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闵焕娣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388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框架、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一从动轴、第一皮带、第一支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感应器、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第二从动轴、第二皮带、第二支架、第二感应器、第二电动推杆、压板、夹手气缸、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三支架、第一电磁铁、第三感应器、废弃盒、第二延时继电器、第三电机、第三旋转轴、上盒盖、下盒盖、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弹簧和第五感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可自行将针头与输液管和注射器进行分离,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可将分离后的针头进行自毁,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An automatic equipment for recovering medical sharp weap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cycling medical weapon automation equipmen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frame, a first motor, a first rotation shaft, a driven shaft, a first belt first, the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electric putter, the first sensor, second motor, second rotary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second, second, second, second sensor bracket belt second, the electric push rod, plate, hand clamping cylinder, the first delay relay, third bracket, the first electromagnet, third sensors, waste box, second delay relay, third motor, third rotary shaft, the upper lid and the lower box covers second, third, fourth electromagnet, electromagnet electromagnet, a spring and a fifth sensor,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function powerful, simple operation, can be a needle and a transfusion tube and a syringe for separation, reduction of medical staff The work load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he medical staff, and the separated needles can be self destructed, which can protect the medical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医疗利器损伤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目前医院所用的回收医疗利器装置大多功能单一,无法将输液管与针头以及注射器与针头进行分类,导致医护人员必须手动将针头与输液管和注射器进行分离,同时,装入现有回收医疗利器装置内的针头易对医护人员手部造成伤害,使医护人员手部造成细菌交叉感染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紧凑合理,功能性强,操作简单,可自行将针头与输液管和注射器进行分离,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该装置可将分离后的针头进行自毁,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框架、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一从动轴、第一皮带、第一支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感应器、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第二从动轴、第二皮带、第二支架、第二感应器、第二电动推杆、压板、夹手气缸、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三支架、第一电磁铁、第三感应器、废弃盒、第二延时继电器、第三电机、第三旋转轴、上盒盖、下盒盖、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第四电磁铁、弹簧和第五感应器,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穿过框架上端左侧的前后横梁,并与固定在框架前端横梁上的第一电机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轴穿过框架上端右侧的前后横梁,并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为中间带有横梁的矩形框,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轴上方的框架前后横梁上,第一支架的上边框内侧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上端固定有第一感应器,下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刀片;第一支架的横梁内侧固定有第二刀片,第二刀片与第一刀片对应,第二刀片上方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的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和第二从动轴对应地设置在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和第一从动轴下方的框架的前后横梁上;第二旋转轴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从