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毋凡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22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由风力发电机、无线信号接收装置和风速测量装置组成;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风力发电机的上端;风速测量装置包括固定模块、旋转套筒、超声波风速测量仪;固定模块包覆固定于风机叶片的中部;固定模块的中间设置有凸轴,凸轴上套置有滚动轴承对,凸轴的末端与微型发电机的前端相连接;旋转套筒的末端中间纵向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超声波风速测量仪、空心配重块;空心配重块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电源电路及信号发射系统;微型发电机上套置有行星变速卡环、电刷滑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前风速测量结果准确、精确度高的优点,有效解决了旋转基座下无法测量叶片前风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属于测控设备

技术介绍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新型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其中,风能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可再生能源,自数千年以前就已受到了普及应用,如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舂米,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等,但利用风力进行发电是直至近几十年以来才形成长规模发展的新型发电方式。风力发电装置一般为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发电机风叶的转动把风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在风力发电机运行期间,由于风机变桨和功率预测的需要,往往要对风速进行准确测量。目前的测速装置由于技术原因普遍安装在风机机舱上方,实现的是叶片后风速测量,并需通过数据统计规律对风速进行相应的修正后得到最终的风机实际风速,具有操作复杂的缺陷。此外,由于叶根位置通流面积大且空气被叶根周期性搅动,叶根后方位置的空气形成在时间和空间上无规律变化的小漩涡湍流,因此,叶片后风速测量方式会出现风速大小和方向均实时快速变化的现象表征,从而导致风机变桨角效果不佳,并使得风力发电机不能保持高效运行。为了克服上述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风力发电机(1)、无线信号接收装置(2)和风速测量装置(3)组成;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2)设置于风力发电机(1)的上端;所述风速测量装置(3)包括固定模块(4)、旋转套筒(7)、超声波风速测量仪(8);所述固定模块(4)包覆固定于风机叶片的中部;固定模块(4)的中间设置有凸轴,凸轴上套置有滚动轴承对(5),凸轴的末端与微型发电机(9)前端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轴承对(5)、微型发电机(9)均设置于旋转套筒(7)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旋转套筒(7)的末端中间纵向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紧固螺栓与旋转套筒(7)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前风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风力发电机(1)、无线信号接收装置(2)和风速测量装置(3)组成;所述无线信号接收装置(2)设置于风力发电机(1)的上端;所述风速测量装置(3)包括固定模块(4)、旋转套筒(7)、超声波风速测量仪(8);所述固定模块(4)包覆固定于风机叶片的中部;固定模块(4)的中间设置有凸轴,凸轴上套置有滚动轴承对(5),凸轴的末端与微型发电机(9)前端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滚动轴承对(5)、微型发电机(9)均设置于旋转套筒(7)的内部空腔中;所述旋转套筒(7)的末端中间纵向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紧固螺栓与旋转套筒(7)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超声波风速测量仪(8)、空心配重块(12);所述空心配重块(1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电源电路及信号发射系统(11);所述微型发电机(9)上套置有行星变速卡环(10)、电刷滑环(6);电刷滑环(6)设置于行星变速卡环(10)的后侧;电刷滑环(6)的电刷、滑环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型发电机(9)、电源电路及信号发射系统(11)相连接;所述行星变速卡环(10)包括与微型发电机(9)固定连接的内橡胶套(17)以及与旋转套筒(7)固定连接的外橡胶套(13);所述外橡胶套(13)套置于内齿圈(14)上;内齿圈(1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毋凡
申请(专利权)人:毋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