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95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贯穿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的主轴、并列套设在主轴上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及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以及设置在主轴一端的主轴驱动机构,主轴包括常用侧传动段、备用侧传动段以及设置在常用侧传动段与备用侧传动段之间的过渡段,常用侧传动段与备用侧传动段之间互成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主轴上设置互成夹角的常用侧传动段、备用侧传动段,并与主轴驱动连杆中的限位凸包相配合,实现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或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的分合闸,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及装配,控制精度高。

A switching device for dual 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witching device for dual 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the device includes a common side contact driving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spare side contact driving through the common side contact driving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and spare side contact driving connecting rod, spindle are sleeved on a main shaft common side spring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and the standby side the spring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and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shaft end of the spindle drive mechanism, spindle side section, including the commonly used dynamic reserve side dynamic section and setting dynamic transition section between the segment and the standby side dynamic section in common side, often between the side section and the movable section moving an angle to the other side reser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through mutual common side angle section, moving side moving section is arranged in the spare spindle, and the spindle drive rod limit switch is matched with the convex hull, and realize the common side contact driving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or alternate side contact driving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control, high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主要用在紧急供电系统中,能够将负载电路由一路电源自动切换到另外一路电源,以保证重要场合中负荷的连续、可靠运行。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主要包括主轴齿轮、主轴、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常用侧空行程机构、备用侧空行程机构、常用触头驱动连杆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其中,由于主轴的传动平面在常用侧和备用侧一致,且在投影方向上,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与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的摆放位置也一致,弹簧储能机构中连杆的转动中心孔是圆孔,因而在实现常用侧触头和备用侧触头的机械联锁时,必须依靠常用侧空行程机构和备用侧空行程机构来实现。该方式中,虽然能够实现机械联锁,但是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时,无论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还是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中的弹簧均无法得到完全释放,使其主轴持续受力,且在工厂装配阶段,操作人员在进行封装时,需要克服一定的力矩,才能完成安装,操作不便。同时,由于常用侧空行程机构、备用侧空行程机构这两个机构的存在,导致零部件的种类及数量增多,增加了制造成本及管理成本。此外,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手动操作手柄大都插设在中间转换齿轮上,触头指示标志也位于中间转换齿轮上,由于制造误差及传动误差的影响,会造成指示位置的公差累积,进而影响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及装配的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下一上并列设置的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贯穿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的主轴、并列套设在主轴上并分别与主轴传动连接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及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以及设置在主轴一端并与主轴传动连接的主轴驱动机构,所述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分别与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主轴包括常用侧传动段、备用侧传动段以及设置在常用侧传动段与备用侧传动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的常用侧传动段与备用侧传动段之间互成夹角。正常工作时,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处于合闸状态,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处于分闸状态;当遇到紧急状况需要切换电源时,主轴驱动机构带动主轴转动,并分别通过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控制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的运动,使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处于合闸状态,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处于分闸状态。所述的常用侧传动段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常用侧传动平面,所述的备用侧传动段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备用侧传动平面,所述的常用侧传动平面与备用侧传动平面之间互成45-75°夹角。所述的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均包括连接转盘以及一对并列设置在连接转盘上并分别与连接转盘铰接的触头驱动连杆,所述的连接转盘的中心处开设有与主轴相适配的连接转盘安装孔。每一对触头驱动连杆分别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一对触头相连,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或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带动连接转盘转动,使与该连接转盘铰接的一对触头驱动连杆相互接触或分离,进而使相应的一对触头导通或分离,即实现合闸或分闸。