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颅磁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磁场治疗大脑疾病的方法已得到认可,极低频率(mHz级别)的磁治疗产品已有应用,此仪器由:电源电路、人机界面、控制板、功率放大板、线圈、机壳等组成。但是此类产品对极微弱的电信号抗干扰要求极高,放大后的信号干扰与否直接影响仪器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如何测试功率放大板信号的干扰情况是确保仪器预防和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现在的磁治疗产品由于控制板采用交流电供电方式,控制板电路存在干扰,输出信号源不稳定、易受外部电源的影响,无法确定输出信号源的测量值。也无法判断功率放大器本身存在的故障与信号干扰。而且当控制板输出不干净的信号源给功率放大板,如控制板存在干扰的信号在功率放大板进行放大输出,会直接影响仪器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包括控制板、功放板模块、刺激线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功放板模块、刺激线圈、开关电源、交流电源模块、过流保护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电源适配器、继电器、输出隔离电路和干扰检测电路,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通过过流保护电路进而连接至控制板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而连接至功放板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开关电源进而连接至功放板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板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功放板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输出隔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功放板模块、刺激线圈、开关电源、交流电源模块、过流保护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电源适配器、继电器、输出隔离电路和干扰检测电路,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通过过流保护电路进而连接至控制板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而连接至功放板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交流电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开关电源进而连接至功放板的电源输入端,所述控制板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功放板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输出隔离电路进而与刺激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刺激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放板模块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干扰检测模块进而连接至控制板的第二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位器、第一稳压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容和第一可控硅,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控制端与第一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稳压管的阴极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端连接至电源适配器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源适配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通过第一电容连接至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可控硅的正极端和控制板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阳极端分别与第一可控硅的负极端和控制板的负极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和零点偏置电路,所述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零点偏置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功放板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干扰检测功能的经颅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平,李明碌,朱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优品睡眠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