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庆堃专利>正文

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170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莲田准备:选择合适的水田,加宽加高田埂;在莲田出水口附近开鱼溜;莲田中离田埂1‑2米处,开宽1.5‑2米,深0.8米的环田鱼沟,鱼沟和进出水口、鱼溜相通;并在进出水口处安装过滤设备和拦鱼栅;(2)莲藕栽培:每年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栽种藕种;(3)鱼种放养:每年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时每亩放养规格为30‑50g/尾,密度以200‑300尾/亩的仔口鱼种,其中鲤鱼占50%,团头鲂占30%,鲫鱼和青鱼占20%。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莲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莲田的自然资源,进行立体生产,可以达到莲鱼双丰收的目的,并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
技术介绍
莲,又称荷、芙蕖、水芙蓉等。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习惯上称种子为莲子、地下茎为藕、花托为莲蓬、叶为荷叶。种子和地下茎均可食用,叶入药,花可供观赏。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分为三大栽培类型,即藕莲、子莲、花莲。以产藕为主的称为藕莲,此类品种开花少;以产莲子为主的称为子莲,此类品种开花繁密,但观赏价值不如花莲;以观赏为主的称为花莲,此类品种雌雄多数为泡状或瓣化,常不能结实。目前,子莲以莲田单独养殖为主,没有充分利用莲田的自然资源,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利用莲田的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莲田准备:选择合适的水田,加宽加高田埂至高0.8-1.2米,顶宽1米;在莲田出水口附近开鱼溜,其总面积为莲田面积的2%-3%,鱼溜底比莲田底低0.8-1米,形状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莲田中离田埂1-2米处,开宽1.5-2米,深0.8米的环田鱼沟,鱼沟和进出水口、鱼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莲田准备:选择合适的水田,加宽加高田埂至高0.8‑1.2米,顶宽1米;在莲田出水口附近开鱼溜,其总面积为莲田面积的2%‑3%,鱼溜底比莲田底低0.8‑1米,形状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莲田中离田埂1‑2米处,开宽1.5‑2米,深0.8米的环田鱼沟,鱼沟和进出水口、鱼溜相通;并在进出水口处安装过滤设备和拦鱼栅;(2)莲藕栽培:每年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种藕种,栽种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3)鱼种放养:每年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时每亩放养规格为30‑50g/尾,密度以200‑300尾/亩的仔口鱼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莲田套养鱼类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莲田准备:选择合适的水田,加宽加高田埂至高0.8-1.2米,顶宽1米;在莲田出水口附近开鱼溜,其总面积为莲田面积的2%-3%,鱼溜底比莲田底低0.8-1米,形状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莲田中离田埂1-2米处,开宽1.5-2米,深0.8米的环田鱼沟,鱼沟和进出水口、鱼溜相通;并在进出水口处安装过滤设备和拦鱼栅;(2)莲藕栽培:每年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种藕种,栽种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3)鱼种放养:每年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庆堃
申请(专利权)人:何庆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