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一端的用于支撑人体上身的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床体中部的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适应性支撑板、用于驱动适应性支撑板翻转且使得适应性支撑板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人体腰部、颈部的凸起的托起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托起机构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置有用于支撑腰部的第一支撑机构以及用于支撑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其中第一支撑机构在翻转的同时,能够在与人体的腰部、颈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支撑凸起,形成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曲线状态,使人坐在上面的感觉很舒适,配合第二支撑机构对人的腿部进行支撑,防止人下溜,提高整体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
技术介绍
医疗床为了适应病人们的使用要求,加入了各种可折叠的结构,例如可以将病人的背部进行支撑的结构等,现有医疗床的背部支撑结构大多为翻转式支撑结构,利用手轮将支撑结构翻转,在翻转的过程中将病人的背部逐渐的托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床上的枕头、褥子还是病人本身,很容易往下溜,为了避免下溜,病人需要抓住扶手或者向上使劲,给病人造成很不舒适的感觉;并且现有的背部托起结构本身躺在上面就不舒适,体验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一端的用于支撑人体上身的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床体中部的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适应性支撑板、用于驱动适应性支撑板翻转且使得适应性支撑板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人体腰部、颈部的凸起的托起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托起机构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适应性支撑板包括若干个活动连接的支撑单元,适应性支撑板的一端与床体铰接且在水平状态时,适应性支撑板的两侧搭设在床体上。进一步,所述托起机构包括导向板、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所述导向板与床体转动连接,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滑动设置在导向板上;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其中一个位于腰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颈部托起装置与其中一个位于颈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进一步,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上设置有腰部弧形托板,腰部弧形托板的弧形顶部与其中一个位于腰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颈部托起装置上设置有颈部弧形托板,颈部弧形托板的弧形顶部与其中一个位于颈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进一步,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所述导向板上配合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设置有滑槽。进一步,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导向柱、弹簧,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上,所述颈部托起装置上配合所述导向柱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腰部托起装置、颈部托起装置上。进一步,所述颈部托起装置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位置可调的设置有调整杆,所述导向槽开设在调整杆上,所述弹簧抵靠在调整杆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旋转伸缩杆与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旋转伸缩杆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板的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二支撑机构包括腿部支撑板与用于驱动腿部支撑板翻转的第二驱动机构,腿部支撑板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一侧与床体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旋转伸缩杆、第二连接杆、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转动设置在床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旋转伸缩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转轴上固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滚轮,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底部配合所述滚轮设置有滚动板。进一步,床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放脚的折叠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置有用于支撑腰部的第一支撑机构以及用于支撑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其中第一支撑机构在翻转的同时,能够在与人体的腰部、颈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支撑凸起,形成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曲线状态,使人坐在上面的感觉很舒适,配合第二支撑机构对人的腿部进行支撑,防止人下溜,提高整体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适应性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托起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弹性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病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包括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一端的用于支撑人体上身的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床体1中部的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适应性支撑板10、用于驱动适应性支撑板10翻转且在翻转的同时使得适应性支撑板10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人体腰部、颈部的凸起的托起机构20以及用于驱动托起机构20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30。适应性支撑板10包括若干个活动连接的支撑单元11,支撑单元11之间相铰接,适应性支撑板10在水平状态时,其两端搭设在床体1上。托起机构20包括导向板21、腰部托起装置22与颈部托起装置23;导向板21与床体1通过转轴212转动连接,腰部托起装置22与颈部托起装置23滑动设置在导向板21上;腰部托起装置22与颈部托起装置23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24;腰部托起装置22与其中一个位于腰部的支撑单元11连接,该连接可以为插接式、焊接式等连接方式,颈部托起装置23与其中一个位于颈部的支撑单元11连接,此连接可以为插接式、焊接式等连接方式。腰部托起装置22上设置有腰部弧形托板221,腰部弧形托板221的弧形顶部与其中一个位于腰部的支撑单元11连接;颈部托起装置23上设置有颈部弧形托板231,颈部弧形托板231的弧形顶部与其中一个位于颈部的支撑单元11连接,除上述两个连接处之外,适应性支撑板10的其余部分均搭设在托起机构20上。腰部托起装置22与颈部托起装置2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222与第二滑轮232,导向板21上配合第一滑轮222、第二滑轮232设置有滑槽211,使得滑动更为顺畅。弹性装置24包括导向柱241、弹簧242,导向柱241设置在腰部托起装置22上,颈部托起装置23上配合导向柱241设置有导向槽233,弹簧24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腰部托起装置22、颈部托起装置23上,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颈部托起装置23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位置可调的设置有调整杆234,导向槽233开设在调整杆234上,弹簧242抵靠在调整杆234上,如图5所示,调整杆234上设置有卡珠234a,颈部托起装置23上设置有若干个调整孔235,通过将卡珠234a卡接在不同的调整孔235中来调整弹簧242的压缩量,从而调整弹簧242在工作过程中的弹力。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旋转伸缩杆31与第一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与第一旋转伸缩杆31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板21的转轴212固定连接,第一旋转伸缩杆3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把手311,第一旋转伸缩杆31为现有技术,其在现有的医疗床上普遍应用,其功能为:旋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一端的用于支撑人体上身的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床体中部的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适应性支撑板、用于驱动适应性支撑板翻转且使得适应性支撑板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人体腰部、颈部的凸起的托起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托起机构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适应性支撑板包括若干个活动连接的支撑单元,适应性支撑板的一端与床体铰接且在水平状态时,适应性支撑板的两侧搭设在床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设置在床体一端的用于支撑人体上身的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床体中部的用于支撑人体腿部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适应性支撑板、用于驱动适应性支撑板翻转且使得适应性支撑板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人体腰部、颈部的凸起的托起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托起机构翻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适应性支撑板包括若干个活动连接的支撑单元,适应性支撑板的一端与床体铰接且在水平状态时,适应性支撑板的两侧搭设在床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机构包括导向板、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所述导向板与床体转动连接,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滑动设置在导向板上;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其中一个位于腰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颈部托起装置与其中一个位于颈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上设置有腰部弧形托板,腰部弧形托板的弧形顶部与其中一个位于腰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所述颈部托起装置上设置有颈部弧形托板,颈部弧形托板的弧形顶部与其中一个位于颈部的所述支撑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超舒适康复及休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托起装置与颈部托起装置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所述导向板上配合所述第一滑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彪,
申请(专利权)人:张彦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