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96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固定框,所述丝母上方设置调节臂,所述清扫刷上方设置硬质管,所述硬质管位于调节臂外的长度小于清扫刷,所述硬质管与调节臂相通,所述硬质管位于调节臂内部一端设置软质管,所述软质管远离一端穿过调节臂和第二通孔后与气泵连接,所述调节臂顶部设置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三联轴器,所述第三联轴器内设置第一钻杆,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钻杆远离第三联轴器一端设置钻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护钻孔器,扩大了钻孔器的使用范围。

A dril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l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ools. 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ril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the first housing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arm of the screw top, the cleaning brush is arranged above the hard tube, the hard pipe is located in the outside of the regulating arm length is less than the cleaning brush, the hard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djusting arm. Hard tube in the adjustment arm insid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oft tube, the soft tube from one end through the adjusting arm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ump, the adjusting arm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econd shell, the second shell third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third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of the third coupling. The coupling set the first drill pipe, the second housing set on the fifth hole, the first end is provided with coupling from third drill bi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drill hole can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by the invention, and the scope of use of the drilling device is enl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安装暖气、空调等管道,常常需要在墙面钻洞。在使用钻孔器进行钻孔作业时,墙壁中的水泥无法及时排出时,大量的水泥会增加钻孔器的负荷,很容易造成钻孔器的僵死,而且钻孔器结构单一,对于墙面较高位置处进行钻孔时,需要工作人员爬高进行操作,费时费力,使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它不仅能够将钻孔时墙壁内的水泥及时排出,有效保护钻孔器,而且能够对钻头的高度进行调节,扩大了钻孔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钻孔器的使用效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把手和通风孔,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气泵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固定框,所述第一壳体顶壁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通孔位于固定框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上设置丝杠,所述丝杠上安装丝母,所述丝母两端固定设置连接杆,所述固定框内壁上设置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杆远离丝母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框之间通过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丝母上方设置调节臂,所述调节臂为中空调节臂,所述丝母位于调节臂内,所述固定框顶壁上设置第三通孔,所述调节臂顶端穿过第三通孔位于固定框外部,所述调节臂内部设置第二电机,所述调节臂上设置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四通孔位于调节臂外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上设置清扫刷,所述清扫刷上方设置硬质管,所述硬质管一端位于调节臂内部,所述硬质管位于调节臂外的长度小于清扫刷,所述硬质管与调节臂相通,所述硬质管位于调节臂内部一端设置软质管,所述软质管远离一端穿过调节臂和第二通孔后与气泵连接,所述调节臂顶部设置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三联轴器,所述第三联轴器内设置第一钻杆,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钻杆远离第三联轴器一端穿过第五通孔位于第二壳体外部,所述第一钻杆远离第三联轴器一端设置钻头,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气泵开关、第一电机开关、第二电机开关、第三电机开关和电源开关,所述气泵开关、第一电机开关、第二电机开关和第三电机开关分别与气泵、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相对应。所述调节臂上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与调节臂铰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为圆形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上设置多个补光灯,多个所述补光灯围绕摄像头呈环形排列,所述支架底端设置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一导杆远离支架一端设置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与第一导杆铰接,所述第二导杆远离第二导杆一端设置滑钮,所述固定框上设置第二滑槽,所述滑钮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滑钮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框底部设置液晶显示屏和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内设置插拔式蓄电池,所述固定框内设置信号线和控制芯片,所述摄像头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液晶显示屏,所述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均与插拔式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固定框上设置蓄电池开关,所述蓄电池开关与插拔式蓄电池相对应。所述第一钻杆与钻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钻杆上设置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孔内设置第二钻杆,所述第二壳体顶部设置第六通孔,所述第二钻杆远离第二锥齿轮一端位于第六通孔内。所述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上均设置轴承,所述轴承与第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臂顶部与清扫刷相对一侧设置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固定管底部,所述弹簧远离固定管底部一端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顶端与第二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一钻杆一侧设置透明挡板,所述透明挡板位于摄像头与第一钻杆之间。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墙壁上进行钻孔作业时,通过气泵和清扫刷,能够及时将墙壁内的水泥排出,有效保护钻孔器,而且通过调节臂的升降来调节钻头的位置,方便对墙壁较高位置处进行钻孔,避免了工作人员爬高操作,扩大了钻孔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钻孔器的使用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摄像头并通过对摄像头位置的灵活调节,方便对钻孔作业进行观察,将硬质管和清扫刷对准钻孔作业,提高了水泥排出的效率。