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968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包括外侧板、内侧板以及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的多功能结构层,所述外侧板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一侧连接,所述外侧板的另一侧复合有外饰层,所述内侧板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内侧板的另一侧复合有内饰层;所述多功能结构层包括承力架,在所述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所述承力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防水、隔热保温材料;能够保证质量,施工吊装容易,提高施工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性能稳定,耐冲击性能好,可避免传统墙板开裂、变形和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性安装完成后,无须饰面施工,节约工程造价和工期。

Assembly type external wall boar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prefabricated wall panel, including multi functional structure layer between the outer panel and the inner plate and the outer plat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ide plate, the side plate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 layer connecti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ateral plate composite have the exterior layer, one side of the inner plate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 layer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side, the other side of the inner panel composite interior layer; the multifunctional structure layer comprises a bearing frame, bearing frame gap between the outer panel and the inner panel and the filled with waterproof and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to ensure the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asy,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invention is stable, good impact resistance, can avoid the edge off angle of quality defects and lack of traditional wall cracking, deformation, After the one-time installation of the invention,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not sa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not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复合型墙体材料工业化制造和应用技术。传统外墙板的施工需要经过“放线-切割-上浆-安装-调节-校正-灌浆和补浆-固定”工序复杂,且面临承重墙体与保温系统并未全部一体化施工的问题,建造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单位GDP建筑垃圾全世界第一)、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人工费用高等问题。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和钢结构构件的发展相比,装配式建筑配套的墙板材料发展相对滞后,传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墙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板,自重大,生产、运输、施工措施费用高;钢结构建筑的外墙以幕墙和砌体为主,隔墙以砌体和墙板为主,幕墙造价高,砌体墙体施工慢。装配式复合墙板可实现设计一体化、建造装配化化、性能复合化、材料一体化,是我国未来墙材的发展方向。申请号为CN201510906488《一种基于发泡水泥外保温处理的装配式复合墙板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墙板及其制造方法,对推动复合墙材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该专利技术产品的制作周期较长,复合墙板的重量大,对施工要求较高,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申请号为CN201610167280《用于钢结构墙体的装配式EPS模块夹心保温复合墙板》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专门为钢结构房屋建筑配套使用的保温复合墙板,其强度、保温等性能较好,但该种复合墙板在安装后还需进行防水、保温、装饰等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工业化水平较低。现阶段,市面上建筑外墙装饰一体化墙板应用较少,且传统墙板施工速度慢、综合造价高、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极易出现收缩开裂、空鼓等现象,严重影响后期使用。目前大多数墙板主要适用于建筑内隔墙,且未进行内外饰面处理,墙板与芯板结构安装完成后,仍需工地现场进行墙体基层处理及饰面装饰施工,工人认可程度低、施工工序复杂、效率低、后续工程质量问题难以追责,已不符合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部分企业近年来研发了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但大部分仅可用于内隔墙,可用于外墙的装配式墙板主要是预制三明治混凝土板,该墙板质量重,吊装难度大,外叶墙易脱落,且无法提供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让建筑内外墙装饰一体化,实现保温、防水和隔音性能,重量轻,降低了对吊装设备的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包括外侧板、内侧板以及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的多功能结构层,所述外侧板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一侧连接,所述外侧板的另一侧复合有外饰层,所述内侧板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内侧板的另一侧复合有内饰层;所述多功能结构层包括承力架,在所述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所述承力架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防水、隔热保温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保温、防水、隔音等作用,而且能够实现保温、防水、隔音和装饰的一体化,本专利技术为工厂预制,能够保证质量,且质量轻,对吊装设备要求较低,施工吊装容易,提高施工效率;方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方便本专利技术与建筑的连接或本专利技术之间的连接;且所述外饰层和所述内饰层使得本专利技术整体性能稳定,耐冲击性能好,吸水率低,可有效避免传统墙板开裂、变形和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且本专利技术一次性安装完成后,无须饰面施工,节约工程造价和工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承力架是由多根第一骨架和多根第二骨架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保证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稳定性,且能够保持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进一步,多根所述第一骨架均水平布置,多根所述第二骨架均竖直布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数量,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重量。