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907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7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依次包括选地、建造栽培畦、处理栽培料、播种、覆土、采收等6个步骤。在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不需占用大田,高效利用林地资源空间,尤其利用这种自然环境模拟蘑菇自然生长状态。投资小,花费人工少,病虫害明显减小,无需使用化肥农药。蘑菇口味和野生近似,提高了市场价值,有效增加了竹农收入。

A method of ecological interplanting mushrooms in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ecological interplanting of mushrooms under bamboo forest, which includes 6 steps: land selection, construction, cultivation border, treatment of cultivation materials, sowing, covering soil and harvesting. In the bamboo forest, ecological interplanting of mushrooms does not need to occupy the field, and efficient use of forest resources space, especially the use of this natural environment to simulate the natural growth of mushrooms. The investment is small, the cost is low, the pests and diseases are obviously reduced, and no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re needed. Mushroom taste and wild approximate, improve the market value,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income of bamboo far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蘑菇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比如树林深处或人工营造的阴凉潮湿环境。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以20-25℃为宜。在20-25℃时,菌丝生长较快,浓密,质量好。高于25℃,生长虽快但稀疏无力;低于15℃,菌丝生长缓慢。冬季可忍耐0℃低温。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最适宜温度是14-16℃。高于18℃,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柄细长,皮薄易开伞,质量差;低于12℃,子实体生长缓慢。出菇后,如遇到连续的23℃以上高温天气,会造成死菇现象,菌丝活力下降。子实体散落孢子的适宜温度为18-22℃。温度超过25℃时,不散落孢子。一般经培养2天左右,即可落下孢子。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3-25℃。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延长萌发的时间,甚至不萌发。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能光合作用,阳光尤其是直射光会使菌丝变黄,表面硬化,品质变差,完全依靠栽培料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发育。在营养物质中,以含碳物质为最重要,其次是含氮物质和无机盐。蘑菇菌丝适宜的酸碱度较广,在PH5-8.5之间均可,以中性偏酸PH6.5-7.0为最好。但这样的酸度对其他杂菌也是最好,故常调整到中性偏碱PH7.0-7.5,即可保证蘑菇菌丝的正常生长,也能抑制杂菌及延缓随着菌丝生长栽培料的酸化。蘑菇的生长环境需要不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菌丝体如果在栽培料中通风不良,会逐步退化。形成子实体时如通风不良,小菇会变黄死掉,子实体也会生长很慢甚至死亡。种菇在成熟开伞阶段氧气如果不足,就不会落孢子。孢子如果氧气不足,也不会萌发。因此在蘑菇的生长发育全过程都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和通风。目前市场上的蘑菇除少部分野生外,主要是使用荫棚模拟蘑菇自然生长环境方法得来的,由于和蘑菇天然生长环境差异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工介入以模拟蘑菇自然的生长环境。为提高产量,还要适当催肥,大幅偏离蘑菇原生环境,使得蘑菇失去了自然的风味,品质下降,市场不受欢迎,单价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也提不上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天然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已有毛竹林下种植其他作物的专利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310174604.3《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植方法》;及毛竹林下生态套种其他作物的专利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310086895.0《一种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草珊瑚的方法》,但未有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尤其是巴西蘑菇的专利技术。