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及其制备方法、稀释剂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940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组分及重量配比如下:固体含量为50%的Tg为70~90℃的丙烯酸树脂30-45,固体含量为20%的醋酸丁酸纤维素20-30,固体含量为30%的三元共聚氯醋树脂8-12,平均粒径≤20μm的非浮型铝银浆6-10,分散剂0.3-0.5,流平剂0.2-0.4,防沉剂0.4-0.6,甲苯6.0~10.0,乙酸乙酯3.5~6.0,甲基异丁基酮3.5~6.0,异丁醇3.0~5.0,乙二醇单丁醚4.0~7.0。其专用稀释剂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白电油20,甲苯10,乙酸乙酯22,丙酮15,异丁醇25,乙二醇单丁醚8。将上述主漆与稀释剂按照1∶2~3比例均匀混合后喷涂,得到的漆膜金属感非常接近电镀效果、具有非常好的耐醇性,硬度高、耐磨耗性好,且工序简单。所用铝银浆为普通铝银浆,成本是仿电镀铝银浆的5~10%,是电镀银的2%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漆,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电镀效果的丙烯酸塑料 漆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塑料漆专用的稀释剂,以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电器产品的塑料外壳、塑料玩具、汽车配件等塑料制品的表面 保护和装饰一般采用丙烯酸塑料漆,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铝粉漆,选用不 同的铝银浆,漆膜能达到不同的金属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 实现个性化装饰效果。最为高贵靓丽的是使用电镀银浆做出的逼真的电 镀效果,但是电镀^l浆价格极其昂贵,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并且,用电镀银浆制作的电镀银塑料漆施工时需先喷涂黑色底漆;即使使用仿电镀 铝银浆,成本也很高,应用同样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廉价的普通铝银浆达到仿 电镀效果的丙烯酸塑料漆,还提供其制造方法,以及与该塑料漆配合使 用的专用稀释剂,以及使用的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配比如下固体含量为50。/。的Tg为70 9(TC的丙烯酸树脂 30-45固体含量为20%的醋酸丁酸纤维素 20-30固体含量为30%的三元共聚氯醋树脂 8-12平均粒径< 20 |a m的非浮型铝银浆 6-10分散剂 0. 3-0. 5流平剂 0. 2-0. 4防沉剂 0. 4-0. 6甲苯 6.0 — 10.0乙酸乙酯 3.5-6.0曱基异丁基酮 3. 5 ~ 6.0异丁醇 3.0-5.0乙二醇单丁醚 4.0-7.0。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铝银浆与溶剂中的曱苯重量比优选为1: 1。各组分优选如下重量配比固体含量为50。/。的Tg为70 9(TC的丙烯酸树脂 37固体含量为20%的醋酸丁酸纤维素 21固体含量为30%的三元共聚氯醋树脂 10平均粒径《20iam的非浮型铝银浆 8. 5分散剂 0. 4流平剂 0. 3防沉剂 0. 5曱苯 8. 5乙酸乙酯 4.6曱基异丁基酮 5. 0异丁醇 3. 0乙二醇单丁醚 4.1。所述固体含量为50%的丙烯酸树脂是用重量比为25: 10: 15的乙酸 丁酯、丁酮和乙二醇单丁醚混合溶液溶解而成。所述固体含量为20%的醋酸丁酸纤维素是用重量比为20: 40: 20的 丁酮、乙酸丁酯和乙二醇单丁醚的混合溶剂溶解而成;所述固体含量为 30°/。的三元共聚氯醋树脂是用丁酮溶解成而成的树脂液。所述铝银浆优选铝粉含量为65°/。、粒径为8-15jum的亮白银铝银浆。所述分散剂为低分子量不饱和多元羧酸聚合物加有机硅氧烷共聚体 的50%重量百分含量的溶液,其中溶剂为重量比为9: l的二曱苯与二异 丁基酮的混合液;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12. 5%溶液,其 中溶剂为重量比为7: 2的二曱苯与乙二醇单苯醚的混合液;所述防沉剂 为聚酰胺蜡的20%分散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铝银浆的预分散按照重量配比取铝银浆、甲苯和分散剂, 进行低速搅拌至无集聚的铝粉颗粒;步骤二按照重量配比取组分中的50%丙烯酸树脂、20%醋酸丁酸纤 维素、30%氯醋树脂混合均匀,再加入防沉剂,高速搅拌分散15分钟,然后按重量份加入流平剂、乙酸乙酯、曱基异丁基酮、异丁醇、乙二醇单丁醚,搅拌均匀;步骤三将以上步骤一中预分散好的铝银浆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到步骤 二得到的漆料中,加完继续低速搅拌10 15分钟至分散均匀,过滤即得 到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的专用稀释剂,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比的组分构成白电油 20曱苯 10乙酸乙酯 22丙酮 15异丁醇 25乙二醇单丁醚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和所述稀释剂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与稀释剂按照重量比1: 2~ 3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喷涂施工,常温下经过24小时自然千燥或者60~ 80°C30分钟烘干即得到仿电镀效果的漆膜。