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方平专利>正文

光纤数字直放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99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数字直放站。光纤数字直放站,包括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所述近端机的近端光收发器与远端机的远端光收发器之间通过光纤相连接,近端上行支路与远端上行支路连接构成上行支路,近端下行支路与远端下行支路之间构成下行支路。通过上述结构,直放站的近端机与远端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信号传输不会由于距离变大而衰弱,在长距离和多路分路的传输系统中保持动态范围和服务质量不变。

Optical fiber digital repea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optical fiber digital repeater. Digital optical fiber repeater, including the near end machine,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machine connected with the near end machine; between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optical transceiver machine and the remote machine remote optical transceiver connected by optical fiber,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branch uplink uplink branch connected upstream branch, the proximal descending branch between the branch and the descending branch distal descending. Through the structure, between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machine repeater connected by optical fiber,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not due to the larger decline, maintain the dynamic range and quality of service in the sam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demultiplexing in long d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数字直放站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数字直放站。
技术介绍
直放站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放站不但能够增加室内或室外网络覆盖,还可以增加空闲基站的话务负荷、分摊基站话务量以及优化系统参数等。目前,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将直放站分为无线直放站、光纤孩子放站和移频直放站,安实现技术的不同可将直放站分为模拟直放站和数字直放站,按技术体制的不同可将直放站分为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TD-SCDMA直放站和TD-LTE直放站等,按功率等级低高低可将直放站分为高功率直放站和微功率直放站。现有技术中,直放站包括一个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但近端机和远端机中内部元器件连接不合理,导致信号输出效果不佳;另外,现有近端机和远端机机箱机构亦不合理,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质量好、结构合理的光纤数字直放站。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光纤数字直放站,包括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所述近端机包括近端机箱,以及设置在近端机箱内的近端电源模块、近端双工器、近端发射机、近端接收机、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所述近端双工器、近端接收机、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下行支路;所述近端光收发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发射机和近端双工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机包括远端机箱,以及设置在远端机箱内的远端电源模块、远端双工器、远端发射机、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所述远端双工器、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光收发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发射机和远端双工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下行支路;所述近端机的近端光收发器与远端机的远端光收发器之间通过光纤相连接,近端上行支路与远端上行支路连接构成上行支路,近端下行支路与远端下行支路之间构成下行支路;所述远端机箱包括箱体,以及铰接在箱体前端面上的柜门,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顶棚;所述箱体两侧板上设有透气通孔,顶棚的下端面卡接连接在箱体上端面;所述顶棚呈开口朝下的V形形状,顶棚外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透气通孔;所述箱体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横梁支架和竖梁支架固定,所述远端电源模块、远端双工器、远端发射机、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布局在安装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侧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卡接槽,顶棚的下端面设有卡接块。作为优选,所述顶棚上端面上设有若干条导流槽。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光纤数字直放站,该光纤数字直放站中包括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近端机的近端光收发器与远端机的远端光收发器之间通过光纤相连接,近端上行支路与远端上行支路连接构成上行支路,近端下行支路与远端下行支路之间构成下行支路。通过上述结构,直放站的近端机与远端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信号传输不会由于距离变大而衰弱,在长距离和多路分路的传输系统中保持动态范围和服务质量不变。附图说明图1为光纤数字直放站的结构框图。图2为近端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座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远端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光纤数字直放站,包括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所述近端机包括近端机箱1,以及设置在近端机箱1内的近端电源模块、近端双工器11、近端发射机12、近端接收机13、近端上行变频器14、近端下行变频器15、近端数模转换器16、近端模数转换器17、近端基带处理单元18和近端光收发器19。所述近端双工器11、近端接收机、近端下行变频器15、近端模数转换器17、近端基带处理单元18和近端光收发器19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下行支路。所述近端光收发器19、近端基带处理单元18、近端数模转换器16、近端上行变频器14、近端发射机12和近端双工器11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上行支路。所述近端机箱1包括基座21,以及设置在基座21上的侧围,以及设置在侧围上的顶板22。所述基座21上端面上连接有模块分隔板23,模块分隔板23将基座21上端面分为四个模腔,近端双工器设置在第一膜腔21a内,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设置在第二膜腔21b内,近端接收机、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设置在第三膜腔21c内,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发射机设置在第四膜腔21d内。所述基座21包括上基板24和下基板25,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构成通风道26。所述四个模腔的上端通过上模板27封闭,模腔的下端面通过散热安装板28封闭,散热安装板的下端面处于通风道内。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小孔,所述侧围包括前面板291、后面板292和两块侧板293,前面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膜腔21a和第二膜腔相通的插接口,侧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上述方案的近端机箱1中,基座21内部设置有风道,该风道可通过风机驱动气流循环,散热安装板处于风道内部,而近端机中各个部件均安装于散热安装板上的模腔内部,由此散热安装板具有导向散热的功能,从而提升该近端机箱1内部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另外在上述散热结构的前提下,相比于传统的机箱内部对元器件进行敞开式设置,该方案中模腔的上端通过上模板封闭,从而减少各个元器件上堆积灰尘,影响其使用性能;进一步的,考虑到上述散热结构的效果比传统敞开式的效果差,因此在上模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小孔,提升散热效果,当然也在降低了阻尘效果,即在散热和阻尘两种效果中进行折中调节,即保证了合理的散热效果又可避免灰尘大面积堆积。所述远端机包括远端机箱3,以及设置在远端机箱3内的远端电源模块、远端双工器32、远端发射机33、远端接收机34、远端上行变频器35、远端下行变频器36、远端数模转换器37、远端模数转换器38、远端基带处理单元39和远端光收发器31。所述远端双工器32、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35、远端模数转换器38、远端基带处理单元39和远端光收发器31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光收发器31、远端基带处理单元39、远端数模转换器37、远端下行变频器36、远端发射机33和远端双工器32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下行支路。所述远端机箱3包括箱体41,以及铰接在箱体41前端面上的柜门42,以及设置在箱体41上端的顶棚43。所述箱体41两侧板上设有透气通孔44,顶棚43的下端面卡接连接在箱体41上端面。所述顶棚43呈开口朝下的V形形状,顶棚43外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透气通孔44。所述箱体41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安装板45,安装板45通过横梁支架46和竖梁支架47固定,所述远端电源模块31、远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纤数字直放站