虽有毛竹林下种植蘑菇的报道,但从报道内容来看,毛竹林仅起到荫棚的效果,其种植理念和方法以高产和空间利用为主,和本技术不同。本专利技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尤其是巴西蘑菇的方法,高效利用林地资源,扩大蘑菇种植途径,提高蘑菇品质,实现蘑菇和毛竹的共生互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200-380m,酸碱度PH7.0-7.5,坡度25-45°,亩均200-250株的纯毛竹林地种植;(2)建造栽培畦:根据山的坡度型态沿等高线开沟,沟宽50-70cm,深15-20cm,沟长视毛竹林空地情况灵活掌握;(3)处理栽培料:组份为稻草、木屑、谷糠等,经拣选、粉碎,使木屑和稻草直径不超过3mm、长不超过5cm,手掌平压在其上松软无刺痛,覆入沟2/3左右深度;(4)播种:点播或散播,密度为一平米1-2包菌种;(5)覆土:菌种播种后,立即覆盖新挖出的新鲜无污染土覆盖3-5cm厚,防止出现不萌发、不出菇现象,略洒水,保持上覆土湿润即可,不可使上覆土出现流质;(6)采收:采大留小,当蘑菇菌盖离开菌柄0.5-1.9cm时即可采收,采摘蘑菇时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菌柄,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巴西蘑菇的种植。本专利技术如应用于材用毛竹林,经济效益更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不需占用大田,实现了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2)扩大了蘑菇的种植途径;(3)利用毛竹林的遮荫效果,有效控制光照,满足蘑菇生长期间对阴凉的要求;(4)毛竹、蘑菇均为浅根系植物,蘑菇更浅,林中落叶、动物尸体等腐殖质,首先为蘑菇吸收,其次才是毛竹,故无需为毛竹施肥;(5)竹林下植被丰富,土壤保湿效果好,满足蘑菇生长期间对潮湿的要求;(6)无需搭建荫棚,节约了生产成本;(7)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仿原生态的种植方法,投入资金和人力少,毛竹林中生态平衡,病虫害明显减少,不需要使用肥料和农药,几乎无需日常管理;(8)蘑菇采收后残留的栽培料,可作为毛竹的养分来源,提高毛竹单产和品质;(9)经种植,因口味极其近似野生菌,市场销路看好,每亩产值2000-3000元,毛竹产量提高1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专利技术人于浙江莫干山某毛竹林生态套种巴西蘑菇,每亩产值3500元,毛竹增产10%。(1)选地:海拔220m,坡度30-42°,酸碱度PH7.0-7.4,背阴,亩均221株毛竹,面积550亩;(2)建造栽培畦:1月,根据毛竹林走势沿等高线开沟8条,间距1-2m,沟宽50-60cm,深15-20cm;(3)处理栽培料:组份为稻草、木屑、谷糠等,经拣选、粉碎,使木屑和稻草直径不超过3mm、长不超过5cm,手掌平压其上松软无刺痛,覆入沟中2/3深度;(4)播种:1月点播,密度为一平米1-2包菌种;(5)覆土:1月,菌种播种后,立即覆盖新挖出的新鲜无污染土覆盖3-5cm厚,防止出现不萌发、不出菇现象,略洒水,保持上覆土湿润即可,不可使上覆土出现流质;(6)采收:5-7月,采大留小。当蘑菇菌盖离开菌柄0.5-1.9cm时即可采收,采摘蘑菇时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菌柄,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200‑380m,酸碱度PH7.0‑7.5,坡度25‑45°,亩均200‑250株的纯毛竹林地种植;(2)建造栽培畦:根据山的坡度型态沿等高线开沟,沟宽50‑70cm,深15‑20cm,沟长视毛竹林空地情况灵活掌握;(3)处理栽培料:组份为稻草、木屑、谷糠等,经拣选、粉碎,使木屑和稻草直径不超过3mm、长不超过5cm,手掌平压在其上松软无刺痛,覆入沟2/3左右深度;(4)播种:每年1月,点播或散播,密度为一平米1‑2包菌种;(5)覆土:菌种播种后,立即覆盖新挖出的新鲜无污染土覆盖3‑5cm厚,防止出现不萌发、不出菇现象,略洒水,保持上覆土湿润即可,不可使上覆土出现流质;(6)采收:每年3月‑6月,采大留小,当蘑菇菌盖离开菌柄0.5‑1.9cm时即可采收,采摘蘑菇时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菌柄,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毛竹林下生态套种蘑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200-380m,酸碱度PH7.0-7.5,坡度25-45°,亩均200-250株的纯毛竹林地种植;(2)建造栽培畦:根据山的坡度型态沿等高线开沟,沟宽50-70cm,深15-20cm,沟长视毛竹林空地情况灵活掌握;(3)处理栽培料:组份为稻草、木屑、谷糠等,经拣选、粉碎,使木屑和稻草直径不超过3mm、长不超过5cm,手掌平压在其上松软无刺痛,覆入沟2/3左右深度;(4)播种:每年1月,点播或散播,密度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林蔡炳祥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武康镇兴农食用菌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