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永江良行专利>正文

涂布剂、涂料和涂布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18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涂料或漆,它使光催化剂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例如有机物质的分解,尤其当该光催化剂存在于薄涂膜上时。该涂料是按以下方式生产的。将一种光半导体粉末分散于水中,并向该分散液中添加一种胶体例如一种氟聚合物乳状液。该胶体微粒的粒径至少一倍于该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且该光半导体微粒占整个涂料的0.1~10wt%。该光半导体微粒调整得能在该胶体微粒的表面上吸附1~5层。该涂料可以进一步含有一种多孔性材料的溶胶。可以使用一种通过使光半导体粉末用一种吸附剂物质包衣得到的材料代替光半导体粉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布剂、涂料和涂布剂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布剂、涂料,尤其涉及谋求光催化剂功能的强化和高效率化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已经有人提出了通过在涂布剂或涂料等中含有光催化剂并在建材或构筑物等上形成涂膜而在建材或构筑物等的表面上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技术。详细地说,是在形成了含有光催化剂的涂膜的建材或构筑物等的表面上发挥光照射光催化剂时引起的光催化功能,即基于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作用的有机物分散作用而引起的杀菌、脱臭、净化功能的技术。这里,先有技术上,在有光催化功能的涂布剂或涂料中分散了光半导体等光催化剂和肢体状微粒,但有必要使得即使在薄涂膜上也能充分发挥光催化剂的有机物分解作用等的能力,因而使光半导体等光催化剂的浓度达到比较高的浓度(例如20%以上),进而,即使光催化剂是高浓度的,为了维持胶体状态以具有作为涂布剂或涂料的功能,也投入了增粘剂或增膜剂等添加剂。进而,先有技术(特开平10-244166号公报)上也提出了通过用磷灰石等磷酸钙被覆光催化剂的表面来制作光催化剂复合体,使得容易吸附有害物质并使磷灰石成为隔离剂,从而使光催化剂不能直接与基材接触,因而防止基材本身分解、劣化的技术。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胶体状微粒,和光半导体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10 210019/2001;JP 2001-7-10 210022/20011.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胶体状微粒,和光半导体微粒。2.权利要求1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状微粒有所述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1倍或以上大小的粒径。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剂总体中所述光半导体微粒的含有量为重量比0.1~10%。4.权利要求1或2或3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半导体微粒是在胶体状微粒的表面上在1层~5层范围内吸附的。5.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胶体状微粒,和用吸附功能物质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得到的被覆光半导体微粒。6.权利要求5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剂总体中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的含有量为重量比0.1~10%。7.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胶体状微粒,用吸附功能物质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得到的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光半导体微粒。8.权利要求7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状微粒有所述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1倍或以上大小的粒径。9.权利要求7或8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剂总体中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光半导体微粒的合计含有量为重量比0.1~10%。10.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或9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功能物质是多孔性磷酸钙。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磷酸钙是从氢氧化磷灰石、碳酸磷灰石、氟化磷灰石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磷酸钙。12.权利要求10或11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半导体微粒上被覆的多孔性磷酸钙是通过将光半导体微粒浸渍于疑似体液中而使多孔性磷酸钙被覆在光半导体微粒的表面上的。13.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状微粒有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1倍或以上大小的粒径。14.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是在胶体状微粒的表面上在1层~5层范围内吸附的。15.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剂中含有粒径不同的所述胶体状微粒。16.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状微粒是氟乳状液微粒、丙烯酸乳状液微粒、丙烯酸硅乳状液微粒、和丙烯酸聚氨酯乳状液微粒中至少任何一种。17.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第1胶体状微粒,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光半导体微粒,和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胶体状微粒即第2胶体状微粒。18.权利要求17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是多孔性胶体状微粒。19.权利要求18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胶体状微粒是多孔性溶胶微粒。20.权利要求17或18或19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剂总体中所述光半导体微粒的含有量为重量比0.1~10%。21.权利要求17或18或19或20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而言,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的粒径是1~1.5倍。22.权利要求17或18或19或20或21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光半导体微粒和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构成的层是在1层~5层范围内层压的层群,但吸附于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表面上。23.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第1胶体状微粒,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即用吸附功能物质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得到的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胶体状微粒,即第2胶体状微粒。24.权利要求23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布剂总体中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的含有量为重量比0.1~10%。25.权利要求23或24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而言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的粒径是1~1.5倍。26.权利要求23或24或25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构成的层是在1层~5层范围内层压的层群,但吸附于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表面上。27.一种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第1胶体状微粒,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即用吸附功能物质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得到的被覆光半导体微粒,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光半导体微粒,和有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粒径大小以下的粒径的胶体状微粒,即第2胶体状微粒。28.权利要求27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布剂总体中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光半导体微粒的合计含有量为重量比0.1~10%。29.权利要求27或28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光半导体微粒的粒径而言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的粒径是1~1.5倍。30.权利要求27或28或29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被覆光半导体微粒和所述光半导体微粒以及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构成的层是在1层~5层范围内层压的层群,但吸附于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的表面上。31.权利要求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功能物质是多孔性磷酸钙。32.权利要求31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磷酸钙是从羟基磷灰石、碳酸磷灰石、氟磷灰石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磷酸钙。33.权利要求31或32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半导体微粒上被覆的多孔性磷酸钙是通过将光半导体微粒浸渍于疑似体液中而在光半导体微粒的表面上被覆多孔性磷酸钙的。34.权利要求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或31或32或33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胶体状微粒是多孔性胶体状微粒。35.权利要求34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胶体状微粒是多孔性溶胶微粒。36.权利要求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或31或32或33或34或35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是由粒径不同的胶体状微粒构成的。37.权利要求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或31或32或33或34或35或36记载的涂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胶体状微粒是氟乳状液微粒、丙烯酸乳状液微粒、丙烯酸硅乳状液微粒、和丙烯酸聚氨酯乳状液微粒中至少任何一种。38.一种涂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或18或19或20或21或22或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或31或32或33或34或35或36或37记载的涂布剂。39.一种涂布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水中分散光半导体微粒以制造分散液的分散液制造步骤,和向该分散液制造步骤制造的分散液中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江良行
申请(专利权)人:永江良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