【技术保护点】
光纤数字直放站,包括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所述近端机包括近端机箱,以及设置在近端机箱内的近端电源模块、近端双工器、近端发射机、近端接收机、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所述近端双工器、近端接收机、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下行支路;所述近端光收发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发射机和近端双工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机包括远端机箱,以及设置在远端机箱内的远端电源模块、远端双工器、远端发射机、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所述远端双工器、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光收发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发射机和远端双工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下行支路;所述近端机的近端光收发器与远端机的远端光收发器之间通过光纤相连接,近端上行支路与远端上行支路连接构成上行支路,近端下行支路与远端下行支路之间构成下行支路;所述远端机箱包括箱体,以及铰接在箱体前端面上的柜门,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端的顶棚;所述箱体两侧板上设有透气通孔,顶棚的下端面卡接连接在箱体上端面;所述顶棚呈开口朝下的V形形状,顶棚外沿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透气通孔;所述箱体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横梁支架和竖梁支架固定,所述远端电源模块、远端双工器、远端发射机、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布局在安装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数字直放站,包括近端机,以及与近端机相连接的若干个远端机;所述近端机包括近端机箱,以及设置在近端机箱内的近端电源模块、近端双工器、近端发射机、近端接收机、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所述近端双工器、近端接收机、近端下行变频器、近端模数转换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近端光收发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下行支路;所述近端光收发器、近端基带处理单元、近端数模转换器、近端上行变频器、近端发射机和近端双工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近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机包括远端机箱,以及设置在远端机箱内的远端电源模块、远端双工器、远端发射机、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下行变频器、远端数模转换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所述远端双工器、远端接收机、远端上行变频器、远端模数转换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和远端光收发器之间依次信号连接构成远端上行支路;所述远端光收发器、远端基带处理单元、远端数模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任方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