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444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桥梁检修系统,包括两个行走机构、两个检修车架和一个检修平台,两个行走机构和两个检修车架分别正对设置在桥梁的两侧,检修车架分别通过行走机构行走,两个检修车架之间跨设有检修平台,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桥身内部预先设置了预埋筒,需要检修桥梁时可将支撑悬臂直接插设在预埋筒内即可开始铺设行走轨枕,行走轨枕铺设在桥梁的两侧不会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检修过程中遇到桥墩时,通过直线滑动装置使操作平台向支撑装置的一侧滑动,从而给桥墩让位,当操作平台越过桥墩后将操作平台反向滑动使其复位即可继续检修桥梁,此装置避免了检修过程中遇到桥墩时需要拆除检修装置的麻烦。

Bridge maintenanc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idge maintenance system, including two travel agencies, two maintenance frame and a maintenance platform, two travel agencies and two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of the maintenance of the bridge, the maintenance fram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walking mechanism of walking between the two car frame with the cross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by its internal pre-set embedded cylinder, the supporting arm is directly inserted in the embedded cylinder can begin laying walking sleeper need to overhaul the bridge, walk on both sides of the bridge sleepers will not affect the pedestrian and vehicle traffic. Meet the pier repair process, make the operation platform slide towards one side supporting device through linear slide device, so as to give way when the pier, operating platform which can be reset to reverse the slide bridge maintenance platform over the bridge pier, the device avoids the repair process to meet the pier demolition inspection device trou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检修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梁检测、维护、保养设备,具体设计一种桥梁检修系统。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桥梁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寿命长、安装容易、养护及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铁路干线、公路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梁体裂纹、钢筋外露、横隔板断裂、人行托架及螺栓锈蚀等严重病害直接危害桥梁安全,因此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和维修。对桥梁进行检测和维修前必须先搭建检测维修设备,常用的检测维修设备主要为检修车,搭建方法为先在桥梁上搭建检修架然后将检修车安装在检修架上,不需要使用时再将搭建的检修架拆除即可,但是搭建检修架时为确保其牢固附着在桥梁上搭建过程比较繁琐,拆卸时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检修系统。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检修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两个行走机构、两个检修车架和一个检修平台,两个所述行走机构分别正对设置在桥梁本体的两侧,所述行走机构上分别设有所述检修车架,所述检修车架分别通过所述行走机构行走,两个所述检修车架之间跨设有所述检修平台;每个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预埋组件,所述预埋组件沿桥梁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筒和支撑悬臂,所述预埋筒的筒身倾斜、筒口斜向上设置在桥梁本体内部,所述支撑悬臂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悬臂的内端向下弯折后形成固定连接部,该固定连接部插入所述预埋筒内,所述支撑悬臂的水平段形成轨枕支撑部,所述桥梁本体同侧的所述轨枕支撑部上铺设有同一个行走轨枕,该行走轨枕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盲孔,所述轨枕支撑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行走轨枕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导轨,所述行走轨枕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吊轨;每个所述检修车架包括穿行平台、穿行甬道和吊篮,所述穿行平台水平设置在所述吊篮上方,所述穿行平台与所述吊篮之间通过所述穿行甬道连通,所述吊篮通过吊杆与所述下吊轨连接,所述穿行甬道通过甬道轮轴与所述上导轨连接,所述穿行甬道内设有人行台阶,两个所述检修车架的所述吊篮分别通过吊绳与所述检修平台两端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修建桥梁时可将预埋筒直接预埋的桥身内,可根据需要随时将支撑悬臂插设在预埋筒内,然后在轨枕支撑部上铺设行走轨枕,再分别通过下吊轨带动吊篮、上导轨带动穿行甬道移动,从而方便检修。由于穿行平台与桥梁的桥面基本平齐,当检修人员需要在桥面和吊篮内往返时通过穿行甬道到达穿行平台后即可返回桥面,大大节省了往返穿行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往返穿行的安全性。不需要检修时,移除检修平台和检修车架后即可拔出支撑悬臂,有效降低了检修系统的安装和拆卸时间。作为优选:上述预埋筒的筒底外壁设有附着加强爪组件,该附着加强爪组件包括多个抓钩,所述抓钩的钩柄与所述预埋筒的筒底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抓钩的钩头朝内;每个所述抓钩和所述预埋筒之间分别设有三角形的抓钩加强肋板,所述抓钩加强肋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预埋筒的筒身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抓钩加强肋板的另一个侧边与对应的所述抓钩的钩柄固定连接。