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4439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其中,所述拉拔系统包括:至少一对绕丝辊,各对所述绕丝辊中的一者用于缠绕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的另一者用于缠绕拉拔后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至少一个拉拔模具,每对所述绕丝辊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拉拔模具,所述拉拔模具能够设置在相应的一对所述绕丝辊的两个所述绕丝辊之间,所述拉拔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贯穿该模具本体的模孔,所述模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待拉拔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直径。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拔系统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拉拔使得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表面金属膜更加致密。

Drawing system of coated carbon nanotube fib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awing system, a coating of carbon nanotube fibers which comprises the drawing system: at least a pair of wire rolls, each of the winding roll in a coating of carbon nanotubes to be used for winding fiber drawing, coated carbon nanotube fiber pairs the wire and the other a person used to wound after drawing; at least one dies, each pair of the wire roller corresponding to one or more of the drawing die, the drawing die can set winding roll in a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h of the wire roller, the drawing die package the mould body mold hole through the die body forming the mold body, the die hole diameter less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carbon nanotube coated fiber drawing. The draw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pull out the coated carbon nanotube fibers so as to make the metal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ated carbon nanotube fiber more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
本技术涉及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拉拔的拉拔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电性能,可以在碳纳米管纤维的表面镀一层金属膜。但是,碳纳米管纤维上形成的金属膜比较疏松,连续性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镀膜的碳纳米管纤维表面的金属膜的致密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利用所述拉拔系统可以使得所述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表面的金属膜更加致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其中,所述拉拔系统包括:至少一对绕丝辊,各对所述绕丝辊中的一者用于缠绕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的另一者用于缠绕拉拔后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至少一个拉拔模具,每对所述绕丝辊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拉拔模具,所述拉拔模具能够设置在相应的一对所述绕丝辊的两个所述绕丝辊之间,所述拉拔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贯穿该模具本体的模孔,所述模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待拉拔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拉拔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成对的所述绕丝辊同步地转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端相连,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连接在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之间的纤维上的张力,当所述张力超过预定值时生成感应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能够调节所述驱动电机减速。优选地,所述拉拔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能够对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端部进行预处理,以使得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端部的直径减小。利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拉拔系统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拉拔,可以使得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表面金属膜更加致密,从而可以提高所述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电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拉拔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未经过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扫描图片,其中,碳纳米管纤维上的金属膜为铜膜;图3利用本技术实施例1的方法对图2中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一个道次的拉拔后的纤维的扫描图像;图4是图3中纤维的放大图;图5是利用本技术实施例2的方法对碳纳米管纤维进行一个道次的拉拔后的纤维的扫描图像;图6是图5中纤维的放大图;图7是另一种未经过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扫描图片,其中,碳纳米管纤维上的金属膜为铜膜;图8利用本技术实施例1的方法对图7中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一个道次的拉拔后的纤维的扫描图像;图9是图8中纤维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60:绕丝辊20:镀膜碳纳米管纤维30:模具安装座40:传感器50:拉拔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其中,所述拉拔系统包括:至少一对绕丝辊(图1中,包括绕丝辊10和绕丝辊60),各对所述绕丝辊中的一者用于缠绕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图1中,绕丝辊10用于缠绕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的另一者用于缠绕拉拔后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图1中,绕丝辊60用于缠绕拉拔后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至少一个拉拔模具50,每对所述绕丝辊对应一个或多个拉拔模具50,拉拔模具50能够设置在相应的一对所述绕丝辊的两个所述绕丝辊之间,所述拉拔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贯穿该模具本体的模孔,所述模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待拉拔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直径。需要解释的是,每对绕丝辊可以对应一个拉拔模具50,也可以对应多个拉拔模具50。如果需要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一个道次的拉拔,那么,每对绕丝辊对应一个拉拔模具50。如果需要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多个道次的拉拔,那么,每对绕丝辊对应多个拉拔模具50,且多个拉拔模具的模孔的孔径各不相同。在利用图1中所示的拉拔系统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拉拔时,首先将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20缠绕在绕丝辊10上,然后在绕丝辊10上拾取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自由端,将该自由端穿过拉拔模具50的模孔,然后将自由端固定在绕丝辊60上,随后驱动绕丝辊10和绕丝辊60同步地转动。此处同步转动是指,转动速度相同、转动方向相同。由于拉拔模具50的模孔的孔径小于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20的直径,因此,镀膜碳纳米管纤维20经过拉拔模具50的模孔的过程即为拉拔的过程。经过拉拔之后,镀膜碳纳米管纤维上的金属膜致密化,从而可以提高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电率。如果需要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多个道次的拉拔,那么两个道次的拉拔之间,仅仅是绕丝辊的转动方向和/或转动速度不同,更换不同模孔的模具即可,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拉拔系统适于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连续拉拔,有利于工业上的批量生产。在本技术中,对如何设置拉拔模具50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拉拔模具50设置在模具安装做30上。优选地,所述拉拔系统还包括传感器40、控制器(未示出)和驱动电机(未示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成对的所述绕丝辊同步地转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端相连,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连接在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之间的纤维上的张力,当所述张力超过预定值时生成感应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能够调节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所述预定值由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决定,当连接在成对的绕丝辊之间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张力时,控制驱动电机减速,可以防止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断裂。优选地,所述拉拔系统还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能够对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端部进行预处理,以使得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端部的直径减小,从而便于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穿过拉拔模具50的模孔。在本技术中,对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能够使得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端部的直径减小即可。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拉拔系统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进行拉拔的方法,其中,对于每对所述绕丝辊,其中一个所述绕丝辊上缠绕有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道次的拉拔周期,每个所述拉拔周期包括:从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缠绕有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一者上拾取所述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自由端,并将所述自由端穿过相应所述拉拔模具的模孔,并固定在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的另一者上;驱动成对的所述绕丝辊同步地转动。如上文中所述,在利用图1中所示的拉拔系统对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拉拔时,首先将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20缠绕在绕丝辊10上,然后在绕丝辊10上拾取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自由端,将该自由端穿过拉拔模具50的模孔,然后将自由端固定在绕丝辊60上,随后驱动绕丝辊10和绕丝辊60同步地转动。此处同步转动是指,转动速度相同、转动方向相同。由于拉拔模具50的模孔的孔径小于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20的直径,因此,镀膜碳纳米管纤维20经过拉拔模具50的模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系统包括:至少一对绕丝辊,各对所述绕丝辊中的一者用于缠绕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的另一者用于缠绕拉拔后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至少一个拉拔模具,每对所述绕丝辊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拉拔模具,所述拉拔模具能够设置在相应的一对所述绕丝辊的两个所述绕丝辊之间,所述拉拔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贯穿该模具本体的模孔,所述模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待拉拔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拉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系统包括:至少一对绕丝辊,各对所述绕丝辊中的一者用于缠绕待拉拔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成对的所述绕丝辊中的另一者用于缠绕拉拔后的镀膜碳纳米管纤维;至少一个拉拔模具,每对所述绕丝辊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拉拔模具,所述拉拔模具能够设置在相应的一对所述绕丝辊的两个所述绕丝辊之间,所述拉拔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形成有贯穿该模具本体的模孔,所述模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待拉拔镀膜碳纳米管纤维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碳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