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控制组件和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4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感应控制组件和音箱,其中,音箱包括控制面板和感应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按压区域,对应多个所述按压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感应面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多个所述感应区域分别对应伸入多个所述凹槽内,供所述凹槽的槽底形变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面板上对应多个按压区域设置有多个凹槽,以达到避免串键的效果。

Inductive control module and loudspeaker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ction control component and a sound box, wherein the loudspeaker box comprises a control panel and an induction panel. The control panel has a top surface and a bottom surface, wherein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ressing areas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lurality of compression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oves; the induction panel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ensing region, a plurality of the sensing area into a plura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grooves. For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abutment deformation.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a plurality of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control panel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pressing areas, so as to avoid the effect of the string key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控制组件和音箱
本技术涉及感应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感应控制组件和音箱。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体积较小且采用金属感应触摸面板的音箱、音频产品。在设置较多按键的时候,各按键区域的间距就会很小,因此,非常容易出现串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控制组件,旨在解决串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感应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按压区域,对应多个所述按压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感应面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分别对应伸入多个所述凹槽内,供所述凹槽的槽底形变抵接。优选的,所述感应面板包括第一PCB板,多个所述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PCB板的上表面;所述感应区域包括第二PCB板和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PCB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PCB板。优选的,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感应区域通过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凹槽的槽底抵接。优选的,所述抵接件包括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一柔性垫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并于上表面形成有多个隆起部,多个所述隆起部分别对应盖合多个所述感应区域。优选的,所述抵接件还包括抵接柱,所述抵接柱自所述隆起部的下表面向靠近所述感应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隆起部的下表面通过所述抵接柱抵接所述压力感应器。优选的,所述隆起部的上表面抵接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抵接柱抵接所述压力感应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垫的表面还设置有卡接条,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条与所述卡接槽卡接。优选的,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控制面板可拆卸连接形成一容置腔,用以安装所述感应面板。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柔性垫,所述第二柔性垫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感应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柔性垫的下表面抵接所述底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音箱,包括感应控制组件,所述感应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按压区域,对应多个所述按压区域的反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感应面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所述感应区域供所述凹槽的槽底形变抵接。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按压区域,且多个按压区域对应设置有多个凹槽。当按压其中一个按压区域时,由于对应按压区域的反面设置有凹槽,所以此按压区域的厚度小于非按压区域的厚度,即相对容易产生形变以触发感应区域。同时,还不易连带相邻及较近设置的按压区域产生形变,以触发其他的感应区域。这样,即使在很小的范围内,也可以设置多个按键(按键的间距小),而不会产生串键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感应控制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中感应控制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感应面板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1中感应控制组件配合后的仰视图;图5为图4中沿I-I线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1中感应控制组件配合后的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感应控制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感应控制组件20控制面板21按压区域22凹槽23卡接槽30感应面板31感应区域32第一PCB板311第二PCB板312压力感应器40抵接件41第一柔性垫42隆起部43抵接柱411卡接条50底盖60第二柔性垫61凸条70螺钉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实提出了一种感应控制组件10及包含有该感应控制组件10的音箱,该音箱为体积较小型的音箱,且控制面板20采用金属材质作成。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感应控制组件10,包括控制面板20和感应面板30。所述控制面板20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按压区域21,对应多个所述按压区域2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22;所述感应面板30包括多个感应区域31,多个所述感应区域31分别对应伸入多个所述凹槽22内,供所述凹槽22的槽底形变抵接。具体而言,在控制面板20上,对应多个按压区域21的地方设置有凹槽22,且凹槽22都为独立设置。设置凹槽22为减小各按压区域21的形变阻力,当按压其一按压区域21时,此按压区域21的金属板容易产生形变,且凹槽22周围的厚度较大,相对不易产生形变。所以,在按压区域21产生形变的前提下,同时有效防止连带其他按压区域21产生形变的,进而产生串键的问题。对于感应面板30包括多个供凹槽22的槽底形变抵接的感应区域31。可以理解,凹槽22的槽底即为前述的按压区域21,当按压区域21受到压力产生形变后,抵接感应区域31以触发控制命令。此处应该说明,凹槽22的槽底抵接感应区域31,可以理解为:凹槽22的槽底可以在发生形变时前即已抵接感应区域31,或当槽底发生形变后才与感应区域31发生抵接。对于后一情况,又可理解,槽底发生形变后,可与感应区域31直接抵接或是间接抵接。若槽底与感应区域31直接抵接,可以理解将凹槽22的深度设置的较小,当按压部发生形变即可抵接;或是设置凹槽22深度较大的情况下,将感应区域31设置伸进凹槽22内,使得感应区域31靠近槽底,以槽底发生微小形变即可抵接感应区域3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感应区域31伸入凹槽22设置。若槽底与感应区域31间接抵接,也就是说,槽底在发生形变后通过抵接一结构件,然后通过此结构件抵接感应区域31。其中,结构件在槽底未发生形变时,可以是与槽底或感应区域31处于互相抵接或互相分离状态。若处于互相分离状态,当槽底发生形变后,要使得结构件同时抵接槽底和感应区域31。对于将感应区域31设置伸入凹槽22内。一方面可以将凹槽22的深度设置的较深,也就是凹槽22旁的金属板的厚度较大,增大了各按压区域21相互影响的阻力,能有效防止其一按压区域21在产生形变的情况下带动其他按压区域21产生形变,以致发生串键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感应控制组件和音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按压区域,对应多个所述按压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感应面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多个所述感应区域分别对应伸入多个所述凹槽内,供所述凹槽的槽底形变抵接;其中,所述感应面板包括第一PCB板,多个所述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PCB板的上表面;所述感应区域包括第二PCB板和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PCB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PCB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按压区域,对应多个所述按压区域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感应面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多个所述感应区域分别对应伸入多个所述凹槽内,供所述凹槽的槽底形变抵接;其中,所述感应面板包括第一PCB板,多个所述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PCB板的上表面;所述感应区域包括第二PCB板和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PCB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PCB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感应区域通过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凹槽的槽底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包括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一柔性垫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并于上表面形成有多个隆起部,多个所述隆起部分别对应盖合多个所述感应区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雄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