3、第二钻杆的设置,以及第一钻杆与钻头螺纹连接,能够方便将钻头从第一钻杆上拆下,安装在第二钻杆上,对墙面顶壁进行钻孔,进一步扩大了钻孔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钻孔效率。4、轴承对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起到支撑和约束作用,提高了第一钻杆和第二钻杆旋转的稳定性。5、支撑管对第二壳体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固定管和弹簧适应调节臂的升降,提高了第二壳体的稳定性。6、透明挡板的设置,在不影响摄像头摄像的前提下,对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墙壁水泥排出时对摄像头的损害。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后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I部放大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壳体;2、把手;3、通风孔;4、气泵;5、第一电机;6、固定框;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一联轴器;10、丝杠;11、丝母;12、连接杆;13、第一滑槽;14、调节臂;15、第三通孔;16、第二电机;17、第四通孔;18、第二联轴器;19、清扫刷;20、硬质管;21、软质管;22、第二壳体;23、第三电机;24、第三联轴器;25、第一钻杆;26、第五通孔;27、钻头;28、气泵开关;29、第一电机开关;30、第二电机开关;31、第三电机开关;32、电源开关;33、支架;34、摄像头;35、补光灯;36、第一导杆;37、第二导杆;38、滑钮;39、第二滑槽;40、液晶显示屏;41、固定卡座;42、插拔式蓄电池;43、蓄电池开关;44、第一锥齿轮;45、第二锥齿轮;46、第二钻杆;47、第六通孔;48、轴承;49、固定管;50、弹簧;51、支撑管;52、透明挡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把手2和通风孔3,如附图2所示,通风孔位于第一壳体两侧,不仅对第一壳体起到装饰美化作用,也与气泵相适应,气泵形状如附图1所示,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用于吹风,在使用时,将风从软质管送到硬质管吹出。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气泵4和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固定框6,所述第一壳体1顶壁设置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通孔7位于固定框6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联轴器9,所述第一联轴器9上设置丝杠10,所述丝杠10上安装丝母11,所述丝母11两端固定设置连接杆12,所述固定框6内壁上设置第一滑槽13,所述连接杆12远离丝母11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3内,所述连接杆12与固定框6之间通过第一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丝母11上方设置调节臂14,所述调节臂14为中空调节臂,如附图1所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丝杠旋转,在连接杆和第一滑槽的作用下,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把手(2)和通风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气泵(4)和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固定框(6),所述第一壳体(1)顶壁设置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通孔(7)位于固定框(6)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联轴器(9),所述第一联轴器(9)上设置丝杠(10),所述丝杠(10)上安装丝母(11),所述丝母(11)两端固定设置连接杆(12),所述固定框(6)内壁上设置第一滑槽(13),所述连接杆(12)远离丝母(11)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3)内,所述连接杆(12)与固定框(6)之间通过第一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丝母(11)上方设置调节臂(14),所述调节臂(14)为中空调节臂,所述丝母(11)位于调节臂(14)内,所述固定框(6)顶壁上设置第三通孔(15),所述调节臂(14)顶端穿过第三通孔(15)位于固定框(6)外部,所述调节臂(14)内部设置第二电机(16),所述调节臂(14)上设置第四通孔(17),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第四通孔(17)位于调节臂(14)外部,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二联轴器(18),所述第二联轴器(18)上设置清扫刷(19),所述清扫刷(19)上方设置硬质管(20),所述硬质管(20)一端位于调节臂(14)内部,所述硬质管(20)位于调节臂(14)外的长度小于清扫刷(19),所述硬质管(20)与调节臂(14)相通,所述硬质管(20)位于调节臂(14)内部一端设置软质管(21),所述软质管(21)远离一端穿过调节臂(14)和第二通孔(8)后与气泵(4)连接,所述调节臂(14)顶部设置第二壳体(22),所述第二壳体(22)内设置第三电机(23),所述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三联轴器(24),所述第三联轴器(24)内设置第一钻杆(25),所述第二壳体(22)上设置第五通孔(26),所述第一钻杆(25)远离第三联轴器(24)一端穿过第五通孔(26)位于第二壳体(22)外部,所述第一钻杆(25)远离第三联轴器(24)一端设置钻头(27),所述固定框(6)上设置气泵开关(28)、第一电机开关(29)、第二电机开关(30)、第三电机开关(31)和电源开关(32),所述气泵开关(28)、第一电机开关(29)、第二电机开关(30)和第三电机开关(31)分别与气泵(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6)、第三电机(23)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钻孔器,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把手(2)和通风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气泵(4)和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固定框(6),所述第一壳体(1)顶壁设置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通孔(7)位于固定框(6)内部,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联轴器(9),所述第一联轴器(9)上设置丝杠(10),所述丝杠(10)上安装丝母(11),所述丝母(11)两端固定设置连接杆(12),所述固定框(6)内壁上设置第一滑槽(13),所述连接杆(12)远离丝母(11)一端位于第一滑槽(13)内,所述连接杆(12)与固定框(6)之间通过第一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丝母(11)上方设置调节臂(14),所述调节臂(14)为中空调节臂,所述丝母(11)位于调节臂(14)内,所述固定框(6)顶壁上设置第三通孔(15),所述调节臂(14)顶端穿过第三通孔(15)位于固定框(6)外部,所述调节臂(14)内部设置第二电机(16),所述调节臂(14)上设置第四通孔(17),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第四通孔(17)位于调节臂(14)外部,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二联轴器(18),所述第二联轴器(18)上设置清扫刷(19),所述清扫刷(19)上方设置硬质管(20),所述硬质管(20)一端位于调节臂(14)内部,所述硬质管(20)位于调节臂(14)外的长度小于清扫刷(19),所述硬质管(20)与调节臂(14)相通,所述硬质管(20)位于调节臂(14)内部一端设置软质管(21),所述软质管(21)远离一端穿过调节臂(14)和第二通孔(8)后与气泵(4)连接,所述调节臂(14)顶部设置第二壳体(22),所述第二壳体(22)内设置第三电机(23),所述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三联轴器(24),所述第三联轴器(24)内设置第一钻杆(25),所述第二壳体(22)上设置第五通孔(26),所述第一钻杆(25)远离第三联轴器(24)一端穿过第五通孔(26)位于第二壳体(22)外部,所述第一钻杆(25)远离第三联轴器(24)一端设置钻头(27),所述固定框(6)上设置气泵开关(28)、第一电机开关(29)、第二电机开关(30)、第三电机开关(31)和电源开关(32),所述气泵开关(28)、第一电机开关(29)、第二电机开关(30)和第三电机开关(31)分别与气泵(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仲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