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48078 阅读:49 留言:1更新日期:2017-10-25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该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在桩基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换热管、套管、灌浆桩和桩机导管;通过采用桩基内敷设地耦管形式的地源换热系统,即建筑桩基的孔径较大,可以在钢筋笼上放置多组换热管,换热管放置在钢筋笼的内侧,用尼龙扎带将其固定在钢筋笼上,采用橡胶保护套保护,并在桩身内部并联汇聚后再引出,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水平集结,形成若干组同程或异程换热回路,汇集至集、分水器,达到为建筑物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源的目的。

Buried pipe typ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pi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le buried tub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the GSHP system installed in the pile hole, which comprises a steel cage, heat pipe and casing, grouting pile and pile machine tube; heat transfer system through the use of the form of pile foundation laying ground coupled pipe ground source, namely building pile foundation the larger pore size, can be placed in groups of steel cage tube, hea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inside of steel reinforcement cage, with nylon tape which is fixed on the steel cage, with protective rubber protection, and in the pile body internal parallel convergence and then leads to the heat exchange tube, the level of aggregation of a number of the formation of several groups of the same way or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loop together to set, water separator, to provide cold and heat source for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building purp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常温土壤中的能量作为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低运行成本的,既可用于冬季采暖,又可用于夏季制冷,还可提供生活热水的新型空调技术。该系统是利用地下土壤常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埋入建筑物周围的地耦管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它是由地源热泵及地埋管组合的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但由于钻孔施工费用较高而应用受到限制。桩内埋管结构可充分利用建筑桩基,在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内敷设U型换热管,可省却钻孔工序,更能有效的利用建筑物底板下的面积,大大减少地下换热器的施工费用而降低系统初投资。同时,由于桩基的间距较大,U型换热管的相互热影响几乎为零,地下换热器的工况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建筑物底板下的面积,可省却钻孔工序,大大减少地下换热器的施工费用而降低系统初投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该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在桩基孔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钢筋笼、换热管、套管、灌浆桩和桩机导管;所述换热管包括PE管和U形弯头;所述PE管具有若干个且沿着钢筋笼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同一轴线上的PE管之间热熔焊接串联,PE管与钢筋笼之间采用绑带固定;相邻的PE管两端部采用U形弯头热熔焊接串联,换热管盘在钢筋笼的内壁上,换热管的进出端延伸出钢筋笼;钢筋笼竖直设置在桩基孔内;所述套管与钢筋笼同轴设置,套管位于钢筋笼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管支架,套管的外壁与钢筋笼之间采用铁丝固定;套管的外壁位于桩基孔内的部分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灌浆柱,钢筋笼和换热管均浇筑在灌浆桩内;所述桩机导管与套管同轴设置,桩基导管位于套管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同轴的PE管热熔焊接处和换热管延伸出钢筋笼的部分均设置有橡胶保护套管。进一步的,所述PE管两开口端部用绞板攻丝旋入金属管帽或焊接PE端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充分利用建筑桩基,在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内普设换热管,有效的利用建筑物底板下的面积,可省却钻孔工序,大大减少地下换热器的施工费用而降低系统初投资。2)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环保效果好。地源热泵利用的是地表中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制热时不需锅炉,无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制冷时不需冷却塔,避免了冷却塔运行时的噪声、功耗和水的损耗。3)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地下土壤或水体的温度全年基本稳定,冬季比地表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它低。由于这一特点,地源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比普通热泵机组提高。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比常规空调节约40-50%的运行费用。4)换热管的相互热影响几乎为零,地下换热器的工况更为稳定。管材一般采用PE管材,连接技术成熟,简单高效。施工噪声较小,运行节能环保,能满足城市施工的高环保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该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在桩基孔内,包括钢筋笼1、换热管2、套管3、灌浆桩4和桩机导管5。换热管2包括PE管21和U形弯头22;所述PE管21具有若干个且沿着钢筋笼1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同一轴线上的PE管21之间热熔焊接串联,PE管21与钢筋笼1之间采用绑带固定;相邻的PE管21两端部采用U形弯头22热熔焊接串联,换热管2盘在钢筋笼1的内壁上,换热管2的进出端延伸出钢筋笼1;钢筋笼1竖直设置在桩基孔内。套管3与钢筋笼1同轴设置,套管3位于钢筋笼1内,套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管支架31,套管3的外壁与钢筋笼1之间采用铁丝固定;套管3的外壁位于桩基孔内的部分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灌浆柱4,钢筋笼1和换热管2均浇筑在灌浆桩4内;所述桩机导管5与套管3同轴设置,桩基导管5位于套管3内部。同轴的PE管21热熔焊接处和换热管2延伸出钢筋笼1的部分均设置有橡胶保护套管。PE管21两开口端部用绞板攻丝旋入金属管帽或焊接PE端帽。通过采用桩基内敷设地耦管形式的地源换热系统,即建筑桩基的孔径较大,可以在钢筋笼上放置多组换热管,换热管放置在钢筋笼的内侧,用尼龙扎带将其固定在钢筋笼上,采用橡胶保护套保护,并在桩身内部并联汇聚后再引出,一定数量的换热管水平集结,形成若干组同程或异程换热回路,汇集至集、分水器,达到为建筑物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源的目的。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该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在桩基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换热管、套管、灌浆桩和桩机导管;所述换热管包括PE管和U形弯头;所述PE管具有若干个且沿着钢筋笼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同一轴线上的PE管之间热熔焊接串联,PE管与钢筋笼之间采用绑带固定;相邻的PE管两端部采用U形弯头热熔焊接串联,换热管盘在钢筋笼的内壁上,换热管的进出端延伸出钢筋笼;钢筋笼竖直设置在桩基孔内;所述套管与钢筋笼同轴设置,套管位于钢筋笼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管支架,套管的外壁与钢筋笼之间采用铁丝固定;套管的外壁位于桩基孔内的部分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灌浆柱,钢筋笼和换热管均浇筑在灌浆桩内;所述桩机导管与套管同轴设置,桩基导管位于套管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内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该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在桩基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换热管、套管、灌浆桩和桩机导管;所述换热管包括PE管和U形弯头;所述PE管具有若干个且沿着钢筋笼的内壁等间距设置,同一轴线上的PE管之间热熔焊接串联,PE管与钢筋笼之间采用绑带固定;相邻的PE管两端部采用U形弯头热熔焊接串联,换热管盘在钢筋笼的内壁上,换热管的进出端延伸出钢筋笼;钢筋笼竖直设置在桩基孔内;所述套管与钢筋笼同轴设置,套管位于钢筋笼内,套管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郭小兵许小军崔贵山江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移动] 2017年10月25日 12:59
    666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