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9300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刀片本体为多边形,刀片本体几何中心设置有通孔,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下端面、侧面和连接各个侧面的圆弧面,上端面和下端面都设置有不小于2个顶角,每个顶角都设置有一个切削单元,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切削刃、切削刃和断屑槽,断屑槽由沿圆弧切削刃往通孔中心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前刀面、第二前刀面、槽底圆弧、凸起部、第一断屑台、第二断屑台组成;切削单元两侧设置有引屑台,切削刃后的断屑槽槽底设置有小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刀片刀尖前刀面角度为正前角,由刀尖向侧刃中部递减。圆弧挡屑台可以使切屑沿着曲面流出,减小了切削力。使得刀片较锋利,强度较高、容屑空间大、排屑顺畅的特点。

A double-sided roughing cutting inse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tting blade roughing double-sided, blade body is a polygon,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blad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blade body includes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side, and connected to each side of the arc surface, top and bottom end surfaces are provided with not less than 2 vertices, each vertex are set up a cutting unit, cutting unit including arc cutting edge, the cutting edge and the groove, the first knife groove by along the arc cutting edge to hole center direction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second rake face, groove bottom arc protrusions, first chipbreaker, second chipbreaker; cutting units a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lead chip, cutting edge after the chip break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mall bulge. The angle of the rake face of the blad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positive rake angle, and is decreased from the middle side of the tool edge to the side of the knife edge. The circular chip holder can make the chip flow along the surface and reduce the cutting forc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arper blade, higher strength, larger chip space and smooth chip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
本技术属于金属切削加工领域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
技术介绍
在硬质合金的粗加工过程中,通常使用带多个切削单元的可转位数控车削刀片,这种刀片在一个刀尖磨损后,可转位使用另外刀尖,刀片用钝后一般直接废弃不重磨。这些刀片的切削刃前端带有负前角,因此存在切削阻力大,切屑排出方向不定,刃尖温度过高等影响刀片寿命的缺陷,特别是在高硬度、高粘性金属材料在切削过程中存在切削温度高、加工切削硬化严重、易形成积屑瘤、塑性变形抗力大及表面质量和精度不易保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该切削刀片可解决在粗加工中遇到的切屑堆积、刃尖崩刃等问题,使得刀片有强度较高、容屑空间大、排屑顺畅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所述刀片本体为多边形,所述刀片本体几何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下端面,侧面以及连接各个侧面的圆弧面,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通孔周边都凸出有最高平面,上端面和下端面都设置有多个顶角A,顶角A数量不小于2个;每个顶角A都设置有一个切削单元,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切削刃、切削刃和断屑槽,所述圆弧切削刃由上端面和圆弧面相交形成,所述切削刃由侧面与上端面相交形成,所述断屑槽由沿圆弧切削刃往通孔中心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前刀面、第二前刀面、槽底圆弧、凸起部、第一断屑台、第二断屑台组成;所述切削单元两侧设置有引屑台,所述最高平面与刀片边缘之间设置有容屑槽,所述切削刃后的容屑槽槽底设置有小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切削刃与切削刃中部相接形成过度面L,L长度为0.2~4mm,优选为2.5mm。进一步地,第一前刀面与最高平面之间存在第一前角α,第一前角α为0~15°,第一前角α大小由圆弧切削刃向切削刃中部方向递减。进一步优选地,圆弧切削刃处第一前刀面与最高平面之间的第一前角α为1~8°,所述切削刃中部处第一前刀面与最高平面之间的第一前角α为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刀面与最高平面之间存在第二前角β,第二前角β为13~30°,优选为15~25°。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存在倾角γ,倾角γ为2~8°,优选为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断屑台为圆弧状,且相对顶角A角平分线对称分布,其高度高于圆弧切削刃,高度差H3为0.01~0.1mm,最佳为0.01~0.0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断屑台以圆弧状,且相对顶角A角平分线对称分布,其高度高于圆弧切削刃,高度差H2为0.1~0.3mm.