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24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面料,包括透气纤维底层,所述透气纤维底层上编织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位于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之间的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透气纤维底层上采用横向编织的方式将保暖层和抗菌层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而不是纵向叠加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大大减小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厚度,且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和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的质量比较轻,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质量比较轻,因此,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成的衣物,具有质量轻、厚度薄的优点,不会出现穿着臃肿、显胖的问题。

Composite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site fabric, including breathable fiber bottom, wherein the bottom breathable fiber woven with multiple cashmere polyamidoester fiber layer, parallel to each other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cashmere polyamidoester fiber layer antibacterial layer, the antibacterial layer by green anti UV antibacterial blended yarn woven,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horizontal weaving way in the bottom of the warm breathable fiber layer and the antibacterial layer woven in breathable fiber bottom, rather than vertical stacking woven in breathable fiber bottom, the overall thickness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quality of cashmere polyamidoester fiber layer and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ti UV antibacterial yarn is relatively light,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ght, therefore, the clothes mad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thin thickness. The advantages of wearing fat and fat will not app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着舒适、吸汗透气、视觉高贵、触觉柔美几个特点。目前,现有技术中,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573181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复合面料以及用该复合面料制成的衣服,包括基层,设置在基层下的保暖层、设置在保暖层下的透气层、设置在透气层下的抗菌层、设置在抗菌层下的加绒层,基层由羊毛与羊绒混纺而成,保暖层由远红外纤维编织而成,透气层由竹炭纤维编织而成,抗菌层由草珊瑚纤维编织而成,加绒层由珊瑚绒编织而成。但是,上述这种面料以及现有的大多数面料,都是在基层上叠加编织上抗菌纤维、保温纤维和透气纤维,从而使编织后的面料厚度比较厚,由该面料制成的衣物穿着起来比较臃肿、显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面料,由本技术制成的衣物,具有质量轻、厚度薄的优点,不会出现穿着臃肿、显胖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面料,包括透气纤维底层,所述透气纤维底层上编织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位于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之间的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由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纤维底层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可增加透气纤维底层的保暖性,另外,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之间留有间隙,供抗菌层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本技术在透气纤维底层上采用横向编织的方式将保暖层和抗菌层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而不是纵向叠加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大大减小的本技术的整体厚度,且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和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的质量比较轻,使本技术的整体质量比较轻,因此,由本技术制成的衣物,具有质量轻、厚度薄的优点,不会出现穿着臃肿、显胖的问题。进一步的,每一所述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由多根呈波浪形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上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由多根呈波浪形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上形成,采用波浪形编织可增加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的长度,从而使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的保暖性能比较好,且波浪形的设置,使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更加美观、整齐。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的形状为多个中部镂空的正方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采用镂空设置,可减少抗菌层的重量和抗菌层编织材料的用量,使抗菌层更加实用、省材。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纤维底层在对应抗菌层中部镂空的区域内填充有弹性透气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透气纤维层可提高本技术的弹性和透气性,从而使消费者使用该面料时,感觉到舒适柔软。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纤维底层在对应抗菌层中部镂空的区域内填充有莫代尔吸湿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莫代尔吸湿纤维层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夏季使用时,可将人体上的汗水吸走,给人带来舒适、凉爽。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纤维底层包括编织在一起的上透气纤维层和位于上透气纤维层下方的阻燃透气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透气纤维层下设置阻燃透气纤维层,阻燃透气纤维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透气性,将该阻燃透气纤维层设置在上透气纤维层下,可增强本技术的阻燃性和透气性,不易因火灾烧损。进一步的,所述阻燃透气纤维层由石墨烯纤维混纺多功能纱编织在上透气纤维层上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该多功能纱编织成的阻燃透气纤维层,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可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吸湿性。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纤维底层设置有位于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与抗菌层之间的抗静电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纤维层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通过该抗静电纤维层可增加本技术的抗静电性。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纤维层由阻燃抗静电纤维复丝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纤维复丝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通过该纤维复丝可增加本技术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透气纤维底层上采用横向编织的方式将保暖层和抗菌层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而不是纵向叠加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上,大大减小的本技术的整体厚度,且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和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的质量比较轻,使本技术的整体质量比较轻,因此,由本技术制成的衣物,具有质量轻、厚度薄的优点,不会出现穿着臃肿、显胖的问题;2、抗静电纤维层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通过该抗静电纤维层可增加本技术的抗静电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弹性透气纤维层的位置;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上透气纤维层和阻燃纤维层;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莫代尔吸湿纤维层的位置。图中:1、透气纤维底层;101、上透气纤维层;102、阻燃透气纤维层;2、抗菌层;3、镂空的区域;4、弹性透气纤维层;5、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6、抗静电纤维层;7、莫代尔吸湿纤维层;8、间隙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复合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透气纤维底层1,透气纤维狄底层的表面上编织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位于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之间的抗菌层2,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由多根呈波浪形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1上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形成,该纤维材料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952789B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已公开,由该纤维材料制成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具有较好的轻柔度和保暖性能,将其采用编织的方式编织在透气纤维层上,可增加透气纤维层的保暖性,且不会使透气纤维层不会变得太重;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采用间隔分段的方式排列分布在透气纤维底层1上,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的间隙槽8,透气纤维底层1在对应间隙槽8的位置将抗菌层2编织在上面,在本实施例中,抗菌层2由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编织而成,该抗菌混纺纱线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614832B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已公开,该抗菌混纺纱线具有较好的外线抗菌防护功能,由该混纺纱线编织而成的抗菌层2,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另外,透气纤维底层1设置有位于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与抗菌层2之间的抗静电纤维层6,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抗菌层2和抗静电纤维层6均沿透气纤维底层1的上下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抗静电纤维层6由阻燃抗静电纤维复丝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1上形成,该纤维复丝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295598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已公开,该纤维复丝具有较好的阻燃和抗静电性能,通过该阻燃抗静电纤维复丝制成的抗静电纤维层6,可增加透气纤维底层1的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抗菌层2的形状为多个中部镂空等正方体,每一抗菌层2在横向上由两个正方体构成,在纵向上由至少二十个正方体构成;透气纤维底层1在对应抗菌层2中部镂空的区域3内填充有弹性透气纤维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纤维底层(1),所述透气纤维底层(1)上编织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位于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之间的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由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纤维底层(1),所述透气纤维底层(1)上编织有多个相互平行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位于相邻两个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之间的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由绿色环保型防紫外抗菌混纺纱线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层(5)由多根呈波浪形编织在透气纤维底层(1)上的仿羊绒聚酰胺酯纤维上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的形状为多个中部镂空的正方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纤维底层(1)在对应抗菌层(2)中部镂空的区域(3)内填充有弹性透气纤维层(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面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翻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玉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