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ith hig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is provided.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ith long lifetime is provided.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with a light emitting layer between a pair of electrodes. The luminescent layer contains at least phosphorescent compounds, the first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main material) and secon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hole transport properties (auxiliary materials). The luminescent layer has a laminated structure of the first luminous layer and the second luminous layer, and the first luminous layer contain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econd organic compounds compared with the second luminous layer. In addition, in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first emitting layer and the two emitting layer), a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organic compound and the second organic compound forms a radical compl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通过施加电场来能够提供发光的有机化合物设置在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元件,另外,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如薄型、轻量、高速响应性及低电压直流驱动等的特征的包含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体的发光元件被期待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器。一般来说,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其中发光元件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装置被认为具有视角宽且可见度高的优点。发光元件的发光机理被认为如下:当在夹有包含发光体的EL层的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EL层的发光中心复合来形成分子激子,并当该分子激子返回到基态时放出能量且发射光。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作为激发态已被了解,并且被认为经过上述任一种激发态都可以获得发光。为了提高这种发光元件的元件特性,已积极地进行元件结构的改进、材料的开发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0-1826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据说现状的发光元件的光取出效率为20%至30%左右。即使考虑到由反射电极或透明电极的光吸收,包含磷光化合物的发光元件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阳极上的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化合物、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所述第一发光层上的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化合物、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上的阴极,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与所述第一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以便将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激发态能量转移到所述第一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所述发射光谱与所述第二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以便将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所述激发态能量转移到所述第二化合物,其中,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区域相比, ...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14 JP 2012-056990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阳极上的第一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化合物、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所述第一发光层上的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化合物、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层上的阴极,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与所述第一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以便将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激发态能量转移到所述第一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所述发射光谱与所述第二化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以便将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所述激发态能量转移到所述第二化合物,其中,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区域相比,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区域包括更高比例的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个是荧光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具有电子传输性,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具有空穴传输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是磷光化合物,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是磷光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与从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射的光相比,从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射的光具有更短的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每一个的所述吸收光谱的峰值相比,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所述发射光谱的峰值具有更长的波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和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每一个的发射光谱的峰值相比,所述激基复合物的所述发射光谱的峰值具有更长的波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是缺π电子型杂芳族化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是富π电子型杂芳族化合物或芳香胺化合物。9.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10.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尾广美,下垣智子,濑尾哲史,牛洼孝洋,佐佐木俊毅,上坂正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