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包括头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头部;背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背部,位于头板面和座板面之间;座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臀部,位于头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之间;腿板面组合,包括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用于分别放置病人的左腿和右腿;滑轨附件,用于放置头板面、背板面、座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以调节其放置的各个板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躺卧环境的同时,为病人控制手术床提供了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推式手术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手术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
技术介绍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手术床是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的主要场所,为了方便医生的工作以及为病人提供更多服务,对手术床设计的改进日新月异。然而,当前的手术床没有考虑到前方涉水情况以及与病人的沟通方式,因此当前的手术床在设计上仍有进步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采用水深检测仪确定前方地平面的实时水深,采用气垫释放设备在前方地平面的实时水深大于等于最大行走水深时,气泵自动启动以将气垫充气后释放到手术床下方以帮助手术床涉水,同时还引入了基于头部动作的病人控制机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所述手术床包括:头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头部;背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背部,位于头板面和座板面之间;座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臀部,位于头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之间;腿板面组合,包括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用于分别放置病人的左腿和右腿;滑轨附件,用于放置头板面、背板面、座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以调节其放置的各个板面之间的距离。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头板面的尺寸为350毫米ⅹ320毫米、背板面的尺寸为650毫米ⅹ500毫米。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座板面的尺寸为450毫米ⅹ520毫米,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的尺寸都为700毫米ⅹ600毫米。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还包括:探测横杆,设置在手术床的前端,用于固定水深检测仪;四个行走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水深检测仪,朝向下方发射激光,接收从水面反射的激光以及从水底反射的激光,确定发射激光的时间作为第一时间,确定接收从水面反射的激光的时间作为第二时间,确定接收从水底反射的激光的时间作为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二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以获得第一时间差,将所述第三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以获得第二时间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激光在水下的传播速度确定下方实时水深;气垫释放设备,设置在底座内,与所述水深检测仪连接,包括气泵、左气垫和右气垫,用于在下方实时水深大于等于最大行走水深时,气泵自动启动以将左气垫充气后释放到左前轮和左后轮之间的左竖杆侧面,将右气垫充气后释放到右前轮和右后轮之间的右竖杆侧面;参考定位设备,用于基于头部骨骼模型建立人体头部模型,自所述人体头部模型处提取预设数量关键点并分别确定预设数量关键点参考位置,在预设数量关键点参考位置中,每一个关键点参考位置为对应关键点相对于人体头部模型中脑部顶点的相对位置;CCD传感设备,用于对手术床上的病人进行拍摄,以获取并输出实时病人图像;块式滤波设备,包括噪声分析单元、分块单元和滤波组合单元,所述噪声分析单元与所述CCD传感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实时病人图像,对所述实时病人图像进行噪声复杂度检测以确定并输出图像噪声复杂度,所述分块单元与所述噪声分析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图像噪声复杂度和所述实时病人图像,并基于所述图像噪声复杂度对所述实时病人图像进行分块处理以获得多个图像块,其中,所述图像噪声复杂度越高,对所述实时病人图像进行分块处理所获得的图像块的数量越多,所述滤波组合单元与所述分块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图像块,对每一个图像块执行以下处理:对每一个图像块进行噪声类型分析以获得主要噪声类型,基于主要噪声类型确定对应类型滤波器对图像块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得滤波块;所述自适应滤波设备还将所有滤波块进行组合以获得并输出组合滤波图像;实时定位设备,与所述块式滤波设备连接以获得所述组合滤波图像,用于基于预设数量基准关键点形状分别在所述组合滤波图像确定预设数量关键点当前位置;动作识别设备,分别与所述实时定位设备和所述参考定位设备连接,用于确定每一个关键点当前位置到对应关键点参考位置的偏移矢量以获得预设数量偏移矢量,基于所述预设数量偏移矢量确定实时头部动作;DSP处理芯片,与所述动作识别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实时头部动作,并将所述实时头部动作转换成相应的手术床控制信号;其中,在预设数量关键点当前位置中,每一个关键点当前位置为对应关键点相对于脑部顶点当前位置的相对位置,预设数量基准关键点为人体躯干中预设数量关键点的基准图像,预设数量关键点中包括脑部顶点。