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208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涉及煤矿开采设备领域,包括支架单体,所述支架单体包括安装有液压缸的立柱,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立柱上方安装有承重结构,所述液压缸与液压系统连通,所述支架单体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采用顶梁或掩护梁即可满足支护安全性,并解决了支架安撤困难的问题。

Combined support without cov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no cover combination chocks,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al mining equipment, including stent monomer, the stent monomer includes a hydraulic cylinder, the column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the column is installed above the bearing structur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hydraulic system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between monomers through jack connection.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roof beam or shield beam is not needed to meet the supporting safety, and the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 withdrawal of the support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设备领域,特别是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
技术介绍
我国薄煤层可采储量丰富,占总储量的20%左右,由于目前我国所有煤矿都面临着机械化、自动化的革命,而煤矿进行机械化开采就离不开液压支架,但是受液压支架特性制约,常规的液压支架不但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影响工作面回采高度,超过煤层高度的回采既影响煤质又对环境造成多余的采动,而且常规的液压支架较高、较重,在薄煤层工作面使用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有较大影响。此外,煤矿开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护方式主要有液压支柱和液压支架,液压支柱需要人员较多,且不好管理,而支架是目前机械化采煤最主要控制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结构物。现在已有的液压支架分为三类,有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和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三类支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条件,但总的来说都有以下缺点:(1)受高度限制,很难在薄煤层机械化开采中使用。(2)重量较大,移动、安撤困难,尤其在薄煤层中,受顶板起伏影响,移动困难,人员安全通道都可能受其限制。所以针对薄煤层开采,工作面低矮,顶板起伏较大等复杂地质条件下作业的情况,急需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安装、回撤灵活的新型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无良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包括支架单体,所述支架单体包括安装有液压缸的立柱,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立柱上安装有承重结构,所述液压缸与液压系统连通,所述支架单体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支架单体至少有三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承重结构为整体顶梁,所述整体顶梁分别安装在每组支架单体的立柱上,每组支架单体之间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支架单体有三组,所述前两组支架单体为整体结构,后一组支架单体与前两组的支架单体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承重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每组支架单体的立柱上,所述承重结构为柱帽或整体顶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推移千斤顶对支架单体的推移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底座前部设置有挡煤板安装槽,所述底座后部设置吊架千斤顶安装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手动邻架对支架单体进行调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无顶梁组合液压支架用于薄煤层开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方案创造性的改进了无顶梁结构。由于大部分薄煤层的顶板都是完整的石灰岩,而且薄煤层的开采高度小,所以采用无顶梁结构来支护顶板完全可以满足支护强度,保障安全,提高薄煤层开采的机械汇率,本申请方案通过垛式组合替代单体液压支柱,并结合推移千斤顶的伸缩调节来实现快速回撤和安装的作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与其它支架相比,具有小巧、灵活,安装、回撤极为方便的优点;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去除了包盖的设计,在降低支架高度的同时也能满足工作强度,能够良好的适应薄煤层的开采工作,且价格较低,并填补了薄煤层开采支承的空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分体式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分体式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分体式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整体式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整体式结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整体式结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的承重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承重结构;3、底座;4、支架单体;5、推移千斤顶;6、滑靴;7、手动邻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同时,由于下文所述的只是部分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一种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包括支架单体4,所述支架单体4包括安装有液压缸的立柱1,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立柱上方安装有承重结构2,所述液压缸与液压系统连通,所述支架单体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5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单体4至少有三组。实施例1:,如图1-3所示,该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承重结构2为整体顶梁,所述整体顶梁分别安装在每组支架单体的立柱上,每组支架单体之间铰接。实施例2:该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为整体式结构,如图4-6所示,所述支架单体4有三组,所述前两组支架单体为整体结构,后一组支架单体与前两组的支架单体铰接。作为优选,所述承重结构2可拆卸安装在每组支架单体的立柱上,所述承重结构2为柱帽或整体顶梁。例如,前排两柱为柱帽式,后排为顶板式,备用一整体顶梁与前排互换,后铰接一架分体式支架。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与推移千斤顶5对支架单体的推移方向平行。实施例3: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在所述底座3前部设置有挡煤板安装槽,所述底座后部设置吊架千斤顶安装处;实施例4: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手动邻架7对支架单体进行调控。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以高压液体为动力,由金属构件与液压元件组成的一种支撑和控制顶板的设备,用于支护采场顶板,维护安全作业空间,推移工作面采运设备。在开采时,液压支架经过初撑阶段、增阻阶段、恒阻阶段和降架阶段来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当乳化液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体推动立柱上升,达到初撑力时,液压支架处于初撑阶段,随着顶板的缓慢下沉,封闭在立柱下腔的工作液体缓慢升高,立柱的推力即支架对顶板的支撑力也随之增大,直到立柱下腔压力达到安全阀动作压力为止,这一过程是液压支架的增阻阶段,安全阀动作后,立柱下腔少量液体经安全阀溢出,压力随之减小,当低于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重新关闭,停止溢流,支架回复正常工作状态,此时为液压支架的恒阻阶段,当支架顶板不再承受压力时,可下降立柱高度,此时为液压支架的降架阶段,随后操控阀控制推移千斤顶进行移动。本申请中的液压支架组合无需安装体积较大的顶梁、掩护梁,即可满足对薄煤层的支撑,此外,在满足了支护安全性的前提下,做到了体积小巧,并解决了支架安撤困难的问题。作为优选,两组支架间排距为1.0m。作为优选,顶板与底座预留铰接顶梁连接孔,用于前后顶梁及底座的交接连接。前后两组支架间可采用双耳、卸扣连接(连接链由矿方自行配备)。实施例中,支架的控制系统采用手动邻架控制;每组支架的两个立柱用1片操纵阀控制;整体式和分体式支架每组的第一架支架不安装操纵阀,由第二架支架统一控制,第三架单独控制;所有支架的操纵阀采用纵向安置。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

【技术保护点】
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单体(4),所述支架单体(4)包括安装有液压缸的立柱(1),所述立柱(1)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承重结构(2),所述液压缸与液压系统连通,所述支架单体(4)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单体(4),所述支架单体(4)包括安装有液压缸的立柱(1),所述立柱(1)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承重结构(2),所述液压缸与液压系统连通,所述支架单体(4)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体(4)至少有三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2)为整体顶梁,所述整体顶梁分别安装在每组支架单体的立柱上,每组支架单体之间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包盖组合垛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体(4)有三组,所述前两组支架单体(4)为整体结构,后一组支架单体(4)与前两组的支架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国李存录齐东河夏培才南锦玉周树志吴国栋张涛张明吴家胜刘刚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田庄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