所述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及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均包括一对并列套设在主轴上的支撑板、转动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主轴驱动连杆以及一对并列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并分别与主轴驱动连杆的两端传动连接的弹簧滑杆组件,所述的主轴驱动连杆与连接转盘传动连接。主轴带动主轴驱动连杆转动,使弹簧滑杆组件依次完成压缩储能及快速释放,并将主轴驱动连杆推向另一侧,实现合闸或分闸。所述的主轴驱动连杆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常用侧传动段及备用侧传动段相适配的主轴驱动连杆中心孔,该主轴驱动连杆中心孔内设有一对限位凸包。两限位凸包相对设置在主轴驱动连杆中心孔内,对常用侧传动段及备用侧传动段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的弹簧滑杆组件包括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的支撑轴、套设在支撑轴上的滑杆以及套设在滑杆上的弹簧,所述的滑杆上沿滑杆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杆滑槽,所述的滑杆的一端通过滑杆滑槽套设在支撑轴上,另一端与主轴驱动连杆铰接。主轴带动主轴驱动连杆转动,使主轴驱动连杆推动滑杆向外侧运动,并压迫弹簧,使弹簧压缩储能,当主轴驱动连杆转动至与滑杆共线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再继续转动时,弹簧迅速释放,将主轴驱动连杆推向另一侧,同时主轴驱动连杆带动连接转盘转动,实现分合闸操作。所述的弹簧与支撑轴、主轴驱动连杆之间均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上开设有垫片孔,并通过垫片孔套设在滑杆上。垫片能够保证弹簧的稳定运动。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一对支撑板滑槽,所述的弹簧滑杆组件还包括贯穿主轴驱动连杆及滑杆并与支撑板滑槽相适配的导向杆,所述的滑杆通过导向杆与主轴驱动连杆铰接,所述的连接转盘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杆活动槽,并通过导向杆活动槽与导向杆传动连接。导向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板滑槽内,支撑板滑槽通过导向杆对主轴驱动连杆的运动进行限位。同时导向杆的端部滑动设置在导向杆活动槽内,当主轴驱动连杆带动导向杆沿支撑板滑槽滑动时,导向杆的端部由导向杆活动槽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当相应的弹簧滑杆组件中的弹簧快速释放时,将主轴驱动连杆推向另一侧,同时导向杆的端部推动导向杆活动槽的内侧,使连接转盘转动,实现分合闸操作。所述的主轴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主轴一端的主轴齿轮以及与主轴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的主轴齿轮上开设有与备用侧传动段相适配的主轴齿轮安装孔,并通过主轴齿轮安装孔与主轴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主轴齿轮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双电源的自动切换。主轴齿轮通过主轴齿轮安装孔与备用侧传动段的配合,带动主轴转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电机齿轮,该电机齿轮与主轴齿轮之间设有中间齿轮,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齿轮及中间齿轮与主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主轴齿轮上设有手柄插接块,该手柄插接块上开设有与主轴齿轮安装孔同心的手柄插接孔,所述的手柄插接块上沿手柄插接块的径向开设有触头指示缺口。将手柄插入手柄插接孔内,通过转动手柄带动主轴转动,实现手动切换。当主轴转动时,触头指示缺口绕手柄插接块的中心处同步转动,通过触头指示缺口的位置即可得知主轴的转动位置,进而指示出触头位置及分合闸状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手柄插接孔为内六角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装置处于双分位置时,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均处于分闸状态。由于常用侧传动段与备用侧传动段之间互成夹角,此时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中的限位凸包对常用侧传动段进行逆时针限位,即常用侧传动段的顺时针转动会使常用侧传动段的侧面与限位凸包相分离,而常用侧传动段的逆时针转动会压迫限位凸包,并带动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中的主轴驱动连杆逆时针转动;同时,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中的限位凸包对备用侧传动段进行顺时针限位,即备用侧传动段的顺时针转动会压迫限位凸包,并带动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中的主轴驱动连杆顺时针转动,而备用侧传动段的逆时针转动会使备用侧传动段的侧面与限位凸包相分离。当逆时针转动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下一上并列设置的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贯穿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的主轴(3)、并列套设在主轴(3)上并分别与主轴(3)传动连接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4)及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5)以及设置在主轴(3)一端并与主轴(3)传动连接的主轴驱动机构(6),所述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4)、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5)分别与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的主轴(3)包括常用侧传动段(301)、备用侧传动段(302)以及设置在常用侧传动段(301)与备用侧传动段(302)之间的过渡段(303),所述的常用侧传动段(301)与备用侧传动段(302)之间互成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下一上并列设置的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贯穿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的主轴(3)、并列套设在主轴(3)上并分别与主轴(3)传动连接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4)及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5)以及设置在主轴(3)一端并与主轴(3)传动连接的主轴驱动机构(6),所述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4)、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5)分别与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的主轴(3)包括常用侧传动段(301)、备用侧传动段(302)以及设置在常用侧传动段(301)与备用侧传动段(302)之间的过渡段(303),所述的常用侧传动段(301)与备用侧传动段(302)之间互成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用侧传动段(301)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常用侧传动平面(3011),所述的备用侧传动段(302)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备用侧传动平面(3021),所述的常用侧传动平面(3011)与备用侧传动平面(3021)之间互成45-75°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1)及备用侧触头驱动连杆组件(2)均包括连接转盘(7)以及一对并列设置在连接转盘(7)上并分别与连接转盘(7)铰接的触头驱动连杆(8),所述的连接转盘(7)的中心处开设有与主轴(3)相适配的连接转盘安装孔(7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用侧弹簧储能机构(4)及备用侧弹簧储能机构(5)均包括一对并列套设在主轴(3)上的支撑板(9)、转动设置在两支撑板(9)之间的主轴驱动连杆(10)以及一对并列设置在两支撑板(9)之间并分别与主轴驱动连杆(10)的两端传动连接的弹簧滑杆组件,所述的主轴驱动连杆(10)与连接转盘(7)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驱动连杆(10)的中心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亦峰董强孙刚何海良徐赛金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