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监测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379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8: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组牙齿数据模型,该组牙齿数据模型表示将患者牙列从基础牙齿状态矫正到目标牙齿状态的牙齿矫治计划,其中每个牙齿数据模型对应于所述牙齿矫治计划中一个阶段的牙齿矫治状态,并且患者牙列包括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对于该组牙齿数据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牙齿数据模型,进行下述处理步骤:a)计算当所述牙齿数据模型处于预定牙齿咬合状态时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颌间咬合状况,和/或所述牙齿数据模型以预定轨迹向预定牙齿咬合状态移动过程中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颌间咬合状况;以及b)通过计算机图形界面显示所述牙齿数据模型,并且在所述牙齿数据模型中显示所述颌间咬合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监测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
本申请牙齿矫正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牙齿矫治计划各阶段中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以及一种牙齿矫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医学矫正,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牙齿矫治器械。相对于传统的固定托槽矫治技术,新型的隐形矫治技术不需要托槽和钢丝,而是采用一系列隐形矫治器(也称为壳矫治器)。这种隐形牙齿矫治器由安全的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使矫治过程几乎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此外,由于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口腔卫生可以正常维护,整个矫治过程省时又省力。具体地,隐形牙齿矫治器是一组具有能够在内部容纳牙齿的空腔的聚合物壳体,其用来容纳牙齿的空腔的几何形状与该牙齿矫治器所要达到的牙齿的修正后状态/排列相适应,因此能通过使用一系列的隐形牙齿矫治器使得牙齿重新定位。一般而言,使得牙齿从基础牙齿状态定位到最后的目标牙齿状态包括至少4个逐次的步骤,有时需要包括至少20个步骤;对于复杂病例,也有可能需要包括40个或更多的步骤。每一个隐形牙齿矫治器需要在使用者的牙齿上佩戴一段时间,通过具有弹性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向牙齿施加力以使得牙齿逐渐排列整齐。在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监测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监测牙齿矫治计划各阶段中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组牙齿数据模型,该组牙齿数据模型表示将患者牙列从基础牙齿状态矫正到目标牙齿状态的牙齿矫治计划,其中每个牙齿数据模型对应于所述牙齿矫治计划中一个阶段的牙齿矫治状态,并且患者牙列包括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对于该组牙齿数据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牙齿数据模型,进行下述处理步骤:a)计算当所述牙齿数据模型处于预定牙齿咬合状态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颌间咬合状况,和/或所述牙齿数据模型以预定轨迹向预定牙齿咬合状态移动过程中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颌间咬合状况;以及b)通过计算机图形界面显示所述牙齿数据模型,并且在所述牙齿数据模型中显示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牙齿矫治计划各阶段中牙齿矫治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组牙齿数据模型,该组牙齿数据模型表示将患者牙列从基础牙齿状态矫正到目标牙齿状态的牙齿矫治计划,其中每个牙齿数据模型对应于所述牙齿矫治计划中一个阶段的牙齿矫治状态,并且患者牙列包括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对于该组牙齿数据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牙齿数据模型,进行下述处理步骤:a)计算当所述牙齿数据模型处于预定牙齿咬合状态时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颌间咬合状况,和/或所述牙齿数据模型以预定轨迹向预定牙齿咬合状态移动过程中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颌间咬合状况;以及b)通过计算机图形界面显示所述牙齿数据模型,并且在所述牙齿数据模型中显示所述颌间咬合状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颌间咬合状况包括颌间碰撞,其中所述颌间碰撞包括牙齿的碰撞部位以及碰撞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颌间咬合状况包括颌间接触,其中所述颌间接触包括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中对应牙齿之间的距离或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颌间接触包括牙颌接触、覆盖、覆合或中线距离中的一个或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该组牙齿数据模型中的每个牙齿数据模型,所述预定牙齿咬合状态是相同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牙齿咬合状态包括静态咬合、前伸合和/或侧方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比较所述牙齿矫治计划的不同牙齿数据模型的所计算的颌间咬合状况;以及根据颌间咬合状况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接受所述牙齿矫治计划。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颌间咬合状况包括颌间碰撞,并且其中比较所述牙齿矫治计划中不同牙齿数据模型的所计算的颌间咬合状况包括:将一个牙齿数据模型的所计算的颌间碰撞与其后的一个或多个牙齿数据模型的所计算的颌间碰撞进行比较,以确定前牙的颌间碰撞的碰撞面积和/或碰撞深度是否变化,或者确定后牙的颌间碰撞的不均匀程度是否变化。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牙齿数据模型,还进行下述处理步骤:c)根据预定咬合评价规则来评价所述牙齿数据模型的颌间咬合状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咬合评价规则包括:如果所述预定牙齿咬合状态为静态咬合,则判断所述上颌牙列中的后牙与所述下颌牙列中对应的后牙是否均匀接触,以及所述上颌牙列中的前牙与所述下颌牙列中对应的前牙是否无接触或轻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咬合评价规则包括:如果所述预定牙齿咬合状态为前伸合,则判断所述上颌牙列中的前牙与所述下颌牙列中对应的前牙是否均匀接触,以及所述上颌牙列中的后牙与所述下颌牙列中对应的后牙是否无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咬合评价规则包括:如果所述预定牙齿咬合状态为侧方合,则判断处于工作侧的所述上颌牙列中的前牙与所述下颌牙列中的对应前牙是否接触,以及所述上颌牙列中的后牙与所述下颌牙列中的对应后牙是否无接触。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牙齿数据模型,还进行下述处理步骤:根据牙齿数据模型的颌间咬合状况的评价结果,判断是否接受所述牙齿数据模型。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组牙齿数据模型中的所有牙齿数据模型均进行步骤a)至b)的处理,其中对该组牙齿数据模型中的每个牙齿数据模型进行的处理是按照其在牙齿矫治计划中的先后顺序执行的。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斌曹阳田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时代天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