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45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可有效解决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15‑30份、白梨5‑15份、嫩藕5‑15份、鲜生姜3‑8份、芝麻香油1‑3份、蜂蜜5‑15份、核桃仁粉3‑8份、川贝1‑3份和冰糖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膏有效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等症,该药大多采用天然成分、服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未见病人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
技术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及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由于吸烟、环境污染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慢性支气管炎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本病具有典型的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伴随疾病的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易反复发作,临床又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炎、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可以暂时控制或缓解病情。但是,由于临床存在抗生素用药剂量不科学、时间不合理等问题,一方面增加了副作用,另一方面导致耐药现象,影响了临床疗效,造成治疗的失败甚至引起二重感染。而且对慢支的治疗,要达到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目的,除在急性发作期的积极对症治疗外,其缓解期的治疗亦非常重要。因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可有效解决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问题。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本病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为主,标实以痰饮壅盛为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治疗本病的首要原则,扶正补虚、祛除痰浊是其治疗的根本大法。故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发作时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益气、培本固元为主,兼顾祛邪。据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15-30份、白梨5-15份、嫩藕5-15份、鲜生姜3-8份、芝麻香油1-3份、蜂蜜5-15份、核桃仁粉3-8份、川贝1-3份和冰糖1-2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混匀,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膏有效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等症,该药大多采用天然成分、服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未见病人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上的创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18份、白梨8份、嫩藕8份、鲜生姜4份、芝麻香油1份、蜂蜜7份、核桃仁粉4份、川贝1份和冰糖1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混匀,即得。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25份、白梨10份、嫩藕10份、鲜生姜5份、芝麻香油2份、蜂蜜10份、核桃仁粉5份、川贝2份和冰糖2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混匀,即得。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30份、白梨15份、嫩藕15份、鲜生姜8份、芝麻香油3份、蜂蜜12份、核桃仁粉8份、川贝3份和冰糖1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混匀,即得。上述组份经科学、合理配伍,互相支持,有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疗效好,用药安全,并经临床资料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临床资料如下:(一)、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入选标准:(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其他辅助检查:1.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2.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70%)。当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的流量可明显降低。闭合容积可增大。以上检查符合其中1项或多项即可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三)、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咳、痰、喘、炎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无复发者。显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力等)有明显改善者。有效:病情欠稳定,但发作次数及程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者。无效:发作次数、程度及一般情况无改善或加重者。(四)、治疗方案:对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膏进行治疗,服用时,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0-150g,15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五)、统计学处理:入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为(47.7±18.6)岁。按上述(四)治疗方案,口服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中药,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痊愈30,显效41,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36%,表明该专利技术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为了更详细的说明治疗情况,以下是典型病例:案例1赵某,女性,36岁,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呈阵发性发作,以晨起尤甚,咳白色粘痰,量中等,而后每年反复发作,以冬春季节尤甚,年发作约3次,每次发作迁延近一个月。再次受凉上述症状复发3天后就医,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服用本专利技术膏方。服用专利技术实施例1膏方,每日早晚各一次,使用本专利技术膏方治疗7天,咳嗽症状减轻;使用本专利技术膏方治疗1个月,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后坚持服用3个月停用,随访无复发。案例2刘某,男性,45岁,5年前患者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喘息,痰量中等且粘稠,服用抗炎止咳药可缓解,此后5年间断出现上述症状,多于冬春季出现,咳嗽以晨起和夜间明显,咳白色粘痰,时有痰量增多、痰液变稠或呈黄色,常迁延1个月以上,每年发作3~4次,后经检查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再次受凉后流涕、咽痛,而后转为咳嗽、咳痰伴喘息,痰量多且粘稠不易咳出,自服急支糖浆2周无缓解后就医。建议服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膏方,每日早晚各一次,使用本专利技术膏方治疗一周后症状明显减轻;使用本专利技术膏方治疗1个月,咳喘、咳痰症状全部消失。案例3周某,男性,65岁,患者于1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嗽为间断性,较剧烈,痰为白色粘痰,量多,不易咳出,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每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15‑30份、白梨5‑15份、嫩藕5‑15份、鲜生姜3‑8份、芝麻香油1‑3份、蜂蜜5‑15份、核桃仁粉3‑8份、川贝1‑3份和冰糖1‑2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混匀,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15-30份、白梨5-15份、嫩藕5-15份、鲜生姜3-8份、芝麻香油1-3份、蜂蜜5-15份、核桃仁粉3-8份、川贝1-3份和冰糖1-2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混匀,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萝卜18份、白梨8份、嫩藕8份、鲜生姜4份、芝麻香油1份、蜂蜜7份、核桃仁粉4份、川贝1份和冰糖1份,将白萝卜、白梨、嫩藕、鲜生姜榨汁煮沸,加入芝麻香油、蜂蜜,煮沸,再加入核桃仁粉、川贝,煮沸,最后加入冰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川徐里刘永李宁伍盼盼吕慧慧乔漫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