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号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37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序列号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包括第一底纸层、覆盖在第一底纸层上的第二底纸层、覆盖且粘贴在第一底纸层和第二底纸层上的第一标签层,所述第一标签层在第二底纸层上粘附有第二标签层,所述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上印刷有序列号标示层。标签实现了两种被贴物的数据一一对应,可分开采集,具有防错功能。当产品使用时,将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上的同一组可变数据,与电脑系统中的可变数据相对应,并将第二标签层从第二底纸层上撕下,贴附在另一被贴物上,避免了第一被贴物的数据与第二被贴的数据不同步,避免信息的错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序列号标签
本技术涉及标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序列号标签。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现有技术中,使用培养皿对人体血液进行培养,从而测试人体的疾病,公告号为“CN20264369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标签的培养皿,其通过将标签贴附在培养皿上,在培养结束后,通过将标签上记录的信息登记在检测报告上,但是在记录过程中,多个培养皿放置在一起,极易标记错误,导致严重的医疗检测结果错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医疗、农药化工、实验室等有将同一组可变数据应用到2种被贴物要求的序列号标签,标签上的同一组可变数据有双备份,贴标后产品标签上保留二份可变数据,产品在使用时将标签上可剥离的那部一份可变数据贴到另一被贴物,标签实现了2种被贴物的数据一一对应,可分开采集,具有防错功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序列号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包括第一底纸层、覆盖在第一底纸层上的第二底纸层、覆盖且粘贴在第一底纸层和第二底纸层上的第一标签层,所述第一标签层在第二底纸层上粘附有第二标签层,所述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上印刷有序列号标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上同时印刷有同一组可变数据,例如一维码、二维码等带有序列号的可变数据,当第一标签层连同第二底纸层一起从第一底纸层上撕离,然后将第一标签层连同第二底纸层一起贴附在产品表面,当产品使用时,将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上的同一组可变数据,与电脑系统中的可变数据相对应,并将第二标签层从第二底纸层上撕下,贴附在另一被贴物上,避免了第一被贴物的数据与第二被贴的数据不同步,避免信息的错误。具体应用至血培养皿上时,当第一标签层连同第二底纸层一起从第一底纸层上撕离,然后将第一标签层连同第二底纸层一起贴附在培养皿表面,当培养结束后,将培养皿进行检验并在第一标签层上打印参数并印刷上序列号标示层,与电脑系统中的数据相对应,并将第二标签层从第二底纸层上撕下,贴附在检测报告上,避免了培养皿的数据与检测报告上的数据不同步,避免诊断信息的错误;同时第二底纸层避免第二标签层粘附在培养皿上,使得第二标签层更容易与第二底纸层之间发生撕离。作为优选,所述序列号标示层为一维码标示层或二维码标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维码标示层或二维码标示层方便印刷,同时方便医院的手持式终端进行信息的读取。作为优选,所述一维码标示层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一维码标示层的一部分覆盖在第二标签层上,每一所述一维码标示层与第二标签层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上具有两种相同的一维码标示层,不仅起到了供使用者读取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校正两组一维码标示层是否相同的作用,避免印刷时的错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标签层呈C型设置,所述第一标签层上形成有供第二标签层设置的放置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标签层能够设置在第二标签层型的放置腔内,从而方便将第二标签层连同第一标签层一起撕下。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标签层在水平面上远离第一标签层的一端设置有扳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扳片不与第一底纸层粘附,方便将使用者通过提起扳片,将第二标签层从第一标签层上撕下,方便第二标签层的贴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在第一底纸层上的正投影小于第一底纸层的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底纸层不带有粘性,底纸层又大于第一标签层的大小,方便使用者将第一标签层从第一底纸层上撕下,同时避免第一标签层与第一底纸层的尺寸一致,导致灰尘粘附在第一标签层与外部接触的位置,影响将第一标签层贴附在培养皿上后的卫生。作为优选,所述扳片呈半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扳片的大小与拇指和食指的大小相符,方便使用者捏持住扳片,方便第二标签层的撕离。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纸层和第二底纸层由格拉辛纸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拉辛纸具有耐高温,防潮,防油等功能,有效的防止第一底纸层和第二底纸层受潮,同时具有较好的离型作用,方便标签层与底纸层之间的脱离。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由PP纸制成,所述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朝向第一底纸层的一面设置有粘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P纸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具有较好的抗撕拉效果;同时在其背面涂覆有粘胶层,使第一标签层与第一底纸层之间相互粘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第一标签层连同第二底纸层一起从第一底纸层上撕离,然后将第一标签层连同第二底纸层一起贴附在培养皿表面,当培养结束后,将培养皿进行检验并在第一标签层上打印参数并印刷上序列号标示层,与电脑系统中的数据相对应,并将第二标签层从第二底纸层上撕下,贴附在检测报告上,避免了培养皿的数据与检测报告上的数据不同步,避免诊断信息的错误;同时第二底纸层避免第二标签层粘附在培养皿上,使得第二标签层更容易与第二底纸层之间发生撕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体现第一标签层和第二标签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本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体现一维码与第二标签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图3是第一标签层背面的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二底纸层的位置;图4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各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图5是收纳状态下的第一底纸层和第一标签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中,1、标签本体;11、第一底纸层;12、第二底纸层;13、第一标签层;14、第二标签层;15、放置腔;16、扳片;17、粘胶层;21、序列号标示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5所示,一种序列号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标签本体1为一长条型的卷绕物,标签本体1包括由格拉辛纸制成的第一底纸层11,第一底纸层11沿长度方向进行卷绕,如图5所示,第一底纸层11上沿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第一标签层13,第一标签层13由PP纸制成,第一标签层13的底部设置有粘胶层17,粘胶层17,粘胶层17由申请号为“201210472605.1”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粘胶涂覆而成。如图1所示,第一标签层13呈矩形,第一标签层13上设置有呈矩形的放置腔15,放置腔15贯穿第一标签层13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标签层13的底部设置有大于放置腔15的第二底纸层12,第二底纸层12由格拉辛纸制成,第二底纸层12通过第一标签层13背面的粘胶层17粘附在第一标签层13背面;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底纸层12的上表面粘附有第二标签层14,第二标签层14由PP纸制成;第二标签层14的大小与放置腔15的大小一致,且第一标签层13和第二标签层14是通过模切机模切分离的,且第一标签层13和第二标签层14在第一底纸层11上的正投影小于第一底纸层11的面积;如图2所示,第二标签层14远离第一标签层13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形的扳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序列号标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序列号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1)包括第一底纸层(11)、覆盖在第一底纸层(11)上的第二底纸层(12)、覆盖且粘贴在第一底纸层(11)和第二底纸层(12)上的第一标签层(13),所述第一标签层(13)在第二底纸层(12)上粘附有第二标签层(14),所述第一标签层(13)和第二标签层(14)上印刷有序列号标示层(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序列号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本体(1)包括第一底纸层(11)、覆盖在第一底纸层(11)上的第二底纸层(12)、覆盖且粘贴在第一底纸层(11)和第二底纸层(12)上的第一标签层(13),所述第一标签层(13)在第二底纸层(12)上粘附有第二标签层(14),所述第一标签层(13)和第二标签层(14)上印刷有序列号标示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列号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号标示层(21)为一维码标示层或二维码标示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序列号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码标示层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一维码标示层的一部分覆盖在第二标签层(14)上,每一所述一维码标示层与第二标签层(14)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列号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层(13)呈C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亿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新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