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淑杰专利>正文

混凝土搅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01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车体积大,在小型工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该混凝土搅拌车包括后车体和前车体,所述后车体上设置驾驶室,前车体上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多根周向均匀布置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所述搅拌筒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液压马达;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开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还设有控制其开闭的卸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搅拌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整个混凝土搅拌车体积小,动作灵活,能够满足小型工程的使用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Concrete mixer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crete mixing truck,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volume of the mixing truck is larg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in the small engineering. The concrete mixer comprises rear body and front body, the rea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cab, before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tub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mixing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shaft, the stirr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arranged stirring rod, the end of the stirring rod is fixed the first push plate, the first push plate for pushing inside the mixing drum of concrete;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xing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motor drives the stirring shaft; the mixing cylinder is ope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port, the discharge port is arranged to control the open and close of the stripp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concrete mix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low cost, the concrete mix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flexible operatio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 of small projects,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搅拌车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生产效率的混凝土搅拌车。
技术介绍
搅拌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这类卡车上都装有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通常都会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硬化的混凝土占用空间,使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搅拌车通常由汽车底盘和混凝土搅拌运输专用装置组成。我国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多采用整车生产厂家提供的二类通用底盘。其专用机构主要包括取力器、搅拌筒前后支架、减速机、液压系统、搅拌筒、操纵机构、清洗系统等。工作原理是,通过取力装置将汽车底盘的动力取出,并驱动液压系统的变量泵,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传给定量马达,马达再驱动减速机,由减速机驱动搅拌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这种结构的搅拌车通常只能承担运送混凝土的任务,不能进行原料的搅拌以制得混凝土,而且这种搅拌车体积较大,只适合大型工程使用,在一些小型工程施工中得不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车体积大,在小型工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混凝土搅拌车,包括后车体和前车体,所述后车体上设置驾驶室,前车体上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多根周向均匀布置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所述搅拌筒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液压马达;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开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还设有控制其开闭的卸料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筒的两侧均设有上料动臂,所述上料动臂的端部铰接于所述搅拌筒的两侧;所述上料动臂的前端设有上料斗,所述上料动臂的下方设有上料油缸,所述上料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料斗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前车体上。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杆呈弧形,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另一端位于所述搅拌筒的底面处;所述搅拌杆从最高端至最低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推板的前面设有可拆卸的第二推板。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推板倾斜设置,其下边沿位于上边沿的前面。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卸料口位于所述搅拌筒的前端,所述搅拌筒的外壁上转动设有竖直的卸料臂,所述卸料臂的下端与所述卸料板固定。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车体和前车体之间铰接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搅拌车将制作混凝土的原料(石子、沙子、水泥等)投入到搅拌筒内,利用液压马达、搅拌轴带动搅拌杆转动,然后利用搅拌杆末端的第一推板推动所有原料转动,以实现均匀搅拌,在制作完成后,打开卸料口即可卸出制作好的混凝土。该混凝土搅拌车的后车体可直接选用传统的装载机车体,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动力能够满足要求,整个混凝土搅拌车体积小,动作灵活,能够满足小型工程的使用要求。在搅拌筒的两侧设置上料动臂可以实现该搅拌车的自动上料,驾驶员驾驶车体前行,先将原料铲入上料斗内,然后利用上料油缸将上料动臂托举起来,使上料斗内的原料落入搅拌筒内,整个过程中,上料斗和搅拌筒内的工作情况都掌握在驾驶员手里,而且驾驶员方便观察,保证安全工作。将搅拌杆设置为弧形,而且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端,另一端位于搅拌筒底面处,搅拌杆从最高端至最低端的延伸方向与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同,在转动时,搅拌杆能够抵消混凝土对第一推板的周向方向的作用力,而且上下延伸的搅拌杆还能给将其所受的作用力传递至搅拌轴上,确保搅拌杆的正常工作。在第一推板的前面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推板,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磨损严重的第二推板更换,减小设备的维护费用。将第二推板倾斜设置,而且下边沿位于上边沿的前面,能够利用第二推板将最底部的混凝土铲起,一是防止在搅拌筒的底面产生死料,二是可以将底部的混凝土上翻,保证搅拌的均匀性,另一方面还可减小第二推板所受的阻力,提高搅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搅拌筒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前车体;2-后车体;3-驾驶室;4-搅拌筒;5-搅拌轴;6-搅拌杆;7-第一推板;8-卸料口;9-卸料板;10-上料动臂;11-上料斗;12-上料油缸;13-第二推板;14-卸料臂;15-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混凝土搅拌车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前车体1和后车体2,其中,后车体2可直接选用较为常见的装载机,驾驶室3位于后车体2上。如图1和图2所示,在前车体1上设有搅拌筒4,搅拌筒4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上固定有多根(图示为三根)周向均匀布置的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的末端固定有第一推板7,所述第一推板7用于推动搅拌筒4内的混凝土。在搅拌筒4的下方设有驱动搅拌轴5的液压马达(图中未示出),另外,搅拌筒4的底部还开有卸料口8,所述卸料口8处还设有控制其开闭的卸料板9。该混凝土搅拌车将制作混凝土的原料(石子、沙子、水泥等)投入到搅拌筒4内,利用液压马达、搅拌轴5带动搅拌杆6转动,然后利用搅拌杆6末端的第一推板7推动所有原料转动,以实现均匀搅拌,在制作完成后,打开卸料口8即可卸出制作好的混凝土。该混凝土搅拌车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动力能够满足要求,整个混凝土搅拌车体积小,动作灵活,能够满足小型工程的使用要求。在搅拌筒4的两侧均设有上料动臂10,所述上料动臂10的端部铰接于所述搅拌筒4的两侧;所述上料动臂10的前端设有上料斗11,所述上料动臂10的下方设有上料油缸12,所述上料油缸1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料斗11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前车体1上。这样可以实现该搅拌车的自动上料,驾驶员驾驶车体前行,先将原料铲入上料斗11内,然后利用上料油缸12将上料动臂10托举起来,使上料斗11内的原料落入搅拌筒4内,整个过程中,上料斗11和搅拌筒4内的工作情况都掌握在驾驶员手里,而且驾驶员方便观察,保证安全工作。该实施例的搅拌杆6呈弧形,所述搅拌杆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搅拌轴5的上端,另一端位于所述搅拌筒4的底面处;而且搅拌杆6从最高端至最低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相同,即如图2所示,搅拌杆6从最高端至最低端的延伸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也是逆时针方向,这种结构在转动时,搅拌杆6能够抵消混凝土对第一推板7的周向方向的作用力,而且上下延伸的搅拌杆6还能给将其所受的作用力传递至搅拌轴5上,确保搅拌杆6的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混凝土搅拌车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搅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车体和前车体,所述后车体上设置驾驶室,前车体上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多根周向均匀布置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所述搅拌筒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液压马达;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开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还设有控制其开闭的卸料板。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搅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车体和前车体,所述后车体上设置驾驶室,前车体上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多根周向均匀布置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末端固定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所述搅拌筒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液压马达;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开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还设有控制其开闭的卸料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的两侧均设有上料动臂,所述上料动臂的端部铰接于所述搅拌筒的两侧;所述上料动臂的前端设有上料斗,所述上料动臂的下方设有上料油缸,所述上料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料斗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前车体上。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宁张家和张淑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淑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