采用此方案多个抓钩相对朝内钩住桥身内的钢筋,防止预埋筒被拔出或者在浇筑桥梁时被混凝土装置安装位置发生偏移,抓钩与预埋筒之间通过抓钩加强肋板进一步加强,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抓钩不易发生形变。上述预埋筒的筒底外壁设有防拔拉装置,该防拔拉装置包括防拔拉杆,该防拔拉杆的上端与所述预埋筒的筒底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拔拉杆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防拔拉板,所述防拔拉板与所述预埋筒的筒底平行。采用此设计安装后防拔拉板嵌合在桥身的混凝土内,若有外力拔拉预埋筒,防拔拉板与预埋筒的筒底之间以及相邻的防拔拉板之间的混凝土产生一个强大的反拔拉力,防止预埋筒被拔出。上述预埋筒的筒口处外扩形成导向开口,所述预埋筒的筒口边缘向外翻边形成环形的筒盖安装板,该筒盖安装板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所述筒盖安装板上可旋转地安装有筒盖,该筒盖的外壁上设有翻转固定吊环。采用此方案通过勾住翻转固定吊环旋转180°后再利用其他装置如绳索类将筒盖固定住,防止筒盖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旋转关闭预埋筒,影响安装支撑梁。上述支撑悬臂包括正对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两块正对设置的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轨枕定位孔,该轨枕定位孔靠近所述预埋筒的筒口处;两块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设有两块加强斜板,两块所述加强斜板交叉设置,两块所述加强斜板的上边缘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和/或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加强斜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支撑板和/或所述纵向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的所述上支撑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悬臂的弯折处设有至少一个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加强肋板的上边缘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板沿所述下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埋筒的筒口内壁上沿其轴向对应设置有肋板让位槽,所述加强肋板卡设在对应的所述肋板让位槽内。采用此方案由于支撑悬臂采用支撑板的形式,上、下支撑板之间基本为空心状,因此支撑横梁较轻,方便运输和搭建,在支撑悬臂上铺设行走轨枕后可在定位孔内插设定位销,从而将铺设的轨道和支撑悬臂固定在一起,防止二者产生相对位移造成轨道滑出。支撑横梁的弯折处易造成应力集中,通过加强肋板可有效提升支撑横梁的弯折处的强度,肋板让位槽可对支撑悬臂起到稳固的作用,防止支撑悬臂和预埋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铺设检修轨道时更稳固。上述上导轨包括上滑轨和上滑轮,所述上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轨枕的上表面,所述安装盲孔上方的所述行走轨枕上设有轨枕固定孔,该轨枕固定孔内插设有轨枕定位销,所述轨枕定位销向下穿过所述行走轨枕后伸入所述轨枕定位孔内,所述上滑轮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的滑轨凹槽,所述上滑轮通过所述滑轨凹槽跨骑在所述上滑轨上,所述甬道轮轴一端与所述穿行甬道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滑轮连接;所述下吊轨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L”形下滑轨,两个所述下滑轨的立臂上边缘分别与所述行走轨枕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滑轨之间设有下滚轮件,该下滚轮件包括滑动轮轴,该滑动轮轴上安装有两个下滚轮,两个所述下滚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下滑轨的横臂上,所述吊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动轮轴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吊篮的顶部固定连接。采用此设计吊篮通过吊杆与滑动轮轴连接后即可通过两个下滚轮沿下滑轨的长度方向不断滑动,上滑轮采用跨骑在上滑轨上,滑动过程中不易从轨道上滑出。上述上滑轮和所述行走轨枕之间设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条和导向轮,所述上滑轮两侧的所述行走轨枕上分别设有所述导向条,所述甬道轮轴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上滑轮,所述上滑轮两侧的所述甬道轮轴上分别设有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轴的上端与甬道轮轴连接,所述导向轮轴下部分别安装有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导向条内侧,并沿所述导向条滚动。采用此方案导向条和导向轮不仅可对上滑轮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使上滑轮的滚动更平稳。上述检修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和两个水平正对设置的支撑台,所述操作平台跨设在两个所述支撑台上,两个所述检修车架的所述吊篮内分别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分别饶设有所述吊绳,所述吊绳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直线滑动装置,所述操作平台通过所述直线滑动装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桥梁检修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机构(3)、两个检修车架(4)和一个检修平台(5),两个所述行走机构(3)分别正对设置在桥梁本体(2)的两侧,所述行走机构(3)上分别设有所述检修车架(4),所述检修车架(4)分别通过所述行走机构(3)行走,两个所述检修车架(4)之间跨设有所述检修平台(5);每个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预埋组件(1),所述预埋组件(1)沿桥梁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埋组件(1)包括预埋筒(201)和支撑悬臂(101),所述预埋筒(201)的筒身倾斜、筒口斜向上设置在桥梁本体(2)内部,所述支撑悬臂(101)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悬臂(101)的内端向下弯折后形成固定连接部(101b),该固定连接部(101b)插入所述预埋筒(201)内,所述支撑悬臂(101)的水平段形成轨枕支撑部(101