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44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湿疹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荆芥3~12g、干地黄10~16g、野菊花10~16g、山药(炒)15~35g、炒黄苓5~18g、全虫4~8g、紫草5~16g、乌豆衣6~18g、苦参3~12g、陈皮3~16g、大青叶10~16g、马鞭草15~35g、黄柏8~16g、苡米10~35g、白鲜皮6~16g、蒲公英10~35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湿疹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医者认为: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表现:一、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荆芥3~12g、干地黄10~16g、野菊花10~16g、山药(炒)15~35g、炒黄苓5~18g、全虫4~8g、紫草5~16g、乌豆衣6~18g、苦参3~12g、陈皮3~16g、大青叶10~16g、马鞭草15~35g、黄柏8~16g、苡米10~35g、白鲜皮6~16g、蒲公英10~3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荆芥3~12g、干地黄10~16g、野菊花10~16g、山药(炒)15~35g、炒黄苓5~18g、全虫4~8g、紫草5~16g、乌豆衣6~18g、苦参3~12g、陈皮3~16g、大青叶10~16g、马鞭草15~35g、黄柏8~16g、苡米10~35g、白鲜皮6~16g、蒲公英10~3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荆芥6~11g、干地黄11~14g、野菊花11~14g、山药(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