线圈,所述多线圈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将各个充电线圈固定定位模块,并将定位模块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2,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步骤3,所述处理模块将位置信息处理成可供电路识别的信息再传输至各个线圈中,步骤4,线圈依据识别信息为充电装置进行供电。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based on charging coil orient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of charging coils. Th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dopts a plurality of chargeable components to scan and locate in a large range. The rechargeable components for charging coil, including the coil of large range scanning positioning method: Step 1, each charging coil fixed positioning module, and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transmitted to the control module receives the positioning module: Step 2, the control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position information,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transfer to the processing module, step 3, the processing module will be available for a lo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ircui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transmits each coil, step 4, power supply for charging coi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充电线圈方位的无线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获取充电线圈的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chargingtechnology;Wirelesschargetechnology),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的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目前的无线充电过程采用的是一个线圈对应一个充电设备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存在一个较大的技术缺陷,单个充电线圈的匹配度较差,需要使用者将被充电设备与充电线圈的发射中心相对应,也就是被充电设备无法很方便的找到充电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帮助使用者快速获取充电线圈的充电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包括所述无线充电方法采用多种可充电组件进行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所述可充电组件为充电线圈,所述多线圈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将各个充电线圈固定定位模块,并将定位模块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2,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步骤3,所述处理模块将位置信息处理成可供电路识别的信息再传输至各个线圈中,步骤4,线圈依据识别信息为充电装置进行供电。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将多个充电线圈进行位置定位,再通过定位信息传输到处理模块,再用处理模块控制充电线圈是否进行供电,摆脱了以往用手校正充电位以及充电位难以对准的技术难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供电的子线圈周向设置于供电模块四周,并且各个子线圈与供电模块的直线距离相等。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由于被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位置在非严格对正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接收线圈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电磁耦合强度,进而同时提高充电便捷性和提高充电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需要开启供电的子线圈的数量为a,a为大于2并且小于5的整数,所述供电的子线圈相互邻接。采用了上述结构后,相应数量的线圈既可以保证供电的准确性,也能保证充电时的效率。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所述无线充电方法采用多种可充电组件进行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所述可充电组件为充电线圈,所述多线圈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将各个充电线圈固定定位模块,并将定位模块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2,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步骤3,所述处理模块将位置信息处理成可供电路识别的信息再传输至各个线圈中,步骤4,线圈依据识别信息为充电装置进行供电。将多个充电线圈进行位置定位,再通过定位信息传输到处理模块,再用处理模块控制充电线圈是否进行供电,摆脱了以往用手校正充电位以及充电位难以对准的技术难题。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供电的子线圈周向设置于供电模块四周,并且各个子线圈与供电模块的直线距离相等。由于被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位置在非严格对正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接收线圈获得相同或相似的电磁耦合强度,进而同时提高充电便捷性和提高充电效率。需要开启供电的子线圈的数量为a,a为大于2并且小于5的整数,所述供电的子线圈相互邻接。相应数量的线圈既可以保证供电的准确性,也能保证充电时的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充电线圈方位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方法采用多种可充电组件进行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充电线圈方位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方法采用多种可充电组件进行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2.所述可充电组件为充电线圈,所述多线圈大范围扫描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将各个充电线圈固定定位模块,并将定位模块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2,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模块,步骤3,所述处理模块将位置信息处理成可供电路识别的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鹿城区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