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棉印花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24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人造棉印花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复合的基布层、中间层、印花层和防水透气层,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人造棉,所述第一纬线为涤纶纱,所述涤纶纱的截面包括C字形的本体和从本体外围的中间处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中间层由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均包括复合纱和银纤维,所述银纤维为等间隔分布,银纤维和复合纱的数量比为1:24,所述复合纱由氨纶和竹纤维交捻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柔软舒适、结实耐用弹性好,富有美感且兼备吸湿排汗、防辐射、抗静电、抗紫外线、除臭抗菌和健康保健的功效。

Rayon pri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fabrics,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cotton print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composite fabric layer, middle layer and printing layer and waterproof layer, the base layer is composed of the first and the first vertical warp weft woven warp as the first artificial cotton, the the first is the weft polyester yarn, polyester yarn includes a section of the C shape of the body and the protrusions extend outward from the middle of the periphery of the body, the middle layer is composed of second vertical and second warp weft interwoven, the warp and weft second includes second composite yarn and silver fiber, the silver fiber for the interval distribution, the number of silver fiber composite yarn and the ratio of 1:24, the composite yarn and spandex by bamboo fiber and twis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oftness, comfort, durability, elasticity and beauty, and has the functions of moisture absorption, sweat discharge, radiation protection, antistatic, ultraviolet resistance, deodorization, antibiosis and health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造棉印花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造棉印花布。
技术介绍
印花布是一种在坯布上印染有各种图案的布料,印花布以其美观、大方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印花布常用于制作衣服、鞋帽、雨衣、床上用品等。目前,普遍印花布大多是由一层EVA材料层粘合一层植绒层后,再在植绒布上进行印花加工。EVA材料层在阳光的暴晒下极易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是一种毒害气体,对人体伤害极大。同时市场上的印花布存在抗皱性差、舒适度欠佳的特点,防水性和透气性也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造棉印花布,柔软舒适、结实耐用弹性好,富有美感且兼备吸湿排汗、防辐射、抗静电、抗紫外线、除臭抗菌和健康保健的功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人造棉印花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复合的基布层、中间层、印花层和防水透气层,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人造棉,所述第一纬线为涤纶纱,所述涤纶纱的截面包括C字形的本体和从本体外围的中间处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中间层由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均包括复合纱和银纤维,所述银纤维为等间隔分布,银纤维和复合纱的数量比为1:24,所述复合纱由氨纶和竹纤维交捻而成。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透气层为PTFE膜。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方形,其外端通过圆弧过渡。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中心线和本体的缺口处的中心线重合且该中心线经过本体的圆心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宽度和本体的厚度相等,凸起的长度为本体的内径的1/6~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布层可以贴合人体,柔软舒适,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且具备极佳的吸湿排汗性能;中间层通过银纤维、氨纶和竹纤维的配合作用,具备吸水透气、防辐射、抗静电、抗紫外线、除臭抗菌抑菌、保温隔热和医疗保健的功效;印花层能形成富有立体美感的图案;防水透气层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且其具备一定的抗皱性,使得面料更为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涤纶纱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间层的编织示意图。图中:基布层1、中间层2、印花层3、防水透气层4、本体5、凸起6、复合纱7、银纤维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人造棉印花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复合的基布层1、中间层2、印花层3和防水透气层4,印花层3能形成富有立体美感的图案。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人造棉,人造棉的可染性好、鲜艳度和牢固度高、穿着舒适。所述第一纬线为涤纶纱,涤纶具有优良的定形性能,结实耐用、耐磨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挺括、易洗快干。所述涤纶纱的截面包括C字形的本体5和从本体5外围的中间处向外延伸的凸起6,所述凸起6为方形,其外端通过圆弧过渡,圆弧过渡能减小此处的应力集中;所述凸起6的中心线和本体5的缺口处的中心线重合且该中心线经过本体5的圆心位置;所述凸起6的宽度和本体5的厚度相等,凸起6的长度为本体5的内径的1/6~1/4。C字形截面带来了保暖、吸湿速干的效果,配合上凸起6,形成了更多的“沟槽”,进一步提高了吸湿排汗的效果,同时蓬松度好。所述中间层2由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均包括复合纱7和银纤维8,所述银纤维8为等间隔分布,银纤维8和复合纱7的数量比为1:24,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的排布相同,均为每排布24根复合纱7后插入1根银纤维8,银纤维8具备防辐射、抗静电、除臭抗菌、保温隔热和医疗保健的作用。所述复合纱7由氨纶和竹纤维交捻而成,氨纶是弹性纤维,具有高延伸性、低弹性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还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本技术的复合纱7采用竹纤维包覆在氨纶外围进行交捻形成。所述防水透气层4为PTFE膜,PTFE膜具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的功效,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其最佳功效,在加强气密性和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气性能可使内部水气迅速排出,避免内部滋生霉菌,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且其具备一定的抗皱性,使得面料更为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造棉印花布

【技术保护点】
人造棉印花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复合的基布层(1)、中间层(2)、印花层(3)和防水透气层(4),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人造棉,所述第一纬线为涤纶纱,所述涤纶纱的截面包括C字形的本体(5)和从本体(5)外围的中间处向外延伸的凸起(6),所述中间层(2)由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均包括复合纱(7)和银纤维(8),所述银纤维(8)为等间隔分布,银纤维(8)和复合纱(7)的数量比为1:24,所述复合纱(7)由氨纶和竹纤维交捻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人造棉印花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复合的基布层(1)、中间层(2)、印花层(3)和防水透气层(4),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为人造棉,所述第一纬线为涤纶纱,所述涤纶纱的截面包括C字形的本体(5)和从本体(5)外围的中间处向外延伸的凸起(6),所述中间层(2)由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垂直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均包括复合纱(7)和银纤维(8),所述银纤维(8)为等间隔分布,银纤维(8)和复合纱(7)的数量比为1:24,所述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旗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仁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