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在岩层顶管施工中使用的顶管机钻头,还是一种含有该钻头的顶管机。
技术介绍
岩层顶管机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微风化岩层刀头硬质合金损耗较大可能损坏刀头,平均每顶进90米左右需将顶管机械返厂更换一次刀头,每次更换刀头费用约51万元,同时,因单次顶进距离较短,施工中需要设置多个接收井,以确保顶管机顺利出洞,这样大大增加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施工中经常出现因刀头磨损过大导致机头卡在洞内,只能通过大开挖或人工对向掘进吊出机头在,造成工期延误,增加施工措施费用。即现在城市岩层顶管施工中,常用的岩层顶管机使用的刀头存在如下缺点:1、刀头磨耗大,降低刀头削切能力,单次顶进距离短。2、刀头磨耗大,易出现因削切力不足洞中卡钻,因机械尺寸较小,机头无维修仓,只能进行大开挖吊出机头进行维修。3、单次顶进距离较短,需设置大量的接收井、工作井,增加施工成本及施工工期。4、刀头磨耗大,累计顶进距离较短,返厂更换刀头频率高,增加施工成本及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顶管机钻头容易磨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管机钻头和顶管机,该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管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机钻头包括圆环形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含有两块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两块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之间固定有多个第一轴向滚刀(1),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二轴向滚刀(8),第二轴向滚刀(8)的中心线沿外壳体(10)的径向设置,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与外壳体(10)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之间固定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机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机钻头包括圆环形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含有两块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两块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两块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之间固定有多个第一轴向滚刀(1),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二轴向滚刀(8),第二轴向滚刀(8)的中心线沿外壳体(10)的径向设置,第一径向支撑加固板(11)和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之间固定有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第一斜向支撑加固板(13)与外壳体(10)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之间固定有第三轴向滚刀(9),第三轴向滚刀(9)的中心线沿外壳体(10)的径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二轴向滚刀(8)的中心线到外壳体(10)的中心线的距离为外壳体(10)内径的20%~50%,第三轴向滚刀(9)的中心线到外壳体(10)的中心线的距离为外壳体(10)内径的30%~60%,第二轴向滚刀(8)的中心线到外壳体(10)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三轴向滚刀(9)的中心线到外壳体(10)的中心线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钻头,其特征在于,一对第二斜向支撑加固板(14)之间还固定有侧向滚刀(2)和侧向滚刀固定板(3),侧向滚刀(2)的位置与外壳体(10)相对应,侧向滚刀固定板(3)能够对侧向滚刀(2)进行加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钻头,其特征在于,两块第二径向支撑加固板(12)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环向切刀(4),第一环向切刀(4)的位置与外壳体(10)相对应,第一环向切刀(4)含有切削部和切刀主体,相邻的两个第一环向切刀(4)的该切削部相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机钻头,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向切刀(4)呈四棱柱形,第一环向切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楠楠,来洪彬,杨心想,苏强,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