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6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手结构,包括平移主座、可在平移主座上往复移动的滑移块、用于带动滑移块往复移动的带动缸及两个对称布置的夹轮件,夹轮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及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体,两个夹轮件中的两个夹体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一个夹轮件中:第一杆一端与滑移块铰接,第一杆另一端与第二杆一端铰接,第二杆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铰接,第二杆中部与平移主座铰接,第三杆另一端与夹体铰接,夹体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施力对称性好、夹持过程稳定、固定牢靠,具有整体调节能力,可调节夹持面积和夹持长度;具有保护结构,可避免夹持过紧所导致的车轮钢圈损坏。

A gripp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nd clamping structure, including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can be the main seat in the main seat of reciprocating sliding block for clamping wheel component drives the sliding block reciprocating drive cylinder and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clamping wheel part comprises a first rod, second bar, third bar and clip for body touch the bicycle tires, two between two pieces of round clip body to form a holding space, in a clip round pieces: the first one end of the rod and sliding block hinge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od is hinged second bar, second bar and the other end is hinged third bar, second bar in the middle of the main and the translation the third se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ever and the clamping body hinged clamp and shift the main seat sliding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good symmetry, the force holding process is stable and reliable fixation, with the overall adjustment, adjustable clamping area and clamping length; protective structure, can avoid the wheel holding tight to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手结构
本技术属于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各种新的自动式或版半动式自行车停放结构(如带有机械手和转运装置的地下车库、自动停车架等)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在进行自行车停放后,需要有夹具对自行车进行夹持或转运,目前在进行自行车夹持时,多采用夹住轮胎的方式(轮胎有弹性、可夹持面积大、干涉少),而目前夹持轮胎的夹具,在施力对称性、夹持稳定性等、夹持面积调节能力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施力对称性好、夹持过程稳定、固定牢靠,具有整体调节能力,可调节夹持面积和夹持长度的夹手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手结构,包括平移主座、可在平移主座上往复移动的滑移块、用于带动滑移块往复移动的带动缸及两个对称布置的夹轮件,夹轮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及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体,两个夹轮件中的两个夹体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一个夹轮件中:第一杆一端与滑移块铰接,第一杆另一端与第二杆一端铰接,第二杆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铰接,第二杆中部与平移主座铰接,第三杆另一端与夹体铰接,夹体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带动缸为油缸/气缸/电缸,带动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杆,带动缸的缸体与平移主座固定,连接杆穿过设置在平移主座上的滑孔,连接杆与滑孔滑动配合,连接杆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待夹持车轮的轴线,滑移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待夹持车轮的轴线。作为优选,所述夹体通过滑动配合结构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滑动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平移主座上的导轨及两个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块,滑块与夹体一一对应,滑块与对应的夹体连接,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待夹持车轮的轴线。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带动平移主座移动的主带动结构,主带动结构为油缸/气缸/电缸。作为优选,所述夹体具有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持面,两个夹体的夹持面平行,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夹持面,夹持空间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面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施力对称性好、夹持过程稳定、固定牢靠,具有整体调节能力,可调节夹持面积和夹持长度;具有保护结构,可避免夹持过紧所导致的车轮钢圈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平移主座1、滑孔11、滑移块2、带动缸3、连接杆31、夹轮件4、第一杆41、第二杆42、第三杆43、夹体44、滑动配合结构5、导轨51、滑块52、限位杆6、自行车车轮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中所示,一种夹手结构,包括平移主座1、可在平移主座上往复移动的滑移块2、用于带动滑移块往复移动的带动缸3及两个对称布置的夹轮件4,夹轮件包括第一杆41、第二杆42、第三杆43及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体44,两个夹轮件中的两个夹体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一个夹轮件中:第一杆一端与滑移块铰接,第一杆另一端与第二杆一端铰接,第二杆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铰接,第二杆中部与平移主座铰接,第三杆另一端与夹体铰接,夹体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所有铰接部位转动时的转动轴线竖直。所述带动缸为油缸/气缸/电缸,带动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杆31,带动缸的缸体与平移主座固定,连接杆穿过设置在平移主座上的滑孔11,连接杆与滑孔滑动配合,连接杆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待夹持车轮的轴线,滑移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待夹持车轮的轴线。带动缸可以为各种常规动力结构,只要能实现对连接杆的带动即可。所述夹体通过滑动配合结构5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滑动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平移主座上的导轨51及两个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块52,滑块与夹体一一对应,滑块与对应的夹体连接,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待夹持车轮的轴线。还包括用于带动平移主座移动的主带动结构,主带动结构为油缸/气缸/电缸。主带动结构可以为各种常规动力结构(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能实现对连接杆的带动即可。以图1视角中处在上方的夹轮件为基准来进行描述:工作时,可先利用主带动结构来整体移动平移主座,使平移主座及设置在平移主座上的结构靠近待夹持车轮,并最终使得待夹持车轮的一部分进入夹持空间内。然后带动缸带动连接杆、滑移块向左移动。图中上方夹轮件中:第一杆下端左移、第二杆左端上移、第二杆右端下移、并通过第三杆带动夹体下移;图中下方夹轮件中:第一杆下端左移、第二杆左端下移、第二杆右端上移、并通过第三杆带动夹体上移;从而两个夹体靠近,将待夹持车轮的轮胎夹住。所述夹体具有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持面,两个夹体的夹持面平行,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夹持面,夹持空间内设有限位杆6,限位杆一端与其中一个夹持面连接。当两个夹持面间距距离达到一定值后,限位杆另一端会顶住其余一个夹持面,从而限位杆的存在,可以避免两个夹持面过于靠近(夹地过紧)而导致对轮胎钢圈造成损坏,有效保护自行车轮胎(钢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夹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平移主座、可在平移主座上往复移动的滑移块、用于带动滑移块往复移动的带动缸及两个对称布置的夹轮件,夹轮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及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体,两个夹轮件中的两个夹体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一个夹轮件中:第一杆一端与滑移块铰接,第一杆另一端与第二杆一端铰接,第二杆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铰接,第二杆中部与平移主座铰接,第三杆另一端与夹体铰接,夹体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手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平移主座、可在平移主座上往复移动的滑移块、用于带动滑移块往复移动的带动缸及两个对称布置的夹轮件,夹轮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及用于接触自行车轮胎的夹体,两个夹轮件中的两个夹体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在一个夹轮件中:第一杆一端与滑移块铰接,第一杆另一端与第二杆一端铰接,第二杆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铰接,第二杆中部与平移主座铰接,第三杆另一端与夹体铰接,夹体与平移主座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带动缸为油缸/气缸/电缸,带动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杆,带动缸的缸体与平移主座固定,连接杆穿过设置在平移主座上的滑孔,连接杆与滑孔滑动配合,连接杆的滑动方向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晰人董宇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