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还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左竖杆和所述右竖杆之间,同时且位于所述座板面的下方;推杆,设置在所述头板面的前端,用于方便医务人员对手术床进行推送操作。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还包括:静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激光在水下的传播速度。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还包括:亮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周围环境亮度以输出实时环境亮度。更具体地,在所述多功能推式手术床中:所述亮度检测仪和所述CCD传感设备都被设置在所述推杆上;其中,所述CCD传感设备与所述亮度检测仪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实时环境亮度确定是否对所述实时病人图像的拍摄提供辅助照明。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多功能推式手术床的结构方框图。附图标记:1头板面;2背板面;3座板面;4腿板面组合;5滑轨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推式手术床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在治疗心脏预激综合征的手术时,可借助高功能电子计算机定位。有的手术操作也不一定要进行切割来破坏组织,如经各种内窥镜取出胆道、尿路或胃肠道内的结石或异物;经穿刺导管用气囊扩张冠状动脉,或用激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等。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但绝大多数手术仍以医师的手工操作为主。手术床是医生实施手工操作的场所,也是病人躺卧的场所,在病人躺卧的手术床在被推送到手术室之前,可能会出现涉水的场景,一旦前方水域过深,手术床将无法前进,另外,对于严重病情的病人,与手术床的沟通也是一大问题。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搭建了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多功能推式手术床的结构方框图,所述手术床包括:头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头部;背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背部,位于头板面和座板面之间;座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臀部,位于头板面和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包括:头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头部;背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背部,位于头板面和座板面之间;座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臀部,位于头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之间;腿板面组合,包括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用于分别放置病人的左腿和右腿;滑轨附件,用于放置头板面、背板面、座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以调节其放置的各个板面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包括:头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头部;背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背部,位于头板面和座板面之间;座板面,用于放置病人的臀部,位于头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之间;腿板面组合,包括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用于分别放置病人的左腿和右腿;滑轨附件,用于放置头板面、背板面、座板面和腿板面组合以调节其放置的各个板面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头板面的尺寸为350毫米×320毫米、背板面的尺寸为650毫米×500毫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座板面的尺寸为450毫米×520毫米,左腿板面和右腿板面的尺寸都为700毫米×600毫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推式手术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测横杆,设置在手术床的前端,用于固定水深检测仪;四个行走轮,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水深检测仪,朝向下方发射激光,接收从水面反射的激光以及从水底反射的激光,确定发射激光的时间作为第一时间,确定接收从水面反射的激光的时间作为第二时间,确定接收从水底反射的激光的时间作为第三时间,将所述第二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以获得第一时间差,将所述第三时间减去所述第一时间以获得第二时间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激光在水下的传播速度确定下方实时水深;气垫释放设备,设置在底座内,与所述水深检测仪连接,包括气泵、左气垫和右气垫,用于在下方实时水深大于等于最大行走水深时,气泵自动启动以将左气垫充气后释放到左前轮和左后轮之间的左竖杆侧面,将右气垫充气后释放到右前轮和右后轮之间的右竖杆侧面;参考定位设备,用于基于头部骨骼模型建立人体头部模型,自所述人体头部模型处提取预设数量关键点并分别确定预设数量关键点参考位置,在预设数量关键点参考位置中,每一个关键点参考位置为对应关键点相对于人体头部模型中脑部顶点的相对位置;CCD传感设备,用于对手术床上的病人进行拍摄,以获取并输出实时病人图像;块式滤波设备,包括噪声分析单元、分块单元和滤波组合单元,所述噪声分析单元与所述CCD传感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实时病人图像,对所述实时病人图像进行噪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