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490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0‑60份、镭射粉5‑10份、色素添加剂10‑15份、改性淀粉20‑25份、聚酯纤维10‑15份、硬化剂5‑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垫体材料中添加硬化剂和聚酯纤维,大大提高了垫体的硬度,防止塑料瓶盖在瓶体顶部转动时导致垫体翘曲的情况发生,避免了垫体从瓶盖上脱落导致密封性能差的情况发生,该垫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改性淀粉材料,使得垫体在使用完成以后便于降解,提高了瓶盖内垫体的实用性能。

Plastic bottle cap inner cushion body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astic cap pad material, with mass fraction: 5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60, 5 laser powder 10, 10 15, pigment additive modified starch 20 25, 10 15, polyester fiber hardener 5 8.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ner cover material of the plastic bottle cap. Add hardener and polyester fiber, the cushion material, greatly improves the hardness of the pad bod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warpage of plastic bottle to pad in the top portion of the bottle body rotation, avoid pad cap off resulting from poor sealing performance, the pad body in the process of use due to the use of modified the starch material, the mattress body for degradation in us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improve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cap pad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瓶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作中应用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欢迎,塑料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配套的塑料瓶盖,塑料瓶盖内设置有垫体,便于密封塑料瓶,便于人们使用。现有的塑料瓶盖内垫体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加热多种有机溶剂后熔融,通过热压成型技术制成,聚乙烯或者聚丙烯这两种材料无毒无味,对人体安全性能高,但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属于难降解有机物,现有的塑料瓶在使用完成以后,聚氯乙烯难以降解,塑料瓶在土壤中容易导致白色污染,不利于环保,导致土壤污染,且聚乙烯或者聚丙烯质地柔软,瓶体在瓶盖内转动过程中容易导致垫体翘曲,影响了瓶盖对瓶体的密封性能,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0-60份、镭射粉5-10份、色素添加剂10-15份、改性淀粉20-25份、聚酯纤维10-15份、硬化剂5-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3-57份、镭射粉6-9份、色素添加剂12-14份、改性淀粉21-23份、聚酯纤维12-14份、硬化剂6-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上述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5份、镭射粉8份、色素添加剂13份、改性淀粉22份、聚酯纤维13份、硬化剂7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镭射粉为铝基镭射粉,硬化剂为二乙烯基苯、异氰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色素添加剂为色母着色剂。上述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S1、将热塑性弹性体、镭射粉、色素添加剂、聚酯纤维和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过400目筛网;S2、将S1步骤中制备的混合物在110-200℃条件下,熔融压力为1-2MPa范围内,荣国双螺杆挤出机后,制成熔融胶体;S3、在S2步骤制成的熔融胶体内加入改性淀粉,搅拌均匀;S4、将熔融胶体注入到衬垫机内压塑成语塑料瓶盖紧密配合的片状垫体。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2的温度为150-2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垫体材料中添加硬化剂和聚酯纤维,大大提高了垫体的硬度,防止塑料瓶盖在瓶体顶部转动时导致垫体翘曲的情况发生,避免了垫体从瓶盖上脱落导致密封性能差的情况发生,该垫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改性淀粉材料,使得垫体在使用完成以后便于降解,提高了瓶盖内垫体的实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0份、镭射粉5份、色素添加剂10份、改性淀粉20份、聚酯纤维10份、硬化剂5份。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镭射粉为铝基镭射粉,硬化剂为二乙烯基苯、异氰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色素添加剂为色母着色剂;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S1、将热塑性弹性体、镭射粉、色素添加剂、聚酯纤维和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过400目筛网;S2、将S1步骤中制备的混合物在110-200℃条件下,熔融压力为1-2MPa范围内,荣国双螺杆挤出机后,制成熔融胶体;S3、在S2步骤制成的熔融胶体内加入改性淀粉,搅拌均匀;S4、将熔融胶体注入到衬垫机内压塑成语塑料瓶盖紧密配合的片状垫体。实施例2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5份、镭射粉8份、色素添加剂13份、改性淀粉22份、聚酯纤维13份、硬化剂7份。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镭射粉为铝基镭射粉,硬化剂为二乙烯基苯、异氰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色素添加剂为色母着色剂;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S1、将热塑性弹性体、镭射粉、色素添加剂、聚酯纤维和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过400目筛网;S2、将S1步骤中制备的混合物在110-200℃条件下,熔融压力为1-2MPa范围内,荣国双螺杆挤出机后,制成熔融胶体;S3、在S2步骤制成的熔融胶体内加入改性淀粉,搅拌均匀;S4、将熔融胶体注入到衬垫机内压塑成语塑料瓶盖紧密配合的片状垫体。实施例3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60份、镭射粉10份、色素添加剂15份、改性淀粉25份、聚酯纤维15份、硬化剂8份。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镭射粉为铝基镭射粉,硬化剂为二乙烯基苯、异氰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硬化剂为二乙烯基苯、异氰酸酯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色素添加剂为色母着色剂;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S1、将热塑性弹性体、镭射粉、色素添加剂、聚酯纤维和硬化剂混合,搅拌均匀,过400目筛网;S2、将S1步骤中制备的混合物在110-200℃条件下,熔融压力为1-2MPa范围内,荣国双螺杆挤出机后,制成熔融胶体;S3、在S2步骤制成的熔融胶体内加入改性淀粉,搅拌均匀;S4、将熔融胶体注入到衬垫机内压塑成语塑料瓶盖紧密配合的片状垫体。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0‑60份、镭射粉5‑10份、色素添加剂10‑15份、改性淀粉20‑25份、聚酯纤维10‑15份、硬化剂5‑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0-60份、镭射粉5-10份、色素添加剂10-15份、改性淀粉20-25份、聚酯纤维10-15份、硬化剂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3-57份、镭射粉6-9份、色素添加剂12-14份、改性淀粉21-23份、聚酯纤维12-14份、硬化剂6-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热塑性弹性体55份、镭射粉8份、色素添加剂13份、改性淀粉22份、聚酯纤维13份、硬化剂7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瓶盖内垫体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正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