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接口、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21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用接口,包括本体,引脚以及插座柱体,所述插座柱体上设有用于供对应的插头端子的插头芯插入的插孔。所述复用接口还包括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的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连接的切换开关组件,所述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用接口实现了一个接口对应两种不同物理尺寸与传输标准的插头端子的目的。将所述复用接口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后,减小印刷电路板的接口数量,节约了印刷电路板的排版资源和体积,还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复用接口的印刷电路板与电子装置。

Multiplex interfac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lexing interfa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pin and a socket cylinder, wherein the socke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ocket inserted into the plug core for the corresponding plug terminal. The multiplexing interface also includes a first contact portion of the expansion set with second contacts in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socket, and the switch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tact part and the second contact portions, wherein the switch component is used to switch the first contact and the second contact portion of the expansion in space touch the jack on the surface. The multiplexing interfac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an inte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plug terminals of two different physical sizes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s. After the multiplexing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the number of the inte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is reduced, the typesetting resource and volum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re saved,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xing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用接口、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用于数据传输的复用接口,具有复用接口的印刷电路板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装置在功能多样化的同时,更要求体积的轻薄化,数据端子简单化。例如,电视机现在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电视机机芯的数据端子种类就包括:调谐射频信号端子,高清分量信号端子(色差端子,YPbPr),模拟音视频信号输入/输出端子,数字音频信号输入/输出端子,耳机音频信号输出端子,视频图形阵列(VideoGraphicsArray,VGA)信号输入端子,网络信号(RJ45)连接端子,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输入端子,USB端子等。这些众多的端子虽然为电视机提供了多种功能,但同时也占用了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的排版资源,造成PCB体积以及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应两种不同物理尺寸与传输标准的插头端子的复用接口,旨在减小印刷电路板的接口数量,节约了印刷电路板的排版资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复用接口,包括本体,引脚以及插座柱体,所述插座柱体上设有用于供对应的插头端子的插头芯插入的插孔,所述复用接口还包括: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一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一触点部与所述引脚连接;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二触点部与所述引脚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连接的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伸缩。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内径在3.4~3.6毫米之间,所述第一触点部为耳机音频输出接口的触点,所述第二触点部为标准视频输入接口的触点。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伸出的通孔,或者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切换开关组件的凹陷部。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开关组件包括:杠杆部,所述杠杆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插座柱体的内部,所述杠杆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触点部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杠杆部的第二端部以及所述插座柱体之间,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触点部伸出至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所述第二端部回缩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的内侧;以及压杆部,所述压杆部与杠杆部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压杆部用于在受到按压时,驱动杠杆部的第二端部向靠近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的一侧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压杆部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杠杆部通过转轴可转动的与插座柱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柱体的外接触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压杆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与杠杆部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三端部通过所述通孔可部分地凸伸至所述插座柱体的外接触面的外侧。进一步地,还包括球形的开关部;所述插座柱体的外接触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关部的直径,所述开关部可部分地伸出至所述插座柱体的外接触面的外侧;所述压杆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与杠杆部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开关部相抵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基板,以及上述的复用接口,所述复用接口的本体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相连接,所述复用接口的引脚与印刷电路板上相应的电触点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插座柱体从电子装置的壳体伸出至电子装置的外部。本技术的复用接口具有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出与回缩地设置的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一触点部可以对应一种插头端子的插头芯,所述第二触点部可以对应另一种插头端子的插头芯,通过切换开关组件切换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的伸出或者回缩状态,实现了一个接口对应两种不同物理尺寸与传输标准的插头端子的目的。将所述复用接口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后,减小印刷电路板的接口数量,节约了印刷电路板的排版资源和体积,还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具有复用接口的印刷电路板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的具有复用接口的印刷电路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A为图1中的复用接口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B为图1中的复用接口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B中的复用接口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复用接口的切换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径向、水平、竖直……)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复用接口100以复用3.5毫米耳机音频信号输出端子和RCA端子(既莲花插座或称复合视频端子、AV端子)为例,来说明在本技术中的复用接口以及具有所述复用接口的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和原理。图1示出的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复用接口100的印刷电路板10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用接口100包括本体10,引脚20以及插座柱体30,所述插座柱体30上设有用于供对应的插头端子的插头芯插入的插孔31。复用接口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用接口、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用接口,包括本体,引脚以及插座柱体,所述插座柱体上设有用于供对应的插头端子的插头芯插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一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一触点部与所述引脚连接;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二触点部与所述引脚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连接的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用接口,包括本体,引脚以及插座柱体,所述插座柱体上设有用于供对应的插头端子的插头芯插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一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一触点部与所述引脚连接;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二触点部与所述引脚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连接的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伸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内径在3.4~3.6毫米之间,所述第一触点部为耳机音频输出接口的触点,所述第二触点部为标准视频输入接口的触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触点部与第二触点部伸出的通孔,或者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切换开关组件的凹陷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用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组件包括:杠杆部,所述杠杆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插座柱体的内部,所述杠杆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触点部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杠杆部的第二端部以及所述插座柱体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在自然状态时,使所述第一触点部伸出至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所述第二端部回缩在所述插孔的内接触面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