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205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养殖池: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养殖池;(2)鱼苗养殖:采用红虫和配合饲料饲喂;(3)鱼苗筛选:选择姿态、体型、色泽优秀的个体,去除尾巴有折痕、水泡异常、残眼异形的个体;(4)日常管理;(5)疾病防治:定期喷洒芽孢杆菌液和呋喃西林液,以预防疾病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红虫和配合饲料饲喂,使鱼体色泽艳丽,生长迅速;合理的筛选既降低了养殖密度又节约了饲料与养殖成本;呋喃西林的定期喷洒可以预防烂鳃病及出血病的发生,定期使用芽孢杆菌液,可以净化水质,促进饲料消化,以实现较高的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鱼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式均是基于经验和传统,还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养殖系统,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死亡率高、疾病发生率高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合于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实现高效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养殖池: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面积为25-35m2,深度为60cm的养殖池,养殖池的水温保持在20-33℃,pH值为6.8-7.8,溶解氧的量大于5.0mg/L;(2)鱼苗养殖:①刚孵化出的鱼苗的饲养密度为400-500尾/m2,鱼苗的卵黄囊被吸收后,饲喂蒸熟后的蛋黄,每天喂四次;②当鱼苗体长达到1cm以上时,饵料以红虫为主,配合饲料为辅;③当鱼苗体长达到3cm以上时,饲养密度控制在120-150尾/m2,红虫与配合饲料结合饲喂,每天投喂两次;(3)鱼苗筛选:①当鱼苗长至2cm时进行初选:剔除小尾、缺尾、残眼异形的残次鱼;②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养殖池: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面积为25‑3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泡眼金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养殖池: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面积为25-35m2,深度为60cm的养殖池,养殖池的水温保持在20-33℃,pH值为6.8-7.8,溶解氧的量大于5.0mg/L;(2)鱼苗养殖:①刚孵化出的鱼苗的饲养密度为400-500尾/m2,鱼苗的卵黄囊被吸收后,饲喂蒸熟后的蛋黄,每天喂四次;②当鱼苗体长达到1cm以上时,饵料以红虫为主,配合饲料为辅;③当鱼苗体长达到3cm以上时,饲养密度控制在120-150尾/m2,红虫与配合饲料结合饲喂,每天投喂两次;(3)鱼苗筛选:①当鱼苗长至2cm时进行初选:剔除小尾、缺尾、残眼异形的残次鱼;②初选15天后进行复选,复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复选时剔除残眼异形的残次鱼;③当鱼苗长至3-4cm时进行二次复选,在此期间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二次复选选择姿态、体型、色泽优秀的个体,去除尾巴有折痕、水泡异常的个体;(4)日常管理:①鱼苗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祥张宝龙曲木尹超翟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现代晨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