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458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及制备方法,首先将纳米碳纤维进行表面酸化处理后依次浸入壳聚糖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层层自组装得到多孔纳米碳纤维,然后将多孔纳米碳纤维分散在抗肿瘤药物溶液中,最后经后处理得到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多孔纳米碳纤维包括一表面酸化的纳米碳纤维芯层和一依次由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形成的包层,包层为2层以上的结构,多孔纳米碳纤维的最大吸收波长为925~1100nm。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产品生物相容性好、光热转换效率高,实现了光热治疗和化疗的有机结合,其药物释放具有一定pH敏感性及温度响应性,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医疗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抗肿瘤药物及多孔纳米碳纤维基光热试剂对肿瘤抑制效率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由多孔纳米碳纤维作为光热试剂并通过负载抗肿瘤药物制备成载药光热试剂以达到对肿瘤的化学-光热联合治疗来提高肿瘤抑制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变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及手术切除等,然而手术切除会出现手术切除不完全,部分微小肿瘤组织的残留会造成复发且不断恶化,化疗对身体伤害极大且伴随着潜在的弊端,如效率较低、药物抗性及伴随某些副作用等。光热治疗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具备可控、微创、副作用低等特性。其主要依靠近红外激光的辐照将光能转换为热能,进而产生高温来进行肿瘤治疗。近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在700~1100nm,由于人体对近红外光的吸收较少,因此近红外光在人体组织中的穿透距离较深,从而适合实际临床应用。现有许多光热药物,尤其是无机纳米材料,如金纳米棒、银纳米颗粒、硫化铜纳米颗粒、碳基纳米材料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是:多孔纳米碳纤维包括一表面酸化的纳米碳纤维芯层和一依次由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形成的包层,所述包层为2层以上的结构,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的最大吸收波长为925~11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是:多孔纳米碳纤维包括一表面酸化的纳米碳纤维芯层和一依次由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层层自组装形成的包层,所述包层为2层以上的结构,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的最大吸收波长为925~11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酸化的纳米碳纤维的长度为0.3~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酸化的纳米碳纤维的表面含有亲水性基团,亲水性基团为羧基和/或羟基;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90kDa~370kDa,脱乙酰度为75%~95%;所述海藻酸钠的分子量为32kDa~250kD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在无机盐溶液或蛋白质溶液分散稳定,无机盐溶液为质量浓度≤0.9%的氯化钠水溶液或10mM的磷酸缓冲溶液,蛋白质溶液浓度为0.05~0.15mM,蛋白质为牛血清蛋白,所述分散稳定是指常温常压下将多孔纳米碳纤维在无机盐溶液或蛋白质溶液中静置12~24h不发生明显的沉降现象;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的光热转换性能优良,当多孔纳米碳纤维分散液的浓度为25μg/mg~400μg/mg时,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激光下照射5min后分散液的温度从室温升高至34.6℃~56.7℃;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的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当多孔纳米碳纤维在细胞培养基溶液中浓度为3.125μg/mg~50μg/mg时,细胞存活率>80%;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分散液中的溶剂为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为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表面酸化的纳米碳纤维、壳聚糖和海藻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的药物负载量为200~400μg/mg;所述多孔纳米碳纤维基载药光热试剂的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和温度响应性,在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激光照射条件下pH为5.0的缓释体系在0~18天内的药物累计释放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戴家木金俊弘杨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