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建国专利>正文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3555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4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多个限位槽;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在第一面板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与牵引复位装置间具有多个定位孔;第二面板,所属第二面板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患肢的固定及平稳牵引和准确复位,可保证手术质量,而且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Fixing device for lower limb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for lower limb surger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tom plate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plurality of limiting grooves; the first panel, the first panel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hinge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opliteal pillow, tra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anel, and in the popliteal fossa and traction with pillow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holes between the second reset device; the panel, the second panel is hinged to the first panel back to the other end of a traction device, clamped in the position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lower limb surgery,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the limb fixed and stable and accurate traction reduction,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save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肢手术过程中,需要将双腿下肢支撑且固定在不同角度,同时在固定好患肢后,还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和复位操作。目前,在骨科下肢手术中,通常采用医务人员手扶患肢或者用无菌巾(无菌碗)垫高患肢两种方法。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采用人工手扶方式,因为手术时间的延长,医务人员和患者体力消耗随之增加,从而影响手术的质量,同时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二是在对骨折部位的牵引和复位基本是依靠医务人员徒手完成,需要3-4人,人员多,且由于人的施力过程的不稳定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和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患肢的固定及平稳牵引和准确复位,可保证手术质量,而且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多个限位槽;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在第一面板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与牵引复位装置间具有多个定位孔;第二面板,所属第二面板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面板通过铰接轴一连接,所述限位槽平行于所述铰接轴一。优选地,所述腘窝枕设有圆弧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牵引复位装置通过粗调定位孔与第一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粗调定位孔为多个。优选地,所述牵引复位装置包括:脚托,所述脚托靠近第一面板端具有限位板,并且所述限位板具有辅助固定凹槽;和微调机构。优选地,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与脚托固定连接的齿条,和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摇柄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牵引复位装置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通设于所述齿条相邻两个齿之间,用于插入锁止条以固定所述齿条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通过铰接轴二连接,所述铰接轴二位于所述腘窝枕与第一面板中点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设有多个减重孔。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装置的牵引复位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面板101腘窝枕102定位孔2铰接轴二3第二面板301减重孔4底板401限位槽5铰接轴一6牵引复位装置601辅助固定凹槽602脚托603齿条604齿轮605摇柄606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点”、“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设有多个限位槽401;第一面板1,所述第一面板1一端与底板4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在第一面板1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6,并且在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间具有多个定位孔102;第二面板3,所属第二面板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401。本技术中,该下肢手术固定装置通过底板4、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3的连接,形成三角结构,使其结构稳定。底板4一端与第一面板1铰接,另一端,第二面板3与底板4卡接,为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3提供支撑面。第一面板1作为下肢的支撑面,通过第二面板3在底板4上限位槽401的卡接调整第一面板1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待手术下肢的倾斜角度,底板4与第一面板1分别设有铰接连接端,通过连接轴穿过底板4与第一面板1的连接段形成铰接轴一5。与铰接轴一5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手术时,将下肢腘窝搭在腘窝枕101,腘窝枕101为圆柱型结构,可使下肢稳定放置,切更加舒适。第一面板1上表面安装有牵引复位装置6,牵引复位装置6用于固定脚步,从而对下肢进行牵引复位。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之间设有多个定位孔102,具体地,该定位孔102分布为八排孔,孔的直接为5至15毫米,用于安放固定其他手术设备,如微创牵拽装置。第二面板3用于支撑第一面板1,一端与第一面板1铰接,另一端与底板4限位槽401卡接,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一面板1上牵引复位装置6所在平面的相对另一面。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4与所述第一面板1通过铰接轴一5连接,所述限位槽401平行于所述铰接轴一5。本技术中,限位槽401用于卡接第二面板3,从而对第一面板1的倾斜角度做出调整,限位槽401为长度与第二面板3与底板4相接触的边的长度相适应的槽,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401为对第二面板3进行限位作用,其具体形状可根据第二面板3与底板4接触的边的具体形状而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面板3可以为两只支撑杆,两条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面板1的两个铰接点连接,另一端与底板4卡接,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401即为两排内凹圆孔。第二面板3一端与第一面板1铰接,其另一端用于卡接在底板4上的不同位置,从而调整第一面板1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卡接作用,从而支撑第一面板1的限位槽401形状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腘窝枕101设有圆弧形凹槽。在本技术中,通过在腘窝枕101上设置的圆弧形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设有多个限位槽(401);第一面板(1),所述第一面板(1)一端与底板(4)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在第一面板(1)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间具有多个定位孔(102);第二面板(3),所述第二面板(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设有多个限位槽(401);第一面板(1),所述第一面板(1)一端与底板(4)铰接,另一端设有腘窝枕(101),在第一面板(1)上设有牵引复位装置,并且在腘窝枕(101)与牵引复位装置(6)间具有多个定位孔(102);第二面板(3),所述第二面板(3)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背向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一面,另一端卡接于所述限位槽(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与所述第一面板(1)通过铰接轴一(5)连接,所述限位槽(401)平行于所述铰接轴一(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腘窝枕(101)设有圆弧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复位装置(6)通过粗调定位孔与第一面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粗调定位孔为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手术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国马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赵建国马志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