进一步,所述承力架还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第一骨架或第二骨架的端头垂直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骨架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或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骨架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或螺栓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使得保证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用于施工吊装的吊装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施工吊装,使得施工吊装更加容易,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所述外侧板由多块板材拼接而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使得所述外侧板的尺寸精准,误差较小。进一步,所述外侧板的所述板材与板材之间形成3-5mm的拼缝,所述拼缝填补砂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控制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平整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质量。进一步,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厚度范围为50-150mm;所述外侧板的厚度范围为50-100mm,所述外侧板的高度和长度的范围均为1000-6000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好的防水、隔热、保温效果;所述装配式外墙板的厚度、高度和长度在这个范围值内,可达到相应的传热系数和隔声要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墙板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外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别制备外侧板、内侧板和承力架;步骤二:将所述外侧板的一侧与所述承力架固定连接;步骤三:在所述外侧板与所述承力架限定形成的空腔内填充防水、隔热保温材料,形成所述多功能结构层;步骤四:形成所述多功能结构层后,将所述内侧板的一侧与所述承力架固定连接;步骤五:所述外侧板的另一侧与外饰层进行复合,所述内侧板的另一侧与内饰层进行复合。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厂预制,能够保证质量;所述多功能结构层与所述外侧板的紧密结合,与传统墙板比,基本杜绝了墙体渗漏等问题,整板防水、隔声性能优异、保温性能突出;所述外饰层和所述内饰层使得本专利技术整体性能稳定,且本专利技术一次性安装完成后,无须饰面施工,节约工程造价和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侧板,2、内侧板,3、承力架,31、第一骨架,32、第二骨架,33、支撑骨架,4、外饰层,5、内饰层,6、吊装件,7、第一锚钉,8、第二锚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包括外侧板1、内侧板2以及外侧板1与内侧板2之间的多功能结构层,外侧板1的一侧与多功能结构层的一侧连接,外侧板1的另一侧复合有外饰层4,内侧板2的一侧与多功能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内侧板2的另一侧复合有内饰层5;外侧板1所在的一侧为室外侧,内侧板1所在的一侧为室内侧;本专利技术的外饰层4和内饰层5均在工厂内一次加工制作完成,与传统墙板比,产品质量有可靠保证,一次性安装完成后,无须饰面施工,节约工程造价和工期。所述多功能结构层包括承力架3,在外侧板1、内侧板2与承力架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防水、隔热保温材料;所述防水、隔热保温材料复合于外侧板1、内侧板2和承力架3之间,能够实现所述防水、隔热保温材料与主体结构同寿命。外侧板1的材料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板(1)、内侧板(2)以及所述外侧板(1)与所述内侧板(2)之间的多功能结构层,所述外侧板(1)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一侧连接,所述外侧板(1)的另一侧复合有外饰层(4),所述内侧板(2)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内侧板(2)的另一侧复合有内饰层(5);所述多功能结构层包括承力架(3),在所述外侧板(1)、所述内侧板(2)与所述承力架(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防水、隔热保温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板(1)、内侧板(2)以及所述外侧板(1)与所述内侧板(2)之间的多功能结构层,所述外侧板(1)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一侧连接,所述外侧板(1)的另一侧复合有外饰层(4),所述内侧板(2)的一侧与所述多功能结构层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内侧板(2)的另一侧复合有内饰层(5);所述多功能结构层包括承力架(3),在所述外侧板(1)、所述内侧板(2)与所述承力架(3)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防水、隔热保温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架(3)是由多根第一骨架(31)和多根第二骨架(32)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一骨架(31)均水平布置,多根所述第二骨架(32)均竖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架(3)还包括支撑骨架(33),所述支撑骨架(33)与所述第一骨架(31)或第二骨架(32)的端头垂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31)与所述第二骨架(32)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或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骨架(32)与所述支撑骨架(33)之间通过焊接或铆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佳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