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友专利>正文

一种全视角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55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视角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长方条状形的漂片通过中间的连接球连接而成,且相邻两块漂片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所述的连接球球体表面设置有多块不同角度的反光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漂身采用十字交叉的多片漂片连接而成,提高了浮漂在水中特别是有风的时候的漂体稳定性,十字交叉的漂片以及设置有多片反光面的连接球,能多角度反光,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醒目,适合钓鱼者能多视角观察浮漂的动静,不存在视觉盲区,能让钓鱼者更精准的掌握鱼的咬饵情况,同时,十字交叉结构能起到定向作用,提高抛杆入水的精确度,提高钓鱼渔获。

Full view buo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 view of the floater, comprising a floating, floating body, floating feet,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loat by two or more rectangular strip shaped float slice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connecting ball connection, and two adjacent floating tablets showed cross arrangement of the connecting bal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ve surface with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angles.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floating body by using cross multi piece drift piece connection, improve the float in water when the wind blows float stability, cross drift and is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reflecting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ball, multi angle reflection, no matter from which angle is more eye-catching, for anglers can float multi view observation of the movement, there is no visual blind spot, can make more accurate grasp of angler fish bait, at the same time, the cross structure can play a directional rol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od into the water, improve the fishing catch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视角浮漂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可多角度清晰观察的全视角浮漂。
技术介绍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只能根据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钓鱼的过程中,当鱼咬住鱼饵或钓钩后,鱼运动时,会通过鱼线牵动浮在水面的漂尾产生适当的下沉或上浮动作,钓鱼者就是通过浮漂漂尾的下沉或上浮动作从而判断是否有鱼咬钩,漂尾是钓鱼者的第二只眼,因此,能否清楚的观察到浮漂的下沉或上浮动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清楚观察浮漂动作,普通浮漂都是在漂尾(浮于水中时处于上面的一截)交替涂有不同颜色的漂目,通过浮于水面上的漂尾部分的颜色改变来判断浮漂下沉或上浮动作。此种浮漂漂尾采用圆柱状材料制成,且漂尾较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钓鱼者须集中目光与注意力才能看清漂尾动作,且此种浮漂的漂尾在晴朗的天气会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因为水面的反光或风吹等因素影响导致钓鱼者根本看不清甚至看不到浮漂,严重影响钓鱼者观察浮漂动作,精确了解鱼的咬饵情况并及时收杆上鱼,导致钓鱼者的渔获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清晰观察的全视角浮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视角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长方条状形的漂片通过中间的连接球连接而成,且相邻两块漂片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所述的连接球球体表面设置有多块不同角度的反光面。对于本技术,所述的连接球为球体或柱体,连接球球体表面的反光面整体呈对应的球形排列或柱状排列。对于本技术,所述的漂片两端为弧形结构。对于本技术,所述最底部的漂片或连接球通过长柱状的碳纤维棒与漂身连接。对于本技术,所述的漂片上涂有间隔分布的不同颜色的漂目涂层,所述的漂片、连接球、碳纤维棒及漂身外表面涂有荧光涂层。对于本技术,所述的漂片及连接球为硬质玻璃纤维体。有益效果:1、漂尾采用十字交叉的多片漂片连接而成,使空气分流均等,提高了浮漂在水中特别是有风的时候漂体的平衡性、稳定性和定向性;2、十字交叉的漂片以及设置有多片反光面的连接球,能多角度反光,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醒目,适合钓鱼者能多视角观察浮漂的动静,不存在视觉盲区,能让钓鱼者更精准的掌握鱼的咬饵情况,提升浮漂在钓鱼过程中鱼咬鱼钩时的灵敏度,提高钓鱼渔获;同时漂片两端为弧形结构,能减轻风的阻力,提升漂的稳定性;3、在抛杆或是下水时,十字交叉结构能起到定向作用,提高抛杆入水的精确度;4、十字形架结构漂尾能节约成本,减轻漂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漂尾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漂身,2-漂脚,3-漂片,4-连接球,5-碳纤维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全视角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1、漂脚2,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长方条状形的漂片3通过中间的连接球4连接而成(附图中所示为漂身由两块漂片构成,当采用多片漂片时,则相邻两片漂片之间均用连接球进行连接),且相邻两块漂片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连接球球体表面设置有多块不同角度的反光面,连接球为球体或柱体,连接球球体表面的反光面整体呈对应的球形排列或柱状排列,当光线照射在连接球上时,连接球上的反光面可向各个角度反光,从而使得钓鱼者无论是站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连接球,不存在视觉死角,便于钓鱼者观察浮漂动静。漂片两端采用弧形结构以减轻风的阻力,与连接球连接的一端适当嵌入连接球球体内固定,最底部一块漂片(当最底部是漂片时)或最底部一个连接球(当最底部是连接球时,如附图所示)通过长柱状的碳纤维棒5与漂身连接。与普通浮漂类似的是,为便于观察浮漂的下沉与上浮细微动作,在每片漂片上都涂有间隔分布的不同颜色的漂目涂层,所述的漂片、连接球、碳纤维棒及漂身外表面涂有荧光涂层。在实际生产制作时,漂片及连接球都采用一根硬质玻璃纤维棒打磨磨制而成,其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吹倒或吹弯。在使用的过程中,漂尾采用十字交叉的多片漂片连接而成,由于水下阻力较大,当水面有风吹动时,十字交叉的结构会因风导致漂体旋转,而不会因风将漂体吹移原来位置,提高了漂体在水中的稳定性,同时,在抛杆或是下水时,十字交叉结构能起到定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十字交叉的漂片以及设置有多片反光面的连接球,能多角度反光,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醒目,适合钓鱼者能多视角观察浮漂的动静,不存在视觉盲区,能让钓鱼者更精准的掌握鱼的咬饵情况,提高钓鱼渔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视角浮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视角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长方条状形的漂片通过中间的连接球连接而成,且相邻两块漂片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所述的连接球球体表面设置有多块不同角度的反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视角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两块或多块长方条状形的漂片通过中间的连接球连接而成,且相邻两块漂片均呈十字交叉状排列,所述的连接球球体表面设置有多块不同角度的反光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视角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球为球体或柱体,连接球球体表面的反光面整体呈对应的球形排列或柱状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视角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友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