最佳为0.12~0.2mm。进一步地,所述小凸起的数量为2~10个,各小凸起间隔0.3~4mm。进一步地,所述引屑台与最高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15°,优选为5~8°。进一步地,所述最高平面由几个断开的平面构成,平面数量不小于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刀尖圆弧后断屑槽内设有带倾角的凸台,保证了刃口的强度;(2)兼顾刃口锋利和强度,降低了刃口温度;(3)圆弧挡屑台可以使切屑沿着曲面流出,减小了切削力;(4)切削刃后的容屑槽内设置有小凸起,既减小了切屑与刀片的接触面积及摩擦力、降低了主切削力,又便于散热;(5)本技术具有工作时切削力及刀片磨损相对较小、切削温度低,刀片使用寿命长,断屑、排屑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图2沿B-B线剖视图其中:1—上端面,2—切削刃,3—第二前刀面,4—容屑槽,5—刀尖圆弧,6—小凸起,7—通孔,10—凸起部,11—过度面,12—侧面,13—下端面,14—第一前刀面,16—第一断屑台,17—引屑台,18—第二断屑台,19—槽底圆弧,20—圆弧面,22—最高平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为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刀片本体为多边形,刀片本体几何中心设置有通孔7,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1,下端面13,侧面12以及连接各个侧面12的圆弧面20,上端面1和下端面13的通孔7周边都凸出有最高平面22,最高平面22由6个断开的平面构成,上端面1和下端面13都设置有3个顶角A;每个顶角A都设置有一个切削单元,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切削刃5、切削刃2和断屑槽,圆弧切削刃5由上端面1和圆弧面20相交形成,切削刃2由侧面12与上端面1相交形成,断屑槽包括第一前刀面14、第二前刀面3、凸起部10、槽底圆弧19、第一断屑台16、第二断屑台18;其中凸起部10设置在圆弧切削刃5后面,凸起部10存在倾角γ,γ为2~8°,本实施例中为4°;切削单元两侧设置有引屑台17,切削刃2后的容屑槽槽底设置有小凸起6,小凸起6的数量为2-10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各小凸起6间隔0.3~4mm,本实施例中为1.5mm;引屑台17设置在小凸起6后面,引屑台17与最高平面22之间的角度为3~15°,优选为5~8°,本实施例中为7°;最高平面22与刀片边缘之间设置有容屑槽4。圆弧切削刃5与切削刃2中部相接形成过度面L,L长度为0.2~4mm,本实施例中为2.5mm。第一前刀面14与最高平面22之间存在第一前角α,所述第一前角α大小由圆弧切削刃5向切削刃2中部方向递减,圆弧切削刃5处第一前刀面14与最高平面22之间的第一前角α为8°,切削刃2中部处第一前刀面14与最高平面(22)之间的第一前角α为0°。第二前刀面3与最高平面22之间存在第二前角β,第二前角β为13~30°,优选为15~25°,本实施例中为19°。第一断屑台16为圆弧状,且相对顶角A角平分线对称分布,其高度高于圆弧切削刃5,高度差H3为0.01~0.1mm,最佳为0.01~0.05mm,本实施例中为0.02mm。第二断屑台18为圆弧状,且相对顶角A角平分线对称分布,其高度高于圆弧切削刃5,高度差H2为0.1~0.3mm.最佳为0.12~0.2mm,本实施例中为0.15mm。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刀片本体为多边形,所述刀片本体几何中心设置有通孔(7),所述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1),下端面(13),侧面(12)以及连接各个侧面(12)的圆弧面(20),所述上端面(1)和下端面(13)的通孔(7)周边都凸出有最高平面(22),上端面(1)和下端面(13)都设置有不小于2个顶角(A);每个顶角(A)都设置有一个切削单元,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切削刃(5)、切削刃(2)和断屑槽,所述圆弧切削刃(5)由上端面(1)和圆弧面(20)相交形成,所述切削刃(2)由侧面(12)与上端面(1)相交形成,所述断屑槽由沿圆弧切削刃(5)往通孔(7)中心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前刀面(14)、第二前刀面(3)、槽底圆弧(19)、凸起部(10)、第一断屑台(16)、和第二断屑台(18)组成;其中:所述切削单元两侧设置有引屑台(17);所述最高平面(22)与刀片边缘之间设置有容屑槽(4);所述容屑槽(4)槽底设置有小凸起(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刀片本体为多边形,所述刀片本体几何中心设置有通孔(7),所述刀片本体包括:上端面(1),下端面(13),侧面(12)以及连接各个侧面(12)的圆弧面(20),所述上端面(1)和下端面(13)的通孔(7)周边都凸出有最高平面(22),上端面(1)和下端面(13)都设置有不小于2个顶角(A);每个顶角(A)都设置有一个切削单元,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切削刃(5)、切削刃(2)和断屑槽,所述圆弧切削刃(5)由上端面(1)和圆弧面(20)相交形成,所述切削刃(2)由侧面(12)与上端面(1)相交形成,所述断屑槽由沿圆弧切削刃(5)往通孔(7)中心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前刀面(14)、第二前刀面(3)、槽底圆弧(19)、凸起部(10)、第一断屑台(16)、和第二断屑台(18)组成;其中:所述切削单元两侧设置有引屑台(17);所述最高平面(22)与刀片边缘之间设置有容屑槽(4);所述容屑槽(4)槽底设置有小凸起(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切削刃(5)与切削刃(2)中部相接形成过度面(L);所述过度面(L)长度为0.2~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刀面(14)与最高平面(22)之间存在第一前角(α),所述第一前角(α)为0~15°,所述第一前角(α)大小由圆弧切削刃(5)向切削刃(2)中部方向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粗加工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切削刃(5)处第一前刀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强邓剑袁美和谭文清刘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