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架为矩形框,固定在靠近第二从动轴的框架上,并位于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之间;第二支架上边框靠近第二从动轴一侧固定有第二感应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手气缸;夹手气缸两内侧对称设有第三刀片;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延时继电器和第四感应器,第四感应器位于第二支架的一个竖直边框的下端内侧;所述的第三支架的下端为水平的U型框架结构,U型端口分别固定在第二皮带下方框架的前后横梁右侧端,U型框架结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回收桶,回收桶是由左侧的第一回收桶和右侧的第二回收桶组成,废弃盒对应设置在第二回收桶上方,并固定在第三支架上,废弃盒上下分别滑动连接有上盒盖和下盒盖;上盒盖和下盒盖一端分别通过弹簧与第三支架的竖直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废弃盒右侧外部第二延时继电器,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轴连接有第三旋转轴,在第三旋转轴外壁上均贯穿有第四刀片;废弃盒左侧外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固定在第三支架竖直部分的中部内侧,并位于废弃盒上方,所述的第三感应器设置在第三支架顶部下端,并与第一皮带右端对应;所述的第五感应器固定连接在两个弹簧之间的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的横梁内侧固定有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延时继电器设置在与第四感应器同一个竖直边框的外侧。所述第二皮带右端上方的框架上水平设置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的第二导向板为对称结构,由两个内侧带有弧度的板子组成,两个板子的弧度在中间形成一个左侧大右侧小的喇叭口。所述回收桶两侧设置有挂钩。所述回收桶通过滑块和滑轨与第三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为工字型。所述第一回收桶和第二回收桶内设置有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带有定位孔的挂带,两个定位孔的挂带对称设置,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开口处通过连接带连接成一体;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八感应器,第八感应器为重力传感器。所述连接带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两端通过弹弓扣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竖直部分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上端固定有定时器,下端固定有打印机;打印机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第六感应器;第三支架底部的边框上设置有第七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和第三感应器为金属感应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医护人员只需将回收桶中的垃圾戴取出,并通过弹弓扣锁紧直接放到销毁区域进行销毁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对垃圾分类具有打印标识的功能;并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来控制垃圾的载量及报警提示;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可自行将针头与输液管和注射器进行分离,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该装置可将分离后的针头进行自毁,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A-A剖视图;图3是废弃盒的内部主视图;图4是第二导向板的B-B剖视图;图5是第一皮带的C-C视图;图6是夹手气缸的局部主视图。图7是回收桶的D-D剖视图;图8是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二回收桶右视图。图中,1、框架;2、第一电机;3、第一旋转轴;4、第一从动轴;5、第一皮带;6、第一支架;7、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感应器;9、第二电机;10、第二旋转轴;11、第二从动轴;12、第二皮带;13、第二支架;14、第二感应器;15、第二电动推杆;16、压板;17、夹手气缸;18、第一延时继电器;19、第三支架;20、第一电磁铁;21、第三感应器;22、废弃盒;23、第二延时继电器;24、第三电机;25、第三旋转轴;26、上盒盖;27、下盒盖;28、第二电磁铁;29、第三电磁铁;30、第四电磁铁;31、弹簧;32、第五感应器;33、第一回收桶;34、第二回收桶;35、定时器;36、第三电动推杆;37、第六感应器;38、打印机;39、第七感应器;40、滑轨;41、滑块;42、第一垃圾袋;43、第二垃圾袋;44、挂带;45、定位孔;46、连接带;47、拉绳;48、弹弓扣;49、第八感应器;101、第二导向板;102、第四感应器;103、挂钩;104、第三刀片;105、第四刀片;601、定位通孔;602、第一导向板;701、第一刀片;702、第二刀片。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包括框架1、第一电机2、第一旋转轴3、第一从动轴4、第一皮带5、第一支架6、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感应器8、第二电机9、第二旋转轴10、第二从动轴11、第二皮带12、第二支架13、第二感应器14、第二电动推杆15、压板16、夹手气缸17、第一延时继电器18、第三支架19、第一电磁铁20、第三感应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框架(1)、第一电机(2)、第一旋转轴(3)、第一从动轴(4)、第一皮带(5)、第一支架(6)、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感应器(8)、第二电机(9)、第二旋转轴(10)、第二从动轴(11)、第二皮带(12)、第二支架(13)、第二感应器(14)、第二电动推杆(15)、压板(16)、夹手气缸(17)、第一延时继电器(18)、第三支架(19)、第一电磁铁(20)、第三感应器(21)、废弃盒(22)、第二延时继电器(23)、第三电机(24)、第三旋转轴(25)、上盒盖(26)、下盒盖(27)、第二电磁铁(28)、第三电磁铁(29)、第四电磁铁(30)、弹簧(31)和第五感应器(32),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