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2455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该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两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包括柔性纤维丝以及包覆柔性纤维丝的纳米结构薄膜,所述柔性纤维丝为导电材料或其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纳米结构薄膜为导电材料或半导体材料;所述两个传感组件交叉叠放,其纳米结构薄膜在交叉部位相互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具有尺寸微小、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和制备简单的优点,适合小型化和集成化设备使用,可用于制作检测人体健康的穿戴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穿戴式电子产品时代的到来,用于实时监控人体健康状态的穿戴式器件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在穿戴式器件中,最为关键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相关技术往往掌握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国内研究学者们为了打破国外对于高性能柔性应力传感器的技术垄断,不断提出与该领域相关的创新技术,尤其利用尺寸微小的微纳米结构作为传感材料,以提高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灵敏度。目前,国内已有部分企业能生产出灵敏度较高的柔性应力传感器,但尽管如此,现有的传感器仍普遍存在尺寸过大、测试分辨率低、制备工艺繁琐、制备条件苛刻、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在普通消费群体中推广应用。例如,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胶膜1’、柔性基材2’、两个银胶电极3’和纳米结构聚苯胺同轴纤维膜4’。所述纳米结构聚苯胺同轴纤维膜4’固定在柔性基材2’上,两个银胶电极3’平行间隔地设置在纤维膜4’上,PDMS胶膜1’覆盖在纤维膜4’上起保护的作用。所述纳米结构聚苯胺同轴纤维膜4’是表面具有聚苯胺纳米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包括柔性纤维丝以及包覆柔性纤维丝的纳米结构薄膜,所述柔性纤维丝为导电材料或其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纳米结构薄膜为导电材料或半导体材料;所述两个传感组件交叉叠放,其纳米结构薄膜在交叉部位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传感组件,每个传感组件包括柔性纤维丝以及包覆柔性纤维丝的纳米结构薄膜,所述柔性纤维丝为导电材料或其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纳米结构薄膜为导电材料或半导体材料;所述两个传感组件交叉叠放,其纳米结构薄膜在交叉部位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纤维丝为有机高分子纤维丝、碳纤维丝、纺织纤维丝、金属丝或光导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薄膜为单质金属、合金和半导体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结构薄膜是由一维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二维纳米薄片或三维网络纳米结构体所构成的薄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单质金属、合金和半导体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传感组件与一根向外延伸的导线连接,所述导线与所述柔性纤维丝连接。7.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利用热蒸发镀膜法在柔性纤维丝外制备一层纳米结构薄膜,制得传感组件;S20:将两个传感组件上下交叉叠放,使两个传感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义黄景诚黄辉唐秀凤许友鑫李远兴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