按上述组分和重量配比制备的仿电镀效果塑料漆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用醋酸丁酸纤维素,对铝粉有强烈的定向排列作用,使油 漆施工后铝粉能够迅速定向排列,这样,使用普通的廉价的铝银浆也能 形成金属感强烈的电镀效果漆膜;由于丙烯酸树脂玻璃化温度Tg为70 ~ 9(TC,使得漆膜具有较高的硬度,耐酒精良好,耐刮伤性好,耐磨耗性好;由于使用氯醋树脂与丙烯S吏树脂配合,增加了对PVC、 ABS和PC塑 料的附着力,增加层间附着力,使漆膜具有非常好的耐醇性,耐酒精擦 拭超过500次;本专利技术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采用了非浮型铝银浆,具有 极好的着色度,很强的遮盖力,涂装金属效果好,选择平均粒径<20" 1, 进一步技术方案中选择铝粉含量65%左右,粒径8-15 jam的亮白银,粒径 分布窄、铝粉粒径小,能得到电镀效果较强漆膜。曱苯、乙酸乙酯、曱基异丁基酮、异丁醇、乙二醇单丁醚在组分中 所为溶剂使用,这几种溶剂搭配使用不仅可以保证对各种树脂有较好的 溶解力,同时因为它们的挥发速率各异,在施工干燥过程中形成良好的 挥发速率梯度,保证溶剂逐步比较均匀的挥发,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漆膜。本专利技术的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所用铝银浆为普通铝银浆,成本是 仿电镀铝银浆的5~10%,是电镀银的2%左右,大大节约了成本。且使用 本专利技术的工序简单,直接在塑料表面喷涂即可达到效果,而无需象电镀 银浆那样先喷涂黑色底漆。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铝银浆预分散时采用等量溶剂曱 苯,分散剂有利于铝粉分散和定向排列,防止漆膜发花;流平剂有利于 施工后漆膜表面迅速流平并具有滑爽的手感;而防沉剂选用聚酰胺蜡的 20%分散液,可以采用日本帝司巴隆公司的6900-HV,不仅可以防止储存 过程中铝粉的沉降,施工时也可防止铝粉快速沉降,同时对铝粉的定向 排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用稀释剂整体挥发速率较快,有良好的挥发速率梯 度,有利于漆膜快速干燥和铝粉定向排列,从而形成金属感强烈的近似电镀效果的漆膜。其中乙二醇单丁醚的使用还具有防止潮湿天气漆膜发 白的作用。稀释剂配方中溶解力强的溶剂挥发速率相对较快,可以防止较弱的塑料底材如PS或掺有回收料的ABS在施工时出现咬底现象。 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使用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各组分均选用现有产品,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主漆各实施 例配比见表一所示表一<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column></row><table>其中,50%丙烯酸树脂可选用固体树脂,将固体树脂预先用重量比为25: 10: 15的乙酸丁酯、丁酮和乙二醇单丁醚的混合溶液将固体树脂溶 解成重量百分浓度为50%的树脂液;也可直接选用固含为5(W的树脂液。 上述丙烯酸树脂玻璃化温度Tg为70~90°C,具有较高的硬度,耐酒精良 好,耐刮伤性好,如果Tg过低则硬度差,耐酒精不好,耐刮伤性差,而 Tg过高则易出现漆膜开裂。在配漆前先用重量比为20: 40: 20的丁酮、乙酸丁酯和乙二醇单丁 醚的混合溶液将醋酸丁酸纤维素溶解,得到表一所示的重量百分浓度为 2 0%醋酸丁酸纤维素的树脂液。配漆前用丁酮将三元共聚氯醋树脂溶解,得到表一所示的重量百分 含量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电镀效果的塑料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配比如下:固体含量为50%的Tg为70~90℃的丙烯酸树脂30-45固体含量为20%的醋酸丁酸纤维素20-30固体含量为30%的三元共聚氯醋树脂8-12平均粒径≤20μm的非浮型铝银浆6-10分散剂0.3-0.5流平剂0.2-0.4防沉剂0.4-0.6甲苯6.0-10.0乙酸乙酯3.5~6.0甲基异丁基酮3.5~6.0异丁醇3.0~5.0乙二醇单丁醚4.0~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基如周菊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田环保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