穿过框架(1)上端左侧的前后横梁,并与固定在框架(1)前端横梁上的第一电机(2)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轴(4)穿过框架(1)上端右侧的前后横梁,并通过第一皮带(5)与第一旋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6)为中间带有横梁的矩形框,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轴(3)上方的框架(1)前后横梁上,第一支架(6)的上边框内侧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电动推杆(7)上端固定有第一感应器(8),下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刀片(701);第一支架(6)的横梁内侧固定有第二刀片(702),第二刀片(702)与第一刀片(701)对应,第二刀片(702)上方设置有定位通孔(601);所述的第二电机(9)、第二旋转轴(10)和第二从动轴(11)对应地设置在第一电机(2)、第一旋转轴(3)和第一从动轴(4)下方的框架(1)的前后横梁上;第二旋转轴(10)通过第二皮带(12)与第二从动轴(1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架(13)为矩形框,固定在靠近第二从动轴(11)的框架(1)上,并位于第一皮带(5)和第二皮带(12)之间;第二支架(13)上边框靠近第二从动轴(11)一侧固定有第二感应器(14),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6),压板(16)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手气缸(17);夹手气缸(17)两内侧对称设有第三刀片(104);第二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延时继电器(18)和第四感应器(102),第四感应器(102)位于第二支架(13)的一个竖直边框的下端内侧;所述的第三支架(19)的下端为水平的U型框架结构,U型端口分别固定在第二皮带(12)下方框架(1)的前后横梁右侧端,U型框架结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回收桶,回收桶是由左侧的第一回收桶(33)和右侧的第二回收桶(34)组成,废弃盒(22)对应设置在第二回收桶(34)上方,并固定在第三支架(19)上,废弃盒(22)上下分别滑动连接有上盒盖(26)和下盒盖(27);上盒盖(26)和下盒盖(27)一端分别通过弹簧(31)与第三支架(19)的竖直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铁(29)和第四电磁铁(30);废弃盒(22)右侧外部第二延时继电器(23),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24),第三电机(24)轴连接有第三旋转轴(25),在第三旋转轴(25)外壁上均贯穿有第四刀片(105);废弃盒(22)左侧外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二电磁铁(28);第一电磁铁(20)固定在第三支架(19)竖直部分的中部内侧,并位于废弃盒(22)上方,所述的第三感应器(21)设置在第三支架(19)顶部下端,并与第一皮带(5)右端对应;所述的第五感应器(32)固定连接在两个弹簧(31)之间的第三支架(1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收医疗利器的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框架(1)、第一电机(2)、第一旋转轴(3)、第一从动轴(4)、第一皮带(5)、第一支架(6)、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感应器(8)、第二电机(9)、第二旋转轴(10)、第二从动轴(11)、第二皮带(12)、第二支架(13)、第二感应器(14)、第二电动推杆(15)、压板(16)、夹手气缸(17)、第一延时继电器(18)、第三支架(19)、第一电磁铁(20)、第三感应器(21)、废弃盒(22)、第二延时继电器(23)、第三电机(24)、第三旋转轴(25)、上盒盖(26)、下盒盖(27)、第二电磁铁(28)、第三电磁铁(29)、第四电磁铁(30)、弹簧(31)和第五感应器(32),所述的第一旋转轴(3)穿过框架(1)上端左侧的前后横梁,并与固定在框架(1)前端横梁上的第一电机(2)轴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轴(4)穿过框架(1)上端右侧的前后横梁,并通过第一皮带(5)与第一旋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6)为中间带有横梁的矩形框,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轴(3)上方的框架(1)前后横梁上,第一支架(6)的上边框内侧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电动推杆(7)上端固定有第一感应器(8),下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刀片(701);第一支架(6)的横梁内侧固定有第二刀片(702),第二刀片(702)与第一刀片(701)对应,第二刀片(702)上方设置有定位通孔(601);所述的第二电机(9)、第二旋转轴(10)和第二从动轴(11)对应地设置在第一电机(2)、第一旋转轴(3)和第一从动轴(4)下方的框架(1)的前后横梁上;第二旋转轴(10)通过第二皮带(12)与第二从动轴(1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架(13)为矩形框,固定在靠近第二从动轴(11)的框架(1)上,并位于第一皮带(5)和第二皮带(12)之间;第二支架(13)上边框靠近第二从动轴(11)一侧固定有第二感应器(14),另一侧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6),压板(16)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手气缸(17);夹手气缸(17)两内侧对称设有第三刀片(104);第二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延时继电器(18)和第四感应器(102),第四感应器(102)位于第二支架(13)的一个竖直边框的下端内侧;所述的第三支架(19)的下端为水平的U型框架结构,U型端口分别固定在第二皮带(12)下方框架(1)的前后横梁右侧端,U型框架结构底部滑动连接有回收桶,回收桶是由左侧的第一回收桶(33)和右侧的第二回收桶(34)组成,废弃盒(22)对应设置在第二回收桶(34)上方,并固定在第三支架(19)上,废弃盒(22)上下分别滑动连接有上盒盖(26)和下盒盖(27);上盒盖(26)和下盒盖(27)一端分别通过弹簧(31)与第三支架(19)的竖直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焕娣闵焕婷
申请(专利权)人:闵焕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