a),所述桥梁本体(2)同侧的所述轨枕支撑部(101a)上铺设有同一个行走轨枕(301),该行走轨枕(30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盲孔(302),所述轨枕支撑部(101a)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盲孔(302)内,所述行走轨枕(301)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导轨,所述行走轨枕(301)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吊轨;每个所述检修车架(4)包括穿行平台(401)、穿行甬道(402)和吊篮(403),所述穿行平台(401)水平设置在所述吊篮(403)上方,所述穿行平台(401)与所述吊篮(403)之间通过所述穿行甬道(402)连通,所述吊篮(403)通过吊杆(408)与所述下吊轨连接,所述穿行甬道(402)通过甬道轮轴(306)与所述上导轨连接,所述穿行甬道(402)内设有人行台阶(404),两个所述检修车架(4)的所述吊篮(403)分别通过吊绳(516)与所述检修平台(5)两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机构(3)、两个检修车架(4)和一个检修平台(5),两个所述行走机构(3)分别正对设置在桥梁本体(2)的两侧,所述行走机构(3)上分别设有所述检修车架(4),所述检修车架(4)分别通过所述行走机构(3)行走,两个所述检修车架(4)之间跨设有所述检修平台(5);每个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预埋组件(1),所述预埋组件(1)沿桥梁本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埋组件(1)包括预埋筒(201)和支撑悬臂(101),所述预埋筒(201)的筒身倾斜、筒口斜向上设置在桥梁本体(2)内部,所述支撑悬臂(101)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悬臂(101)的内端向下弯折后形成固定连接部(101b),该固定连接部(101b)插入所述预埋筒(201)内,所述支撑悬臂(101)的水平段形成轨枕支撑部(101a),所述桥梁本体(2)同侧的所述轨枕支撑部(101a)上铺设有同一个行走轨枕(301),该行走轨枕(30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盲孔(302),所述轨枕支撑部(101a)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盲孔(302)内,所述行走轨枕(301)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导轨,所述行走轨枕(301)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吊轨;每个所述检修车架(4)包括穿行平台(401)、穿行甬道(402)和吊篮(403),所述穿行平台(401)水平设置在所述吊篮(403)上方,所述穿行平台(401)与所述吊篮(403)之间通过所述穿行甬道(402)连通,所述吊篮(403)通过吊杆(408)与所述下吊轨连接,所述穿行甬道(402)通过甬道轮轴(306)与所述上导轨连接,所述穿行甬道(402)内设有人行台阶(404),两个所述检修车架(4)的所述吊篮(403)分别通过吊绳(516)与所述检修平台(5)两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桥梁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底外壁设有附着加强爪组件(210),该附着加强爪组件(210)包括多个抓钩,所述抓钩的钩柄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底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抓钩的钩头朝内;每个所述抓钩和所述预埋筒(201)之间分别设有三角形的抓钩加强肋板(202),所述抓钩加强肋板(202)的一个侧边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身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抓钩加强肋板(202)的另一个侧边与对应的所述抓钩的钩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桥梁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底外壁设有防拔拉装置(203),该防拔拉装置(203)包括防拔拉杆(203a),该防拔拉杆(203a)的上端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底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拔拉杆(203a)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防拔拉板(203b),所述防拔拉板(203b)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底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桥梁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口处外扩形成导向开口,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口边缘向外翻边形成环形的筒盖安装板(205),该筒盖安装板(205)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所述筒盖安装板(205)上可旋转地安装有筒盖(206),该筒盖(206)的外壁上设有翻转固定吊环(2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桥梁检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悬臂(101)包括正对设置的上支撑板(103)和下支撑板(104),所述上支撑板(103)和下支撑板(104)之间通过两块正对设置的纵向支撑板(105)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03)上设有轨枕定位孔(102),该轨枕定位孔(102)靠近所述预埋筒(201)的筒口处;两块所述纵向支撑板(105)之间设有两块加强斜板(106),两块所述加强斜板(106)交叉设置,两块所述加强斜板(106)的上边缘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103)和/或纵向支撑板(105)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加强斜板(106)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支撑板(104)和/或所述纵向支撑板(10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105)之间的所述上支撑板(103)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107);所述支撑悬臂(101)的弯折处设有至少一个悬臂加强肋板(108),所述悬臂加强肋板(108)的截面呈倒“T”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军陶晓文蒲述李鹏飞余江沈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