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01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户外野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针对现有的套装箱无法调节空间的大小,无法分类存储,且无法支撑,不便携带的问题,先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套装箱体、箱盖、横杆、连接件、隔板、圆环、齿条、齿轮、转轴、把手、中空套杆、支脚、固定钮以及定位销,箱盖通过铰链设置在套装箱体的上端面,两个连接件固定在隔板的顶端,连接件安装在横杆上,两个圆环固定在隔板的底端,每个齿条上装配有一个齿轮,转轴穿过两个齿轮以及两个圆环与把手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套装箱体内部的空间进行调节,可分类携带多样东西,同时避免有些调料瓶等玻璃制品的损坏,另外实现了对套装箱体的支撑,可以当桌子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野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
技术介绍
野外活动中利用地形地物建野炊灶是野外生活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是野炊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各种炉灶还要根据所能寻找到的燃料修建,现今,野外生活可以携带汽油炉、煤气炉等现代化设备,野餐是一种户外休闲活动。最初的野餐开始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还是一种比较正式的皇家社交活动,进行野餐时需要有宽敞的庭院,式样考究的桌椅,同时必须有服务生伺候上菜。在今天,野餐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普遍,近年来在国内也日渐普及。尤其是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只要轻轻松松带上一个多功能野餐包,无限乐趣尽由此展开。或携友结伴、或举家出行,走进郊野海滨、乡村麦田、林间湖畔、公园山谷。野餐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找个自然环境大吃一顿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与家人、朋友交流感情的机会。现有技术中户外野餐经常需要自己携带多种东西,现有的套装箱无法调节空间的大小,无法分类存储,且现有的套装箱无法支撑,桌子又体积太大,不便携带,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包括装置主体、空间调节机构以及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套装箱体(1)、箱盖(3)以及肩带(4),所述箱盖(3)通过铰链设置在套装箱体(1)的上端面,所述肩带(4)通过固定件连接在套装箱体(1)的两侧面;所述空间调节机构包括横杆(21)以及调节组件,所述横杆(21)设有两个,所述横杆(21)对称固定在套装箱体(1)的内部上侧,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三个,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套装箱体(1)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22)、隔板(23)、圆环(24)、齿条(25)、齿轮(26)、转轴(27)以及把手(28),所述连接件(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2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野餐便携套装箱,包括装置主体、空间调节机构以及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套装箱体(1)、箱盖(3)以及肩带(4),所述箱盖(3)通过铰链设置在套装箱体(1)的上端面,所述肩带(4)通过固定件连接在套装箱体(1)的两侧面;所述空间调节机构包括横杆(21)以及调节组件,所述横杆(21)设有两个,所述横杆(21)对称固定在套装箱体(1)的内部上侧,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三个,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套装箱体(1)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22)、隔板(23)、圆环(24)、齿条(25)、齿轮(26)、转轴(27)以及把手(28),所述连接件(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22)固定在隔板(23)的顶端,所述连接件(22)安装在横杆(21)上,所述圆环(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圆环(24)固定在隔板(23)的底端,所述齿条(2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条(25)对称设置在套装箱体(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每个所述齿条(25)上装配有一个齿轮(26),所述转轴(27)穿过两个齿轮(26)以及两个圆环(24)与把手(2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套装箱体(1)底端面四个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豪闫盼盼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