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45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荆芥5~15份、苏叶5~15份、山药5~15份、炒白术5~15份、党参5~15份、桂枝5~15份、炒白芍5~15份、大枣5~15份、防风4~8份、羌活4~8份、地肤子4~8份、枳壳4~8份、青皮4~8份、陈皮4~8份、干姜4~8份、肉桂4~8份、制附子4~8份、姜半夏4~8份、黄芩25~35份、灸甘草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处方有“温肾健脾、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之功,具有阻断抗原抗体反应、减缓或清除过敏反应的抗过敏作用及组织修复作用,在治疗寒湿内蕴、受风失和型面部过敏性皮炎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面部的额头、眼睑、颧、颊等,有时双耳和头皮亦会出现皮肤病症。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水肿,大小不等的水泡,甚至渗液糜烂。不仅对患者正常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因患者抓挠而出现继发性感染。面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上升,与现代人饮食起居、生活方式等有有一定的关联,如过食生冷,晚睡熬夜等。这些都会伤及人体脾、肾的阳气,导致寒湿内生。部分患者体内寒湿可蕴而化为湿热,加上外感风邪,使机体受风寒湿热的侵扰。或患者素体脾虚,对风、寒、湿诸邪易感。湿热风邪致病,面部皮肤出现红疹、红斑,和瘙痒不难理解;而寒湿风邪引起的,则要从中医基础理论的阴性阴阳失调方面来分析:寒湿为阴邪阻滞于内,阳补格于表或上,风邪外犯,又易于伤人上部,从而出现面部的真寒假热证,使面部亦出现红斑或红疹,以及瘙痒。风、寒、湿、热诸邪皆可阻滞人体气机,影响机体水液的代谢,则面部又可出现水肿或红肿,甚至水泡、渗液糜烂等。目前,西医治疗过敏性皮炎多采用免疫抑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荆芥5~15份、苏叶5~15份、山药5~15份、炒白术5~15份、党参5~15份、桂枝5~15份、炒白芍5~15份、大枣5~15份、防风4~8份、羌活4~8份、地肤子4~8份、枳壳4~8份、青皮4~8份、陈皮4~8份、干姜4~8份、肉桂4~8份、制附子4~8份、姜半夏4~8份、黄芩25~35份、灸甘草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荆芥5~15份、苏叶5~15份、山药5~15份、炒白术5~15份、党参5~15份、桂枝5~15份、炒白芍5~15份、大枣5~15份、防风4~8份、羌活4~8份、地肤子4~8份、枳壳4~8份、青皮4~8份、陈皮4~8份、干姜4~8份、肉桂4~8份、制附子4~8份、姜半夏4~8份、黄芩25~35份、灸甘草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荆芥8~12份、苏叶8~12份、山药8~12份、炒白术8~12份、党参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丰瑞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