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44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待测光源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有光源状态改变模块、光源状态检测模块和第一分光棱镜,第一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二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相位延迟器和第三分光棱镜,相位延迟器的传输光路上设有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三光电探测器和第四光电探测器,第三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依次设有第一偏振片和第五光电探测器及第二偏振片和第六光电探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更加精确且测量过程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光束偏振态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激光偏振态测量仪。
技术介绍
目前激光偏振态检测仪器的最大特点是应用范围广,是对偏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型测量仪器,其存在的缺点是:1、激光偏振态检测仪器均为单一方式测量,一台测量仪器只提供一种测量方式,缺少对比参考,精度相对较低;2、测量方式采用转动调制测量,测量过程存在时间差,无法实现同时同步快速精准的测量;3、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仍为人工记录与运算,易造成对数据的处理出现偏差,无法实现采集与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并且整个测量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的激光偏振态测量仪,该测量仪使激光光束偏振态检测更加精确、测量过程更加便利,并且能够有效减少转动调节而造成的测量不精准、测量速度缓慢等情况。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包括待测光源放置模块及设置于待测光源放置模块上的待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光源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有光源状态改变模块、光源状态检测模块和第一分光棱镜,第一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二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相位延迟器和第三分光棱镜,相位延迟器的传输光路上设有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三光电探测器和第四光电探测器,第三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依次设有第一偏振片和第五光电探测器及第二偏振片和第六光电探测器。进一步优选,所述光源状态改变模块为相位延迟器。进一步优选,所述相位延迟器为λ/2波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测量仪中三套对比系统使测量过程实现了同时同步进行,消除了测量时间差,使得测量过程更加方便快捷;2、使用不同光学元件设计的三套对比测量系统提升了测量精度,减小了测量误差;3、实现了对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的全自动化并绘制出图形,进一步提升了激光偏振态测量仪的测量精度与测量仪操作的智能化及结果观测的直观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光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测量数据图。图中:1、待测光源放置模块,2、光源状态改变模块,3、光源状态检测模块,4、第一分光棱镜,5、第二偏振分光棱镜,6、第一光电探测器,7、第二光电探测器,8、第二分光棱镜,9、第三分光棱镜,10、第一偏振片,11、第二偏振片,12、第五光电探测器,13、第六光电探测器,14、相位延迟器,15、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6、第三光电探测器,17、第四光电探测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考图1,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包括待测光源放置模块1及设置于待测光源放置模块1上的待测光源,待测光源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有光源状态改变模块2、光源状态检测模块3和第一分光棱镜4,第一分光棱镜4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偏振分光棱镜5和第二分光棱镜8,第一偏振分光棱镜5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6和第二光电探测器7,第二分光棱镜8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相位延迟器14和第三分光棱镜9,相位延迟器14的传输光路上设有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5,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5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三光电探测器16和第四光电探测器17,第三分光棱镜9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依次设有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五光电探测器12及第二偏振片11和第六光电探测器13。本专利技术为一组装置三套系统,在一台测量仪中安装了三套对比系统同时测量,能产生与最初入射光束成6个不同角度振动的出射光束,每两个角度组成一套系统,总共形成三套对比系统;三套对比测量系统使用了不同的光学元件,第一套使用了偏振分光棱镜,获得了与入射光束成0°与90°的出射光束,第二套使用了分光棱镜与两个不同角度的偏振片,获得了与入射光束成45°与135°的出射光束,第三套使用了λ/2波片与偏振分光棱镜,获得了与入射光束成60°与150°的出射光束,三套对比测量系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且为同时同步快速测量,无测量时间差;设计了智能测量与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应用LABVIEW程序对装置测量数据进行检测运算,主要应用公式S=AI,计算出待测光束的偏振态表示数值,并对读取的数据进行转化,在二维坐标系中画出偏振光对应的平面图形(圆偏振光即画出圆形,线偏振光即画出线形)。实际检测过程所获数据:6个光电探测器中探测得到的数据用矩阵表示为:,转化为二维图像表示如附图2所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包括待测光源放置模块及设置于待测光源放置模块上的待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光源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有光源状态改变模块、光源状态检测模块和第一分光棱镜,第一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二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相位延迟器和第三分光棱镜,相位延迟器的传输光路上设有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三光电探测器和第四光电探测器,第三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依次设有第一偏振片和第五光电探测器及第二偏振片和第六光电探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仪,包括待测光源放置模块及设置于待测光源放置模块上的待测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光源的传输光路上依次设有光源状态改变模块、光源状态检测模块和第一分光棱镜,第一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二分光棱镜分出的两条传输光路上分别设有相位延迟器和第三分光棱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馨秦朝朝段锦鹏李程浩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