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友专利>正文

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98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包括漂尾、漂身、漂脚、电子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为透明的玻璃纤维柱状体,所述的漂脚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于所述漂身的底部,所述电子发光组件的电池及发光体安装于所述漂脚与漂身连接处的漂身内,所述电子发光组件的光导纤维体自发光体处向上经漂身及漂尾内部延伸至漂尾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漂尾的亮度更柔和,不会产生眩目感,成本更低,不易变形,且浮漂整体在水中的稳定性更好。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oat whose tail is a combination of glass fiber body and optical fib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
技术介绍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只能根据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钓鱼的过程中,当鱼咬住鱼饵或钓钩后,鱼运动时,会通过鱼线牵动浮在水面的漂尾产生适当的下沉或上浮动作,钓鱼者就是通过浮漂漂尾的此下沉或上浮动作从而判断是否有鱼咬钩,漂尾是钓鱼者的第二只眼,因此,能否清楚的观察到浮漂的下沉或上浮动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清楚观察浮漂动作,普通浮标都是在漂尾(浮于水中时处于上面的一截)交替涂有不同颜色的漂目,通过浮于水面上的漂尾部分的颜色改变来判断浮漂下沉或上浮动作。此种浮漂虽然能从一度程度上通过浮漂动作了解鱼咬钩情况,但当阴雨天光线较暗,或者是夜钓时,垂钓者很难看清浮漂动作甚至完全看不到浮漂动作,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夜光浮漂,其是在浮漂内安装微型电池(一般都是安装于漂尾内),漂尾内安装通电发光体,使用时接通电源后发光体(灯珠)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以及配套的主要由电池、发光体及光导纤维体构成的电子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为透明的玻璃纤维柱状体,所述的漂脚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于所述漂身的底部,所述电子发光组件的电池及发光体安装于所述漂脚与漂身连接处的漂身内,所述电子发光组件的光导纤维体自发光体处向上经漂身及漂尾内部延伸至漂尾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以及配套的主要由电池、发光体及光导纤维体构成的电子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为透明的玻璃纤维柱状体,所述的漂脚顶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于所述漂身的底部,所述电子发光组件的电池及发光体安装于所述漂脚与漂身连接处的漂身内,所述电子发光组件的光导纤维体自发光体处向上经漂身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友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